作者 | 雷晨
编辑 | 缪凌云
来源 | 首席科创官
折戟创业板,暂栖新三板,如今备战科创板。已经不是资本市场新面孔的它,这次回归会带给“老司机”们怎样的惊喜呢?
山东证监局披露信息显示,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瑞传动”)于今年8月19日正式启动上市辅导,并计划在科创板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自动变速器、柴油机零部件的研发制造。
从零起步到研发出国产8AT变速箱、从默默无闻到变成“欠钱大户”,曾与微软公司对簿公堂的盛瑞传动看点颇多。
资本市场“闯三关”
2003年,已经是潍柴副总的刘祥伍响应国企改制号召,带领512名职工重新创业,创办了潍坊潍柴零部件机械有限公司——盛瑞传动的前身,把一家分流出去的工厂从国企改制成为民营企业。
据新三板挂牌时披露的信息,担任董事长的刘祥武持股比例为24.13%。同时,刘祥武、周立亭、董立军、张述海等20名自然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书,合计持股53.2645%,为盛瑞传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出身于潍柴,也一度让盛瑞传动十分依赖潍柴。早在2011年,盛瑞传动就曾经尝试登陆创业板,但最终因“独立性”等问题被否。
2008年-2010年,公司对潍柴控股旗下公司的销售总收入,分别占同期营业收入的79.56%、88.28%和92.23%,同时,公司从潍柴控股旗下公司合计采购金额占同期原材料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3.31%、55.31%和45.68%。
于是,在证监会2011年第29次创业板发审委会议上,发审委认为公司生产经营对潍柴控股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存疑。其上市申请最终未被予以通过。
此后,公司曾短暂挂牌新三板。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9.2亿元、8.1亿元、6.5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6万元、-324万元、-5179万元、1284万元。2016年业绩大幅增长,并扭亏为盈。
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对潍柴控股旗下公司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下降至34.1%;但其前五大客户的占比,却从2013年的83.47%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95.89%。
在独立性方面,盛瑞传动似乎能够达到科创板的上市要求。另外,在查阅双环传动(002474.SZ)2018年年度审计报告时,首席科创官根据其对盛瑞传动的持股比例和对应的资产价值,推算出盛瑞传动在2018年底的估值已达22.3亿元。

图片来源:双环传动2018年年度审计报告
折戟创业板,暂栖新三板,而今又来科创板,盛瑞传动勇闯三关的过程中,还离不开多家创投真金白银的支持。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早在2012年,盛瑞传动就获得了深创投1.98亿元的A轮融资;2013年9月,中兴通讯(000063.SZ)控股的中兴创投注入公司4950万元;2017年,中骏资本及多家国有资本入股,随后,远东宏信(3360.HK)层层控股的远翼投资也入股。
明星创投的加持,或许会带给盛瑞传动一些好运气,当然产品才是企业发展的硬道理。
国产变速器“逆袭”
盛瑞传动的核心技术的突破主要在自动变速器领域。该领域一直是中国汽车技术“最薄弱环节”。
据《人民日报》报道,自动变速器有3种:液压驱动的AT、干式驱动的DCT、链条驱动的CVT,其中性能最好、难度也最大的是AT。
长期以来,国产车所使用的变速器基本都要靠从国外引进。瞄准了国内市场的这一空白,公司2007年开始自主研发8AT。
从零起步,困难可想而知。2012年,项目进行到了关键时刻,研发团队又一次遇到技术瓶颈,很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为鼓舞士气,公司董事长刘祥伍在长城上举办了一次誓师大会,请来多位中国汽车界大佬打气助阵。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6月28日,盛瑞8AT十万台生产线建成投产。2016年11月29日,第十万台在潍坊高新区下线。盛瑞传动此举,不仅填补了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国产的空白,还倒逼国外AT单台降价3000元以上,使国内整车成本年降低上百亿元。
上文提到,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就是因为盛瑞8AT装配当期卖了3.5万台,带动了销售收入的增长。
目前,盛瑞8AT已升级为三代产品,形成了前置前驱8AT、高效紧凑8AT、纵置后驱8AT、13AT等系列化产品平台。由于新能源车是方向和趋势,公司还生产了与之匹配的6HT和8HT,已发展成国内领先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研发智造基地。
而在今年8月,市场上出现了对盛瑞传动产品的质疑。认为盛瑞AT变速箱的落地虽然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却仍与一流的爱信、ZF,二流的通用、福特相比存在差距,“真正表现上恐怕只能算得上三流”。
虽然有着差距,但盛瑞8AT系列产品已成功匹配一汽、北汽、奇瑞等9家整车厂的18款车型,13款车型已上市销售,市场保有量30万台。
在研发方面,公司的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在7%以上,2013年至2015年高达9%以上。据潍坊市政府网站信息,盛瑞传动2018年研发投入占比10.66%。
近年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等10项国家级项目,80余项省级项目;获得有效专利612项,其中发明专利125项,软件著作权10项。
如此看来,盛瑞传动也确实有着登陆科创板的底气。不过,另有一个细节引起了首席科创官的注意:公司对多家上市供应商欠钱未还,更有甚者还为讨债将盛瑞传动告上了法庭。
背负4015万欠款,还有官司缠身
盛瑞传动生产的8AT虽小,却包括300多种、700多个零部件,无论是零部件生产还是变速器总成,都是高精尖制造。要实现产业化,一批高水准的生产零部件配套供应商必不可少。
在拥有一汽、北汽、奇瑞等大客户的同时,公司还拥有不少上游供货商,只是公司对待这些供货商却有点“霸道总裁”的架势。上市前夕,公司的欠款铺天盖地,欠款总额高达4015万元。
据盛安资源(831860.SZ)和向明轴承(832468.SZ)今年的半年报,盛瑞传动对盛安资源的应付账款达1526万元,占后者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24.83%,还欠向明轴承2072万元,占后者当期应收账款余额的32.57%。据上海宁远(873011.SZ)、新豪轴承2018年年报,盛瑞传动欠上海宁远102万元,欠新豪轴承315万元。
当然,经营活动产生应收账款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但就在不久前,盛瑞传动却因为“钱”的问题被告上了法庭。
据光洋股份(002708.SZ)今年半年度报告,其子公司天海同步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天海同步”)起诉盛瑞传动未按合同支付货款1391.89万元,票据到期不支付1000万元;并起诉盛瑞传动、北汽银翔汽车有限公司票据到期不予支付100万元,合计达2491.89万元。
目前,盛瑞传动已按判决支付给天海同步1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1000万元的票据已支付700万元、1391.89万元的货款则仍准备分期支付。
盛瑞传动为什么到处欠钱不还?光洋股份的半年报或许能够提供一些信息,原来,受汽车行业周期波动、银行信贷收紧等宏观环境因素,盛瑞传动的经营资金链受到影响,以致未能按照信用期正常结算业务货款。
在浏览盛瑞传动诉讼案件的同时,首席科创官发现,公司还曾与大名鼎鼎的微软公司对簿公堂。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15年,微软公司将盛瑞传动诉至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盛瑞传动侵害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不过,双方私下达成了和解,原告微软公司于2015年11月16日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案件受理费9800元,减半收取4900元,由原告微软公司负担。
同样是在2015年,公司董事长刘祥伍曾公开说道:“五年后,盛瑞就是中国的采埃孚。”在2020年即将到来之际,如果能插上科创板的“翅膀”,或许未来,国人的车里都会装上它的变速器?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