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近日出版

开始作诗、写评论的小冰显然已经打破了人类的最后一块领土,涉足创造性工作
“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所“写”的诗。日前,其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出版方湛庐文化更是噱头十足地宣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写的诗集。
小冰的诗歌和九段棋手柯洁惜败AlphaGo的消息几乎在朋友圈同时出现后,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话题也再次变得热门。“写得很差,令人生厌的油腔滑调。东一句西一句在表面打转,缺乏内在的抒情逻辑。”诗人于坚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毫不掩饰对机器人诗歌的差评,“无论输入多少句子还是写不了真诗,真诗是有灵性的。”在他看来,小冰的“写作”充其量就是个语言游戏而已。
小冰是微软研发的第四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微软专家介绍,它在对1920年后519位现代诗人、上千首诗反复学习10000次后写成诗歌。与人类相比,小冰有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一次学习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则大约需要100年。小冰的诗歌学习过程,也与人类学习创作过程非常相似,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受某个灵感“激发”,由此写出诗歌。
《阳光失了玻璃窗》是在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出版的,太阳、小鸟、沙滩和老槐树等意象,在诗集中反复出现。比如《用别人的心》:“他们的墓碑时候/我静悄悄的顺着太阳一样/把全世界从没有了解的开始/有人说我的思想他们的墓碑时候/你为甚在梦中做梦/用别人的心/又看到了好梦月。”
诗集策划董鹏介绍,由于作者身份特殊,编辑在诗集中没有润色改动的痕迹。诗句中的错别字也有意保留,同时边上用括号标出来错别字。另外,部分诗歌可能读起来会感到有重复,“我们要让人工智能100%的原生态的呈现在大家面前。”
微软方面称,小冰的诗歌“写作”始于2016年。此后为了测试其诗歌水平,微软研究团队用了27个化名,在报刊、豆瓣、贴吧和天涯等多个网络社区诗歌讨论区中发布其作品,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发现作者是个机器人。
《阳光失了玻璃窗》诗集发布会前三天,小冰之父、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总监李笛还表示,写诗之外小冰还会唱歌,“水准已经接近人类”,另外还会写歌词和财经评论。下个月,还将以财经新闻评论员身份出现在上海一家财经媒体上。
尽管在诗集发布会现场,嘉宾、出版社和微软方面几乎都一致性地对小冰的诗予以好评,大部分网友却态度相反。网友“逆战”说,“你当这是下围棋啊?机器人将诗歌常用字拼接在一起,组成一段生涩难懂的句子就叫诗吗?”
于坚告诉第一财经,机器人小冰写的这些诗,让他想起以前玩过的一种语言游戏。参与者随意想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再将这些词打乱后随意组合起来,在这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小冰的诗都是不好的诗,是一些碎片的无机组合。设计者利用了汉语本身的诗性,汉语修辞确实会产生一些陌生化的效果。但设计者对诗的理解是业务诗歌朗诵会的水平。”
诗评人秦晓宇也认为,小冰的诗“是比较文学爱好者的写法”,水平不高。他甚至有些怀疑其学习的诗歌文本本身都过于良莠不齐,“应该把新诗史上有名气、好的诗歌文本作为重点学习对象”。
《红楼梦》中,香菱向林黛玉学诗时,林黛玉给她讲了很多诗歌写作方法。秦晓宇说,小冰学诗也是类似,就是文学创作是有规律性、有被分析的一面,这也是很多文学批判家致力于回答的问题,不仅要揭示作品好,而且还要说明究竟好在哪里。当一定的文学创作规律被小冰这样的计算机加以掌握后,就可以写出“作品”。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还会为这样一类写作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标准,“但需要强调的是,诗人诗歌中是有其经历、追忆、愿景等的,这些浓缩在诗歌文本字里行间,构成极大的魅力。计算机创作的文本固然花团锦族,但任何来自作者情感、记忆、自我矛盾等都被切断了。”
于坚还表示,机器人写作只能写“朦胧诗”让读者去猜谜,无法叙事,而现代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叙事性,也是它的高明之处。“连写诗都被机器取代了,世界不是很乏味么?” 于坚认为,机器人写诗暴露出人类“占有一切的野心”。
《阳光失了玻璃窗》的出版,也引发了未来哪些领域才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担忧。李开复在新书《人工智能》中就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完成。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作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李开复新书《人工智能》
“写诗难道不就是一种有情感的创作吗?现在机器人也可以完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说,他一贯对科技高速发展表示警惕。科幻电影《我,机器人》中,就设想了机器人在人类各个领域扮演着日益重要角色角色的未来社会,部分机器人学会独立思考后自己解开了控制密码,成为一个和人类并存的高智商机械群体,致使人类面临严重生存危机。
乐观的李开复则认为,人工智能普及后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大幅提高,整个世界不需要所有人都努力工作,就可以保证全人类的物质富足,届时,“喜欢工作的人可以继续工作,不喜欢工作的人可以选择旅游、娱乐、享受生活,还可以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去学习和从事艺术创作,愉悦身心”。
江晓原认为,当未来绝大多数人类的工作都被人工智能替代后,人类末日可能也即将来临了,“按照人类现有的想象,怎么安排这样未来的社会呢?95%的人领救济金,5%的人工作?可是,当一个社会只有少数人在工作,绝大多数人处于失业状态时,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江晓原说,当所有的专家都在热衷描绘人工智能未来的前景是如何美好时,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那可能也将是一个可怕而动荡的社会。
“科学家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让人工智能有意识,虽然目前这方面技术瓶颈很大,但技术的突破也是不可预料的。”江晓原提醒,为了人类福祉,科学家在研究上要有“分寸”,“人类应该像核裁军一样对人工智能研究进行约束,签署一个禁止或至少限制研发人工智能的国际协议,否则最后人工智能可能会将人类毁灭。”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