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微软的产品线或多或少都触及消费者市场,而Windows系统也确保了足够多的受众,但从其整体的策略来看,它们更加偏向商业领域,面向企业贩卖成套的服务已经成为了微软的拿手好戏。
《Le Point》曾刊载了微软法国负责人Vahé Torossian的一段发言,他表示消费级的门槛太高,在技术的过渡时期,消费者市场并不是一个驻足的好去处。
这种态度可能也影响了它们的AR/vr产品线,Satya Nadella(微软CEO)早早的就将Hololens定位于游戏领域之外,并希望这款产品有更多的商业用途。而设备面世不久后,Lowe's、NASA、沃尔沃和凯斯西储大学等各领域的巨头,就已经成为相关项目的合作伙伴了。
正当我们觉得Hololens越行越远时,微软开放了Windows holograph平台,并鼓励第三方厂商加入自己的AR/VR矩阵。而Acer、联想、戴尔、华硕等VR头显的出台,则切切实实的唤起了微软对于消费者市场的重视。

微软和Acer之间似乎有着很深厚的友谊,为了推广新设备,它们甚至在Vision VR/AR峰会上送起了后者的VR头显。而随后展出的《Cliff House》应用,可以说是一款消费级内容。
根据Windows Central的实测报告来看,《Cliff House》更像是一个“房屋状”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使用Xbox手柄可以在这款应用中可以四处移动,也能够随意规划自定义空间,从而在虚拟墙面上放置Windows应用。
在VR日报看来,《Cliff House》非常有可能成为联想、华硕等VR头显的系统参考,这对于微软日后的VR内容推广有着极大益处。
另一方面,为了让消费者能够获得MR的初步体验,微软发布了View Mixed Reality的Demo,这个工具允许消费者通过摄像头在现实世界中叠加3D对象。也就是说,你甚至无需佩戴头显,通过平板电脑都可以完成这一系列操作。
不过,View Mixed Reality似乎没有吹嘘那么玄乎,它只是通过Paint 3D在平面上绘制了3D模型,与《Pokemon Go》等AR内容没有太多区别,唯一的亮点就是加入了手势缩放功能。
虽然View Mixed Reality的亮眼之处不多,但微软可能想将它打造成UGC(用户创造内容)的工具,再结合即将到来的消费级头显设备,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值得提及的是,微软的Surface产品线同样也在贴合消费者市场。它们去年发布的Surface Studio主要面向非常专业的设计人员,甚至加入了Surface Dial这样专门的绘图外设,而近日MircroEDU上发布的“Surface Laptop”,则瞄准了低端一些的学生市场。
微软着手AR/VR的消费者级内容,从侧面佐证了市场正在健康发展。研究机构SuperData对此一直很乐观,它们预测2017年VR的硬件营收能达到36亿美元。虽然虚拟现实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没有那么“惊人”,但相关设备最终也卖出了630万台。
这似乎暗示着,炒热钱的终将死去,而潜心做内容的也会有一缕温床。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