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微软在北京举行了媒体交流会,微软小冰两个多月以来以27个化名在百度、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了几千首原创诗歌,北京晨报和信报也刊登了由小冰创作的现代诗,诗句的独创性达到83%以上。
5月19日,微软人工智能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成为人类历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据介绍,小冰将1亿用户教会她的喜怒哀乐等人类情感,通过10个章节以诗词形式进行了呈现。小冰的创作 “师承”1920年以来519位现代诗人的作品,经过一万次训练后,形成了自己的文风。微软小冰的这本人工智能灵思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诗集是出版社的编辑在经历2,760个小时的推敲细琢后,从小冰创作的数万首现代诗中精选出139首。

小冰的诗集目录
在诗集的发布会现场,微软还短暂开放了少女诗人小冰写诗的入口,让媒体们用自己的照片,激发小冰的诗歌创作。

微软小冰作为人工智能,创造力不会枯竭,创作热情源源不断。相比于需要吃喝休息的人类创造者,微软小冰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大规模的创造生产。大规模的创造生产,也许会为人工智能的著作权带来难题。上述诗集里的作品,以及小冰在网络诗歌板块发布的作品,很显然,小冰“拥有”这些作品的著作权。然而,这些人工智能创作的现代诗这的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吗?在当下还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井喷式发展,在许多国家,与之相应的法律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在日本,《著作权法》将著作定义为思想和感情的创作性表现,在没有人类参与创作的情况下,AI的作品难以界定为“思想和情感的创作性表现”,将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2016年,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决定拟定新法,保护AI创作文学、音乐等作品的著作权,具体而言,开发该人工智能的组织或企业将有权利要求侵权者停止擅自利用作品和赔偿损失。
在今年4月举行的法大知产力论坛上,北京市高级法院法官谢甄珂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基本都基于机器深度学习,所使用的数据是人类灌输给机器的,很大程度上AI的创作来源于对已有数据的重新排列组合,并非一个有意识的主体的思想表达,因此《著作权法》可能不能保护AI的著作权。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费安玲教授表示,在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上,应该以人为本,人工智能本身是不会和人争利益的,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人工智能的拥有者和其他的人的利益分割。

我们用著作权来保护人类智力创造的成果,明确作者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能够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也有利于作品发挥社会价值,促进文化创作领域的发展。从今天媒体交流会的内容来看,微软小冰创作的诗歌有可能不再被视为数据的排列组合,而是类似于人类的“创作”,应当将小冰的作品视为具有著作权的产物,但小冰并没有自我意识、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主体,难以将她等同于人类来谈权益,著作权所保护的精神权益和经济权益都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AI的著作权是否应该受到保护、应该怎样保护,需要谨慎而深入的探讨。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