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终于告一段落——6月7日,中兴通讯在美国商务部的和解协议上签字,用10亿美元罚款以及更换董事会及高层的代价,让美国政府刀下留人,解除禁令。
从4月美国突然宣布封杀中兴,事件持续发酵,再到如今尘埃落地。这两个月,对中兴8万员工、31万股东,甚至对无数国人来说,都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而回看这两个月,与中兴一样撞在美国枪口,同样身为中国通信巨头华为来说,倒是并不难熬。
虽然赴美上市又双叒叕受阻,但华为依然不断拿出好成绩。比如手机销量牢牢占据中国市场第一位,比如P20、荣耀Play等让人眼前一亮的手机,比如“云电脑”“GPU Turbo”等黑科技……

而前段时间华为又一次强势刷屏,让世人见识到华为人不仅敢想敢做,更敢吃。
最近,华为心声社区曝光了华为员工在沙特的食堂伙食,虽然身处沙漠,华为员工却可以放肆吃海鲜、烤鱼和串串。华为海外食堂还坚持每日都不重样,每天都有特色菜,秒杀国内大半高校食堂。

华为“狼性文化”声名远扬,而华为也没有辜负这群“战狼”员工,让他们爽快地大口吃肉。
豪华伙食不过是华为高待遇的冰山一角。 网络上流传的华为2015年年终奖文件显示,年终奖标准是:毕业生3年待在华为的,有15—20万左右的分红,如果是17-18级员工,03-04年左右进华为的,配股普遍小几十万股,税前分红大约60-70万。如果是2000年前来的,分红能过100万元。
华为为何愿意给员工如此高的待遇?又是如何成长为科技巨头,成为国人骄傲的呢?
硬 | 实力

华为,不仅是中国的华为,更是世界的华为。
目前华为在多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和合资企业,交换、传输、数据、移动等产品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中东、非洲、亚太地区的占比已经超过中国业务,同时保持了20%左右的增速。
华为四大业务:
l 运营商业务
华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是那些保证固话和手机能正常通信的发射器、基站和路由器等,市场占有率在全球数一数二;
l 企业业务
主要是做防火墙交换机等产品,属于近几年新投入的部门,正在抢夺市场份额,最近3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45%,华为企业网络已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市场额第一;
l 无线业务
主要是4G、5G业务研发,目前在5G市场上,已经取得领先地位,还发布了全国首个5G业务体验园区;
l 消费者业务
就是大家熟知的手机等产品。

华为四大业务,每一项都风生水起,离不开强大的人才和研发。
华为2017年营收高达6036亿元,而华为雇员费用高达1403亿元,每人平均年薪约合68.9万元;研发费用达897亿元人民币,排名全球品牌前六名,赶超苹果。
华为每年从各大顶尖高校招聘的人才将近三千多人。员工进入华为后,根据能力和贡献晋升,优秀的员工能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在2018新年献词中讲到:2017年华为完成了对4500名员工的破格提拔,2018年将继续对6000名员工破格提拔。

华为研发人员约八万多人,占全部员工一半,研发基地和实验室遍布全球,是典型的全球研发公司。
华为拥有的专利技术非常多,非常强,在ICT领域是世界级技术公司,交换机、光网络、服务器、储存、芯片、云计算基础、AI等技术享誉全球。
华为也是少数拥有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厂商之一,研发的手机芯片“麒麟”,尤其是麒麟970人工智能芯片,获得了世界关注。
软 | 实力

除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巨额研发经费,华为更为人称道的是其背后的驱动力——文化。正如任正非所说“世界上一切资源都可能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狼&乌龟&眼镜蛇
狼性文化
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4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乌龟精神
不是像乌龟一样老态龙钟,而是像乌龟一样朝着既定方向,持续努力。华为的“乌龟精神”要求上上下下拒绝机会主义,认定目标,心无旁骛,跟着客户需求一步一步地爬行。
眼镜蛇特质
时代变化太快,流程管理要跟上时代变化。华为需要实现流程化,流程化就是简化管理,简化服务与成本。就像一条蛇,蛇头不断随需求摆动,身子的每个关节都用流程连接好了。蛇头转过来后,组织管理就能跟得上变化;如果没有流程化,蛇头转过去,后面就断了,为了修复这个断节,成本会很高。

华为管理层合影
灰度管理
一个企业的文化与创始人的性格密不可分。任正非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既脾气暴躁,又静水潜流;既铁骨铮铮,又柔情似水;既嫉恶如仇,又宽容妥协……他本人也崇尚灰度哲学,摒弃“非黑即白”,倡导开放、妥协、灰度的企业文化。
在华为的产品研发上,他提出“领先三步是先烈、领先半步是先进”;
在华为组织内部,专门设置蓝军与红军“唱反调”;
在员工激励上,用人性的贪婪和欲望来对抗人性的懒惰和懈怠……

永远的危机感
任正非很“怕死”,也常常公开谈论“华为危亡”。
比如,
“华为必死无疑。”
“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华为大限快到了”
而在外界看来,华为近年来营收连年创新高,2017年营收更是比BAT三家总额还高,任正非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但回顾任正非的血泪创业史,就会明白他的危机意识才是华为屹立不倒的基石。
30年前任正非为了养家糊口,拿着2.1万元注册了华为公司。十几张床挨着墙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员工都在这里住。
1991年,任正非发誓“如果研发不成功,就从楼上跳下去”,当时他经历了做生意被人坑、老婆离开、孩子父母弟妹要养育的困惑中年。
2000-2002年,面临心腹叛变、母亲离世,任正非身患抑郁症,常常半夜哭醒。任正非坦诚,自己曾是一个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还因癌症动过两次手术……

这些经历,让任正非明白企业的存亡往往只在一瞬间,他拒绝盲目骄傲和故步自封,无论成就多么高,都始终关注着失败。
他说:“10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10年。失败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大家要准备迎接,这是我从不动摇的看法,这是历史规律。”
华为从不提什么“全球第一”、“世界500强”。当华为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时,没有人有欣悦感,更没有人倡议搞庆典。实际上,华为成立30年来从未搞过周年庆典活动。
每年临近春节,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忙着准备年会,而华为却显得极为平静。只是在节前,任正非会和部门主管们坐下来,聊一下这一年的感悟得失,聊聊存在的问题和明年的想法。
华为全体上下的危机感,是华为能够走到今天的关键。危机感让华为掀起一场又一场变革,保证了公司的高效运转;危机感让华为在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不忘自主研发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危机感让华为关注未来,而不是沉迷过去的辉煌。
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实际上,华为根本就不care成功。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