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案山子
昨天,微软的一个举动撼动了整个VR行业——与Vavle合作,Steam将支持所有微软系的MR头盔。
不得不让人认为,一直以来坚持不降价的HTC Vive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突然调价(特别是高管发言前后矛盾),很明显,微软的这一举措给整个VR硬件行业杀了个措手不及,瞬间让微软系成为最有优势的产品。
不过,本文并非探讨微软这些举措,而是想说说微软做AR、VR甚至AI背后的更大野心。
如虎添翼的微软MR,成为众厂商巨大威胁昨天以及近期微软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1、联合Vavle研发OpenVR驱动,让Windows VR头显以一种跟HTC Vive和Oculus Rift类似的方法连接至SteamVR内容上。从此Acer、惠普、联想、华硕、戴尔以及3Glasses将能够使用Steam平台上的内容。
2、67款应用将登陆微软商店。除了Steam之外,微软还在疯狂地为自家的MR平台收揽内容,此次对外公布的内容数量达到67款,不仅包含了百度VR、爱奇艺VR、橙子VR、微鲸VR、youku VR、小花秀等平台之外,还包含了《光环》、《我的世界》、《Superhot》、《Rec Room》、《亚利桑那阳光(Arizona)》等诸多知名游戏大作。

3、戴尔MR头显售价公布,裸机版售价359.99美元,搭配微软运动控制器的捆绑套装售价459.99美元,将于今年10月上市。截止到目前,微软系MR头显已经有3款透露了价格以及上市时间,另外两款Acer variant售价299美元,惠普头显售价329美元,均已于今年5月开放预售。
微软总是这样,一言不合就放出一条大消息,让人措手不及。就像去年10月Windows 10 发布会上突然发布的PC VR头显,以及和五大OEM厂商的合作。巨头的进入,瞬间改变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只是这次风暴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为猛烈。因为微软在供应链、渠道、价格,现在甚至连内容上都有赶超其他主流头显之势。微软无疑成为了各大硬件厂眼中巨大的威胁,只得抱大腿或者另辟蹊径来避开。
“开放”政策下的微软,要走内外兼修的道路如果梳理一下微软在AR以及VR上的布局的话,可以发现,微软正在走内外兼修的道路。

除此之外,在内容上微软还推出了方舟计划来支持PC、主机和VR的开发者。
微软在一边坚持做自己硬件和内容的同时,也和外部硬件厂商、平台合作,意图打造基于Windows平台的大生态。
其实微软一直以来都是玩封闭的代表,包括收购诺基亚也是为了在诺基亚手机里装上Windows系统。曾经有这样一张图来形容各大互联公司的企业文化。

但近年来,微软变得越来越开放了,主要是新CEO萨提亚带来的改革。这不只体现在微软的产品与ios、安卓合作、开放云和企业服务等方面,AR和VR亦是如此。开放政策让更多的对手成为合作伙伴,成为微软的左膀右臂。
从AR到VR甚至到AI,核心目的其实是云服务除了VR/AR,微软在高新科技产业上的布局还包含了AI,乍一看所有的布局是围绕Windows做生态,并没有错,但是这个生态,实际上是服务于微软的智能云。
这点从微软历年的财报以及微软CEO萨提亚的财报电话会议的发言中一览无遗。

从微软2014财年到2017财年的各个部门的营收可以看出,智能云业务是所有业务中每年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一块,且营业利润也非常可观,2014年和2015财年云业务分别贡献了84.43亿美元和93.71亿美元的利润。
(注:从2015年9月开始,微软调整业务部门,从原来的5个业务部门调整为3个,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主要为Office业务;智能云为云服务;更多个人计算中则包含了Windows业务,手机、平板以及PC配件等设备业务,以及微软的游戏和广告业务。)
而微软原来的主营业务,包括Windows、Office等由于苹果Mac的崛起,利润和营收都在大幅度下降。甚至Bing搜索、Xbox游戏主机以及Surface平板电脑都处于亏损中。可以说除了云之外的业务不是下滑就是亏损。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的策略也在各个业务的重要性上做出调整,曾经给微软贡献过半的收入的Windows业务,由于营收下滑,其重要程度明显在下降,甚至在最新的windows10发布时,被授权给PC生产商免费安装在电脑上。而VR和AR,且不论尚未发售的微软系MR硬件,至少从去年12月开始陆续发货的HoloLens的业绩,从未在微软的财报中出现过。
相比其他业务,微软CEO萨提亚曾多次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公司正在引领数字化转型,目的推动微软云业务增长。
微软2017财年Q2季度电话会议中,萨提亚提到:“我们的客户正在获得更大的价值和机会,原因是我们正在与其合作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我们公司旗下各个平台上及各项服务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将带来进一步的机会,推动微软云业务实现增长。”
萨提亚还提到,“数字化转型”这种并不具体的概念,就是微软有云,云上还有各类软件服务,如果各类企业使用了他们的云和服务,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自己买服务器建数据中心甚至IT部门,能够有更好的效率。
微软很明显在转型成为一家云服务商,并且成为了在这个领域超过谷歌、IBM,仅次于亚马逊的云服务商。
各大巨头都在用VR/AI抢占云市场实际上,并不只有微软用这个策略,其他有参与云服务的互联网巨头,比如腾讯、阿里、百度、亚马逊都在新的技术浪潮中崭露头角。
全球第一云服务商亚马逊云专门推出了针对VR和3D影响处理的服务;在AI方面,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曾提到,下一阶段是使用Amazon Web Services云服务向开发者群体推广机器学习,降低使用成本,提高易用性。亚马逊去年秋天开始通过云服务,推出新的服务,例如Lex,Alexa,使得机器学习技术能够配合开发人员进行工作。
腾讯云不仅推出了VR视频解决方案,在AI领域还发布了“AI即服务”的智能云;腾讯的VR和AI业务背后都有腾讯云的支持。
阿里云则是不仅与HTC合作发展VR技术,在AI方面宣布即将在10月开放全新地域华北5,将部署领先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计算资源及国内首个全系Skylake+25G网络的环境,提供高性能、高可用、低时延、低成本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
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表示,2017年全球公共云端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增至2468亿美元,较2016年的2092亿美元增长18%。此外,贝恩咨询公司最新的一份报告称,预计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3900亿美元。
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巨头们都想在里面不断扩大自己的份额。而云平台的战争已经从单品竞争走向了生态竞争,需要争取更多的资源,积极跟上下一波技术浪潮,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VR/AR和AI这些高新领域就成为了大家争相抢占的新市场。相比其他传统领域,VR/AR和AI对于数据传输需求更高,特别是VR视频直播、VR游戏,而AI甚至就是基于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云甚至成为必不可少的后盾。随着这几个产业的发展,对云技术的需求还会不断提高。
微软CEO萨提亚在上任后曾经提出“移动为先,云为先”的新战略,看来VR/AR和AI也可能只是微软云生态中的一步而已。
这里是VR领域最专业的VR媒体,你确定不关注一下“VR陀螺”头条号?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