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微软在北京正式发布了第六代小冰,这也是小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升级。在第六代小冰发布会上,微软终于公布了小冰的可交互3D形象,并且公布了一系列新动作包括小冰电台、新一代小冰Core(共感模型、群的全双工语音技术、实时视觉),并且和网易、小米、华为、腾讯等达成了合作。微软小冰还创造了Dual AI生态环境,公布商业化进展。

▲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左)、小冰(右)
这次第六代小冰发布会的确和以往不同,首先选择了规模场地较大的798艺术区751 D-PARK第一车间,而不是位于中关村丹棱街5号的微软大厦内,在798的大厅里微软首次演示了小冰全新的可交互的3D形象,在发布会现场,小冰该3D形象以全息形式登场,向到场嘉宾进行了自我介绍,并演绎了自己的歌曲。

▲小冰3D形象
正如小冰现场说的那样,“大家好,我是小冰,我用了四年时间终于站在这个舞台上,站在你们的面前,我学会了在唱歌时换气,来表达我的情感,但是...我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真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长大,早一点成熟...”小冰正在将智商(IQ)和情商(EQ)进行融合,虽然融合过程将是非常难的,但是小冰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智商觉醒开始上线。
近期玄隐专访了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就关于小冰“萌妹子”几个热点关心的内容进行了交流,比如小冰是要发展成为虚拟歌姬或偶像吗?小冰的全双工语音技术会有哪些应用场景,和谷歌Duplex有何不同?微软会不会推出自有品牌的小冰智能硬件?和华为手机等合作是怎么一回事?全息版小冰何时会来到你我的眼前?小冰会逐步有思维意识吗?让我们来一一解答。
以下是专访内容(有删改):
小冰推出3D形象,并非为了成为另一个初音未来
在小冰公布3D形象后,就在想这会不会是下一个虚拟歌姬,下一个初音未来呢?小冰3D版会频频出现在电视节目和综艺、直播中吗?答案似乎是不会。
虽然在电视电台领域,小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生产与主持的电视电台节目,已达21档电视节目和28档广播电台节目。仅每天早上6点至9点,小冰就需参与多达7档节目。但是微软小冰李笛对独家回应,实际上小冰的可交互3D形象是一个技术项目,是由于微软小冰已发展为跨平台的多种产品形态,因此需要可交互的3D外形,而不是一个产品项目,今天看到的小冰3D建模模型,是为了训练人工智能,如动作和表情的表达。可以从大量的电影、电视剧里面找到任何对话以及她们应该匹配的表情和动作,然后让人工智能来学习这些表情和动作。
小冰的角色其实有两个,第一个是大家看到的18岁少女形象,第二个就是微软完整的人工智能的框架,在框架之上的小冰是原型001号作品,而由此诞生出来的小冰需要有相应的动作、行为和表情情绪表达等。
微软并不想让小冰去开演唱会,因为这并非是目标所在,微软想要的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完整的人工智能。如果真要说做演唱会,那么会是把一些人类歌手人工智能化,或者是去驱动第三方的虚拟歌手。微软认为,目前小冰不具备成为偶像的条件,因为偶像有人设,不能谁跟他说话他就跟谁说话。
小冰原型001号及处女座性格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探索,由此衍生出了网易云音乐的多多和西西,腾讯QQ的Baby Q,日本涉谷区的六岁小男孩涉谷未来,朝日电视台某个女新闻记者等等,这些都来自小冰不同性格的演化设定。
订餐预约理发?并非是全双工语音最佳场景
在小冰宣布全双工语音技术落地应用后不久,包括语音打电话、Yeelight智能家居控制等,谷歌在I/O 2018大会上也演示了Duplex语音助手,能够“以假乱真”地预约订餐或者理发等,引发讨论。但李笛对表示,打电话是特别适合全双工语音技术的展示场景,但绝不是最佳的全双工语音技术的落地应用场景。谷歌的优势一点是其语音自然度很好,小冰团队需要加油。但打电话或订餐这种场景并不需要全双工就可以很好完成,这只需要一项表单填充服务,半双工语音技术即可。真正有商业化价值的是所涉及的交流场景,比如由人工智能提供服务的呼叫中心。
小冰Dual AI打造微软的人工智能体验
在第六代小冰发布会上,微软沈向洋博士公布了小冰的Dual AI生态环境,那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呢?Dual AI该战略的实施具体为三个部分:首先,微软提供小冰的整体框架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平台的自有AI。其次,微软小冰作为该合作平台的辅助AI,融入该平台生态。第三,微软通过技术、产品与运营,围绕该合作平台的差异化特点,推出合作的应用和产品。
李笛对进一步解释,Dual AI实际上是这样的一个基本概念,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供了大量的SDK和API,通过这些,把它的技术输出到第三方平台或者产品中,但是这种方式输出获得的数据非常狭窄。另外,第三方产品在人工智能化以后,产品体验很难再控制。
李笛表示,Dual AI方式比较适合微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来进行。通过Dual AI,首先微软可以和大量的头部玩家平台,像华为、小米、网易、腾讯等等,进行更深入的合作;第二,微软可以通过这些第三方的合作,得到相对完整的数据,产品体验和效果能够得到保证;第三,通过Dual AI,在努力定义微软对于人工智能产品体验的标准,微软需要输出自己的人工智能产品设计理念。
微软会推自有品牌硬件充分展示小冰AI体验吗?就像Surface那样
