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韬:“缩微古建”是场文化复兴
位于扬城四望亭西侧、四望亭路上的汶河小学西门街校区所在地,早在640多年前就兴办过江都县学,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办过西门街小学,可谓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从江都县学到西门街小学,六百多年的更迭与传承,扬州重文兴教的传统可见一斑。
那么六百多年前的江都县学是什么模样?最近,凭借古建筑微缩模型设计师冯韬的一双巧手,它得以重现在世人面前。
1
最大程度复原“江都县学”
“80后”冯韬是名古建筑微缩模型设计师,近几年,他设计并做出了许多微型古建,有扬州崔致远纪念馆、汪鲁门“盐运图”、高邮王家故居、宝应朱氏家祠……名楼古建,围栏雕花,斗拱风铃,梁壁圆柱,精美至极。一梁一柱,一门一窗,他沉醉在飞檐斗拱的世界,通过微缩古建,极力还原真实历史。
上周,由他设计并制作的“江都县学”微缩模型被陈列在了扬州市中心的四望亭内,向市民展示。所谓“县学”,和“府学”一样,是废除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之前,官府专为宣传儒家经典和皇家训示教诲的地方,也是实行科举教育的常设机构。而四望亭,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也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
冯韬说,此次复原“江都县学”,可以说是一场文化复兴,通过对古人传统文化的传承,将过去和现在相连,也能让更多人了解以前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江都县学究竟是什么样?没有现场测绘,起初冯韬只能根据江都县志里的一张鸟瞰效果图窥见一二。效果图展示了县学的主体部分,是按照山东孔庙样式建成,但是文字记载只有简单一段。
后来,冯韬找到了当时西门街小学的学生,如今已经七旬的老人,通过他的回忆,得知当时西门街小学(原江都县学)内的建筑真不少,有讲堂、书斋、崇文阁、习武场、生员席舍、教师住宅。因为县学与孔庙合二为一,因此还有明伦堂、大成殿、泮池、文舍楼、棂星门、殿器库、牌坊等孔庙建筑物。
模型虽小但五脏俱全,搭古建该有的工序一个都不能少。光是设计就要占用模型制作的一半时间。为了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江都县学”微缩模型台采用玻璃材质,最下面一层以雕版印刷方式用宣纸画出平面图,再以亚克力透明板为底,这样灯光打上去后,微缩建筑群更加立体,更显规模。
微缩的古建筑不仅外表如画,内部的零件也是一样不少,推开可以活动的门窗,可以清晰地看见建筑内的每一个构件。在制作过程中,想要做到最大程度的还原,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模型的打磨和角度的调整都要十分细心。按照设计图放小样,每一个建筑、人物、景观都要根据预期的效果进行微调,不断完善。
冯韬介绍,微雕古建筑不仅制作工艺繁复,制作的材料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使用椴木制作,因为椴木的材质柔软细腻,没有大块的纤维,容易制作成型;而松木虽木质也较柔软,但纤维多,容易碎裂,做不了微雕的主材。”
最终,这套江都县学微缩模型共耗时35天完成,展示的房屋有30间左右,按比例算,实际占地东西向150米,南北向应该有250到300米左右。地砖如米粒大,栏杆像牙签细,模型里的一切都惟妙惟肖,让人忍不住惊叹。

“江都县学”鸟瞰效果图


“江都县学 ”微缩模型

2
因“样式雷”结缘
冯韬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成了北大青岛培训中心的一名老师。后来培训中心搬到南京,冯韬不愿离开扬州,便辞了职。在设计师妻子的劝说下,他选择创业,成立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
他说,从事古建筑微缩模型设计,这要归功于“样式雷”。
在清朝历史上,曾有一个雷氏家族,执掌宫廷“样式房”200余年,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等大批知名建筑,都出自其手,这就是建筑世家“样式雷”。当时,“样式雷”为了方便和不懂建筑的王公贵族们沟通,便制作了烫样。烫样以纸板、秫秸和木头作为主要原料,因制作过程中需要熨烫而得名。烫样其实就是建筑的微缩景观。
2008年,新婚的冯韬和妻子去北京旅游,在故宫,他第一次看到了“样式雷”的烫样。
烫样的每个部分都可以拆开,建筑的梁架结构、内檐彩画式样,甚至是具体的尺寸都被标记明确。这些清代能工巧匠的“手作”深深地震撼了冯韬,“样式雷”的烫样比起现在的3D建筑模型也毫不逊色,全手工打造,制作甚至更加精巧、细致。
从2013年开始,冯韬对照古建实物,按比例制作小木作。2014年,冯韬正式开始了文创做古建模型的这条路子。
入门容易,但要做好并不简单,每一个模型都不同,但冯韬下定决心,微缩古建筑不仅要做一辈子,更要做好做精,做出点名堂。为此,他经常去制作模型的工厂里参观学习,还请了专门的老师教授绘图。
目前,冯韬工作室的微雕古建筑已制作了30多个,不少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工艺品,收藏品,甚至是能够长久保存的珍品。冯韬从事这个事业已经6年了,他笑言当时是给自己挖了坑,现在深深痴迷于微缩古建筑,已经无法自拔。



3
承载文化和乡愁
对冯韬而言,微缩古建筑不仅是精致细小的模型,还承载着文化和乡愁。
冯韬坦言,最初吸引他的便是古建筑背后的文化研究。虽然很多古建筑,留下的痕迹也只是历史上记载的只言片语,但随着对其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就会发现真的很有意思。
陈列在汪鲁门盐商文化展示馆内的一套“清代盐运图”微缩景观模型直观复原了清代盐商文化。这件清代扬州盐业运转过程场景模型,是按照1:80的比例制作的,场景细致,人物丰富。它讲述了清代中叶扬州地区盐运的流程,通过它,仿佛能看见当年大运河上盐运忙碌的景象。
冯韬说,为了生动再现扬州盐运的盛景,他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不仅还原了两淮盐运使司当时的建筑布局,还模拟出了扬州当时的盐运场景。
出巡的盐政大人、前呼后拥的随从、沿街叫卖的小贩、街上闲逛的路人……整个场景里大概有五十到六十个人,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故事,各自的形态。生动鲜活,就像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幅当时扬州市井百态的生活画卷,其中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更是充满意趣,让人回味无穷。
冯韬说,好的作品是能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去衔接未来,让人们追忆到建筑建设年代特定的历史印记,注入新的文化含量,还能唤起乡愁。




如今,冯韬在扬州的“网红”老街巷
仁丰里独居一隅安心创作。
下一步,他会将《扬州画舫录》中的
清代扬州二十四景用微缩模型一一复原,
重现扬州当时美景盛况。
他说:“扬州这座古城,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样一座城市,微缩古建筑大有可为。
每一件作品都是有生命的,独一无二的,
而我希望能够经过我的心我的手,
赋予它文化的力量,
让作品鲜活起来”。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王嘉楠、王燕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