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微软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曾经讲到,微软后悔曾经对员工犯了十年的错。
而这十年,正好是微软商业环境变化最大的时候,跟微软后来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机会,有非常大的关系。
这个错误,甚至比机械劳动更加摧毁一个人,那就是用机械的方式来评估一个人,而微软甚至机械到只用一个数字来决定评估员工。
一个数字评估员工微软发现的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中国人从小就深有体会。
上学时,学校只通过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高校也仅根据分数招生;找工作时,好公司经常也是用在校成绩作为一层门槛;即便是跟人相处,也会被人用分数评价自己的外形。
有人对世界500强公司做过详细调查,在2006年有60%的公司只使用1个数字对员工做绩效评估;
到了2009年,仍有42%的世界500强公司采用强迫性评价体系评价一个员工。
所谓强迫性评价体系,就是一定要把员工分成好和坏,而评价好坏的标准往往就是一个数字。
微软就是这样,在同一个评价群体中,给每个人评分,评价结果一定要有5分,代表工作优秀;也一定要有1分,表示工作不够优秀;

这种评价体系的本意,是希望所有人都争取成为最优秀的人,但事与愿违,员工不是把自己变得更优秀,而是变得不想跟优秀的人为伍。
因为一旦评价群体里有人特别优秀,那每个人都随时可能成为评价中不够优秀的人。
于是优秀者被孤立,没能力的人扎堆,除了导致整个公司都缺乏创造力,缺乏生机,实际上也等于消耗了员工的创造力、积极性,这就是微软觉得后悔的原因。
微软没有抓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机会,很可能也跟这种评价方法有关。
一个数字评估员工的原因一个人可以用一个数字来评估的理论基础,最早是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各项能力水平都是相关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越强,那其他方面也会比较强,有点类似光环效应。
例如一个人跳得比较高,那别人会觉得他跑得也会比较快。
于是就容易认为一个数字就可以代表一个人。
但我们现在知道,事实往往并非这样。歌手唱歌好听,并不大代表他跑步也跑得比较快,更不代表他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用一个数字评估员工,更像是工业时代留下来给我们的习惯,表面上一个数字很容易理解,实际实用意义并不大。
谷歌的解决方案谷歌公司其实从一开始成立公司、招聘员工开始,就面临跟微软一样的困境,也是用一个数字来评估员工。
而后来,谷歌想到的解决方法,是把一个数字换成多个具体的数字指标,就好像游戏里表示游戏人物的技能雷达图。

那到底哪些具体的数字指标最能提现工作能力呢?谷歌研究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高考成绩、毕业院校、专业技能都和工作能力没关系;只有在校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有点关系,但是也仅仅是毕业后三年内有关系,三年后就看不到任何关系了。
但这些结果有一个前提:研究对象是谷歌公司员工。
而进入谷歌的员工首先都是通过了面试成绩的筛选。也就是说,这些结果是针对一定水平的员工的,并非所有层次员工都适用。
但“雷达图”本身确实是比仅仅使用一个数字对员工进行评价要客观。
实际上,在体育领域,对运动员,特别是球类运动员,早就已经使用雷达图衡量运动员水平了。
而雷达图其实还可以推广到更多场景,包括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反过来对老师的了解;评价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水平;评价一个房子的舒适程度等等。
很多时候,雷达图确实是相对麻烦一点,但只要足够重视,我们就应该考虑使用“雷达图”而不是单个数字评价事物。
参考文献:
01.《平均的终结:如何在崇尚标准化的世界中胜出》 作者:托德·罗斯
02.《:微软“失落的十年”》 腾讯科技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