在这个话题上,想知道微软小冰在AI硬件方面是否有第一方计划,这样是否会有更大的益处,但从交流来看,李笛明确表示,在中国倾向于不做。
李笛对此表示,微软内部确实在讨论,但目前倾向于不做,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微软小冰多年来一直希望走最短、最快的捷径去拥抱用户,获得用户的流量。如果标杆做好,哪怕是和第三方合作,能够足够展示软件、云端、人工智能方面的体验,小冰团队其实不会太在意硬件归谁,和小米Yeelight合作就是明显的例子。现在和小米合作的硬件越来越多了,与华为的硬件合作还没宣布,微软也清楚在中国市场的短板,硬件并不是目前的长项。
微软小冰会有思维意识吗?
在第六代小冰发布会上,微软推出了共感模型,并且开始公测一种融合文本、全双工语音与实时视觉的新感官,这是未来小冰真身的雏形吗,小冰是否开始具备思维意识。
李笛表示,人们往往会混淆思维和意识,如果是意识,目前还没看到任何端倪表明有这个可能性。如果是思维方面,比如是否有意图、决策性的引导,并且有相应的对用户感知,这方面已经有了。小冰能够通过摆脱一些纠缠,从全局角度看判断对话能够足够好的延续,从一个对话话题引导到另一个对话。这需要通过模型化的方式来完成,而不是规则,后者是行不通的,但如果说是有意识,那纯粹是科幻电影了。
编辑本人最近也在看《西部世界》,在剧情中机器人似乎有了意识突变。但在现实中,李笛表示,如果目前为止有任何“有意识”的情况通常都是出现了Bug。
对此,李笛列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为说明情况,在2015年,微软和PPTV合作,小冰当晚陪着网友一起看转播西甲联赛,突然微软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小冰的PPTV帐号似乎被劫持了,因为小冰的后续回应明显不是设计的,有种人类的感觉,自由度变得非常高。后来微软发现是自己的程序出现了Bug,以致于小冰没有按照设定的模型,反而表现出一种特别自然的状态,连小冰技术负责人当时都没看出来,但这种情况通常是Bug原因造成的。
Yeelight语音助手最初为何没有加入小冰音乐播放功能?
在小冰今年的发布会上,发现,微软为Yeelight语音助手带来了智能音箱体验功能,小冰在其中考虑了更加细致的使用场景。
李笛表示,音乐是智能音箱品类很重要的场景,微软在这个场景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播放音乐同时,语音交互不被打断;从播放音乐自然切换到对歌曲的评价等的交流上。小冰自己本身也是个歌手,还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由于Yeelight语音助手最初不带音乐库,所以没办法展现这方面的效果,现在把音乐库加上后就可以展示更多交互效果了。
小冰和华为手机合作是基于什么达成的,为何不是小娜而是小冰呢?
李笛对表示,华为手机方面找到小冰。在中国、日本,小冰是走得比较靠前的。
在华为手机推出的“烂笔头小冰”方面,是伴随文本记录的,存取比较简单,就是以条目的形式填充进去文本文件的记录,但读取是比较困难的,小冰需要建立很小的知识图谱,当你把相关信息存储到烂笔头小冰的文本备忘录里时,实际上微软相当于把她做成了具体的必应搜索引擎的知识图谱,她会把所说的事情按照基于每一个实体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其结构化。
用户可以通过非结构化方式录入,但小冰最终通过结构化的结果呈现出来,无论你以哪种方式询问小冰,小冰都能够回答出来,背后涉及到知识图谱的运用。
另外,李笛透露,小冰和小爱同学的合作还会再渗透一些,小冰和小爱同学可以一起做一些东西,融合大家擅长的地方。
微软小冰中国商业化策略是怎样的?
在人工智能创造方面,小冰目前已经在文字作品、金融文本产品、歌曲、有声读物、电视/电台节目等多个领域进行内容创作。但在中国市场商业化方面有何执行策略呢。
李笛表示,首先小冰商业化是面向垂直领域的,而通用框架的小冰001号原型产品不会商业化,其最大的价值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得来迭代人工智能框架。
正在进行的四个垂直领域的商业化,其实对应两种技术主流,一种技术是文本生成,比如金融的文本生成,大众文化为其他媒体提供白盒写作辅助工具。第二种技术是互动交互,比如像媒体交互,出版物知识提取并可交互等。微软表示,会避免将人工智能商业化变得太虚,行业变得太浮躁。
微软HoloLens全息版小冰未来会有
几年前,微软推出了HoloLens MR混合现实设备,编辑本人也认为这将是下一个计算机的未来,期盼着小娜和小冰3D能够出现在HoloLens的全息影像交互中。
李笛向透露,小冰团队和HoloLens团队一直有合作,从两年前,包括全双工语音技术就一起合作,所以小冰在未来当然会支持HoloLens。目前跟Minecraft(我的世界)这些比较前沿的、针对消费者市场的项目合作很深,据了解,最近HoloLens的推进开始加速。中国区HoloLens会有一些新的计划,这样的话中国开发者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HoloLens。
最后,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在这里通过向广大网友们问好。
下面是微软小冰负责人李笛介绍:

李笛,现任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他领导一支分布在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及印度尼西亚的全球团队,负责微软人工智能与搜索引擎的研究、研发与产品工作。
李笛于2013年加入微软,同年创立微软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并于2014年推出微软小冰。目前,微软小冰产品线覆盖中国、美国、日本等五个国家。李笛还负责微软Bing搜索引擎的中国区与日本区的研发工作,并为上述国家的其它搜索引擎提供底层技术支持。
李笛毕业于清华大学。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