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邦凌
继华兴源创之后,天准科技也进入发行程序。6月24日,上交所披露睿创微纳、天准科技2家公司招股意向书、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2家公司于6月24日同时招股,进入发行程序。天准科技位于江苏苏州,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专注服务于工业领域客户,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包括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无人物流车等。与大多数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不同的是,天准科技选择了第二套上市标准。
正像股权投资家经常讲的那样,“投资是投人”。创投资本所投资的企业家具有很多共性,例如他们都是具有企业家精神、有战略、有能力、有梦想的人,只是所在的领域、行业、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因此,我们分析科创板企业更多是分析公司的领航者,通过公司老板也能看出企业的发展潜质和前景。分析天准科技,我们不妨重点关注一下天准的董事长徐一华。

1、成为北理工第一个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的博士
公开资料显示,徐一华于1978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于2009年8月创立天准科技,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天准科技前十大股东包括青一投资、天准合智、科技城创投、杨纯、疌泉致芯、东吴证券、原点正则、金沙江联合、斐君铱晟、青锐博贤等。公司控股股东为青一投资,合计持股8004万股,即55.12%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徐一华。其中,天准合智是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27.75%的股份。
徐一华从1994年开始在北理工计算机专业学习,之后顺利考上北理工的计算机研究生。毕业时因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研究工作。当被问到当初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时,他说:“本来就对计算机有兴趣,平时也喜欢琢磨东西,大四开始跟着导师做课题时,一个星期会花100多个小时去研究,当时就已经钻进去了。而且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拼命,当时就是想去研究。”之后,他成为北理工第一个获得“微软学者奖学金”的博士。

2、从微软辞职卖房创业,研发多年无收入
2004年徐一华离开微软,自己创业。放弃当时高薪和稳定工作,踏上一场前途未卜的艰辛创业之旅,这个选择需要莫大的勇气。据徐一华自述,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并开始进行产品研发,到了2007年研发延期,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2009年才成功推出了产品。这期间很多时候都没有资金支持,他就自己一点一点地去拉投资,实在没有人投资就卖掉自己的房子,和亲朋好友借钱来维持研发。自己研发,自己找投资,自己销售,四年如一日地在没有销售额没有工资的情况下坚持。
2009年他离开北京来到苏州发展。当时天准公司发展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苏州刚好有一个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的项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徐一华报名了评比。结果他成为了这个项目里最年轻的领军人才并且拿到了一笔投资。
徐一华在苏州在科技城成立了“苏州天准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第一年就实现盈利,并以每年两三倍的收入涨幅迅速发展。直到2012年,徐一华嗅到全球风向的变化,带领公司向自动化行业二次转型。经过多年探索努力,如今天准已经在人工智能领域成果颇丰,累计申请专利117项,牵头制定了5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与国家校准规范,并全面启动了IPO上市计划。但徐一华的目标不止于此,他又开始着手调研智能制造领域新业务,立志把天准打造成这一领域的领导品牌。
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网站上有一篇介绍文章《徐一华校友:跟随内心的选择》,是北理工的学生到苏州天准科技实习时写的:发现徐一华校友是一位很年轻的企业家,为人和善,简单坦率,低调干练,甚至极富童心地把每个会议室都用动画片的主人公命名。这位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博士自述,“任何成功都没有捷径,一夜暴富与我们无关,惟有长期艰苦奋斗,长期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与大家共勉!”

3、打破了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
2018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名单,高新区推荐的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一华博士入选。 当地媒体介绍,徐一华博士是机器视觉与智能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曾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江苏省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州市十大科技创新创业人物等人才计划。徐一华博士创办天准科技,形成精密测量仪器、机器视觉产品、自动化解决方案等三大业务线,打破了高精度测量领域的国外技术垄断,打造了自主创新高端品牌,为提升中国精密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发挥了较大作用。
徐一华博士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国家校准规范2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作为项目负责人,徐一华博士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等重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目标仪器——复合式高精度坐标测量仪测量精度已接近0.3μm,为我国首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度坐标测量仪器,突破国外产品的技术垄断,提升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

4、我国机器视觉行业,天准科技2018年的市场占有率为4.89%
新三板退市企业天准科技的主营为工业视觉装备,拥有精密测量仪器、智能检测装备、智能制造系统以及无人物流车四大产品线,主要用于尺寸与缺陷检测、自动化生产装配以及智能仓储物流等。公司客户涵盖了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等行业,具体包括苹果、三星集团、富士康、博世集团以及菜鸟物流等公司。
从各板块近三年的营收变化趋势可以看到,精密测量仪器的销售额虽然仍在增长,但营收占比持续下降,从2016年42.69%下降到了2018年22.21%。同样的,智能制造系统同期的营收占比从15.69%下降到了6.16%。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智能检测装备2016-2018年的营收从7,432.93万上升到了35,909.11万,占比则从41.62%上升到了71.32%,是公司这几年增长的主要来源。正是在智能检测装备销售大幅增长的推动下,天准科技2016-2018年的营收从1.81亿上升到了5.08亿,归母净利润从3,148.98万上升到了9,447.33万,复合增幅分别达到了67.53%和73.21%。
根据信披资料援引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的统计,2015-2017年,我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4%,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在这几年中,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领域也从起初的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逐步扩展到汽车制造、光伏半导体等领域。前瞻研究院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销售额分别为69.4亿、80亿以及104亿。由此可以计算,天准科技2018年的市场占有率为4.89%。

5、苹果是天准科技第一大客户
公司2018年玻璃检测装备产品的销售额超过了2亿,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资料显示,2017年、2018年,苹果都是天准科技第一大客户。2018年,苹果为天准科技贡献的收入达到1.4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28.51%。
不仅苹果是天准科技的重要客户,苹果的主要供应商也是,比如天准科技第二大客户捷普集团就是苹果主要供应商之一,还有德赛电池、欣旺达、蓝思科技、富士康等客户也都是苹果供应商。2016年—2018年,天准科技来自苹果体系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9.98%、67.99%、76.09%。这两年,天准科技收入增长总额3.2亿元,其中2.5亿元来自苹果体系。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