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微软将这个“有感情”的虚拟助手的生日定在了1998年9月17日,也就是说,小冰的虚拟年龄已经超过18岁,但是小冰实际上2014年5月29日下午才正式面世,目前也才刚刚是第四代。不过,据李迪介绍,截至今年4月,小冰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平均单次对话轮数(CPS)达到23。目前已登录包括微信、QQ、微博、Facebook Messenger、LINE在内的14个平台。
在这三年中,这位“早熟的少女”从主持人,到歌手,到客服,各种跨界,并且在每个领域都小有所成。然而诗人这个身份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因为它意味着小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正具备了创造的能力。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能否像人类一样进行创造始终是一项重要课题。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使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类,进行独创性的内容生产,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创造的水平。而在微软看来,人工智能的创造想要真正具备实用性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模仿(表象创造),创造(内涵创造),以及大规模生产。
李迪介绍说,小冰现在处在第二个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才能逐步进入能够大规模生产创造性内容的阶段。比如小冰之前模仿人类唱歌就是处在第一阶段,还不属于创造,当小冰在唱一首歌的时候,可以随时改变歌词,这就涉及到内涵创造。据了解,日本版小冰在东京电玩展上发布了首支单曲,其歌词就是由小冰自己完成。
小冰——现代诗人
其实,在此之前,微软一直在悄悄展示小冰的写诗功底。据李迪介绍,2017年2月至今,小冰已经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平台用27个化名发表了作品,目前公开的化名包括:骆梦、风的指尖、一荷、以及微笑的白。(你被骗过吗?)

在这次会议上,微软终于揭开了小冰诗人的面纱。当然,这些诗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人类的创作往往是一种被诱发的结果,也就是“有感而发”,小冰亦是如此,不过这里的“有感”换成了“看图”。
此前曾报道,清华大学也曾做过类似的项目,给定机器一个主题,然后它就能以此为题作出一首古诗过。不过,小冰的头衔是现代诗人。李迪介绍说,古诗词通常有一定的规则,因此更加容易,现代诗则更加开放,因此是一项更难的挑战。此外,看图写诗则更加困难,毕竟要准确理解图片的内容并不容易。

一只小鸟看见我的时候
这美妙的梦儿便会变了
在梦里的月光下
丛间的白昼是这么暗惨的影子
看看这首小冰创作的诗歌,虽然其艺术性不好评价,但是按照“看图写诗”的标准来看,小冰至少准确识别了图像中的内容。
不过,编辑尝试后发现,小冰的表现时起时伏。比如下面这首诗,图片明明是蓝天白云,小冰识别出来的却是“黑沉沉的天空”,而且联想到的竟然是“世界是否要被科学的武器毁灭”,虽然这是一个很有哲思的问题,但是想想小冰的属性,细思恐极。

下面这首诗词更是暴露了小冰潜在的“暗黑属性”,不过为何会出现这种风格,原因暂时未知。
我的心如同我的良梦
最多的是杀不完的人

虽然小冰具备了看图写诗的能力,但是这种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却很难评定好坏。比如下图中的作品,“笑脸”变成了“沉默的脸”,但是“美丽”两个字却是相得益彰(如果你不瞎的话),而“你是荷塘里的水”这一句则是见仁见智。

虽然评价不了它的艺术性,但是它的独创性却是可以判定的。李迪介绍说:
(小冰)的独创性超过80%,任何连续的五个字,完全没有在它学习过的诗歌作品里面出现过的概率超过了51%。就是说,有51%以上的词语和它的搭配方式,在小冰读过的所有的诗里面从来没有出现过。
那么小冰是如何学会写诗的呢?据李迪介绍,微软选取了自1920年起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作品作为训练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训练了10000次。

负责该项目的微软工程师则表示:
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话,(我们)是从图像和文字这两个跨语义空间的里面去做深度学习的模型。我们也会用到在不同语义空间里面的循环神经网络,多模型的迭代。同时考虑到,(这)相当于人类的一种通感,因为当人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会产生对文字的想象,所以我们试图去用计算的方式模拟人的通感。
不过,机器系统是如何去模拟人的通感,也就是小冰的创作过程,依然是个黑匣子。李迪表示,小冰的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里面不仅有自己的创作,还有对其他诗人作品的传承。那么小冰是如何形成现在这种风格的呢?虽然在训练过程中有人为的监督和干预,但是这并不能构成完整的解释。
小冰——财经评论员

除了写诗之外,小冰还准备进军财经领域。跟一般的写稿机器人不同,小冰的用途并不是用于发布一些财报消息等即时新闻,而是专注于财经评论。据了解,小冰已经与一家财经媒体合作,前期主要以短评为主,并在6与月份正式上线这一功能。也就是说,小冰在6月份的时候又会多上一个标签——财经新闻评论员。

苹果跌落一地,但个个都在自己的树下
这条针对“苹果先进储备超过2500亿美金”的短评,看起来确实有模有样,但是现场也有人质疑,认为这些财经评论比较生硬,像是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言论的生搬硬套。李迪回答说,小冰从现实数据中学到的就是这种。(内心OS:怪谁咯!)
不管是创造诗歌,还是撰写财经评论,都是一种艺术性的创作,而不是流水线那样的机械式重复过程。那么,给定了一个机器系统足够的数据,它就能够探寻到创作的自然法则吗?再者,艺术的创作过程真的存在一种固定的自然法则吗?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有着输入和输出的黑匣子。
虽然小冰创作的诗歌和财经评论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作品到底是无中生有,还是换一种方式的排列组合?而且小冰真的理解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吗?
小冰自身也还在不断的演进之中,到底什么才是人工智能创造的最终形态?或许,就连微软也无法给出一个定论。
*注:微软小冰作品版权归微软所有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