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今天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纵观人类历史上的诸多创新,像汽车、印刷机、蒸汽机、载人飞机、火箭和人造卫星……它们都不只是孤立的创新,更是推动人类在浩瀚无垠的各领域里迅猛发展的加速器。
早在25年前,微软研究院成立伊始,我们就设想着有一天能创造出通用人工智能,能听、会看、可讲,还能理解人类思维。今天的我们,可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接近这个美好愿望。人工智能不仅使人类的视野得以延展,还让我们的脑力更加强大。
如果说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那么2017年则可视为人工智能政策的元年。刚刚过去的两会,人工智能登上了热词榜,不仅被写入代表提案,还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但作为当前最前端的科技研究,人工智能在普通大众眼中多少有些“深不可测”——复杂的知识结构,天文般的代码,还有云山雾绕的术语。微软深信,这种关乎人类共同体发展的突破性技术应当惠及每个人,向全球公民普及人工智能知识也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基于这样的初心,微软亚洲研究院决定启动“微软AI讲堂”系列活动。我们将通过讲座、分享、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行程线上线下联动,走进校园,传递知识,普及科学,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微软AI讲堂第一站设在清华大学,主题为“拥抱智能,对话未来”。这场专家分享会将聚焦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语言理解方向,面向清华大学学生以及北京地区所有微软学生俱乐部同学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更好武装自己,迎接机遇与挑战?在微软AI课堂第一讲,你不仅能听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大咖专家们分享见解,更可围观业界初创公司和校园创新新星间的精彩讨论。
微软AI讲堂
• 地点:清华大学

嘉宾介绍

潘天佑(Tim Pan)
潘天佑博士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全面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与亚太地区高校、研究机构及政府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他建立了一系列战略方针、积极探索商业机会,并构建了针对不同层面的多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项目,以加强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学术界之间的伙伴关系。
潘天佑博士拥有获得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潘博士具有20余年计算机相关工作经验,曾成功创立两家专注于智能卡芯片和大规模银行系统的技术公司。潘天佑博士2005年至2007年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出于对人才培养和学术合作的激情,2012年潘天佑博士选择再次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潘天佑博士连续十年担任台湾圣约翰科技大学校董,义务授课并就计算机技术和高科技创业发表演讲。潘天佑博士同时是一名信息系统安全专家,拥有CISSP等相关工业认证。

孙茂松
孙茂松,2007-2010年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互联网智能、机器学习、社会计算和计算教育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国际刊物、国际会议、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完成文本信息处理领域ISO国际标准2项。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下一代搜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十三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六、七届副理事长,《中文信息学报》主编,《大数据》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全国计算机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多个教育部或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等。2007年获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周明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计算语言学协会(ACL)候任主席、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中文信息技术专委会主任、术语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学校博士导师。
198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1991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3年清华大学博士后,随后留校任副教授。1996-1999访问日本高电社公司领导中日机器翻译研究。他是中国第一个中英翻译系统CEMT-I(哈工大1989年)、日本最有名的中日机器翻译产品J-北京(日本高电社1998年)的研制者。1999年,周明博士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不久开始负责自然语言研究组。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微软输入法、英库词典(必应词典)、中英翻译、微软中国文化系列(微软对联、微软字谜、微软绝句)等重要产品和项目的研发,并对微软Office、必应搜索、Windows等产品中的自然语言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周明博士领导研究团队与微软产品组合作开发了微软小冰(中国)、Rinna(日本)、Zo(美国)等聊天机器人系统。周明博士发表了100余篇重要会议和期刊论文(包括45篇以上的ACL文章),拥有国际发明专利40余项。他多年来通过微软与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高校和学术团体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紧密合作,对推动计算语言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在区域内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胡一川
胡一川本科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1年,胡一川联合创办了个性化影视推荐公司「今晚看啥」,并在2012年底被百度收购。在百度期间,他带领百度视频团队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视频搜索和推荐引擎。2015年6月他离开百度二次创业成立「助理来也」,目标是基于语义、对话和推荐等技术打造一款真正靠谱的人工智能助理产品。「助理来也」目前已覆盖数百万用户,并获得微软、光速、红杉、真格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多轮投资。
主办单位:
• 清华大学校团委
•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
合作单位:
•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 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
• IEEE
承办单位:
• 清华-微软未来互联网与计算兴趣团队
微软编程之美2017启动仪式

除了以上“微软AI讲堂”活动,更值得期待的是,我们也将在活动上全面启动微软编程之美2017挑战赛。编程之美挑战赛是微软面向学生开展的大型编程比赛,自20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比赛,先后有来自国内外77000+高校学生参加过编程之美大赛。现已成为以解决挑战性问题为目标的优秀学生切磋交流及实现梦想的平台。今年,编程之美挑战赛2.0时代到来,它致力于帮助学生们了解、学习最新的技术理念,动手实践最热门的技术,玩转最酷炫的工具,并通过比赛加强他们在协作、沟通等方面的软实力,从而提高青年开发者的综合实践能力,成为能够解决当今热点问题,走在时代前沿的青年典范。
2017编程之美挑战赛的主题为:请同学们利用微软机器人框架(Microsoft Bot Framework)和微软认知服务(Microsoft Cognitive Services),为你所爱的学校打造一个最美Bot。大赛分为资格赛、初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资格赛要求参赛队伍以Bot Framework为技术平台,完成例题中规定好的问题,并回答正确。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微软亚洲研究院邀请你前来和我们一起对话,畅聊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在本文下方留言,我们将根据点赞数,抽取十位粉丝,送出活动当天的入场券,现场聆听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们的见解与分享,零距离围观精彩碰撞,赶快行动吧~
你也许还想看:
讲堂| 童欣:数据驱动方法在图形学中的应用讲堂|郑宇:多源数据融合与时空数据挖掘(上)讲堂| 谢幸:用户画像、性格分析与聊天机器人讲堂| 刘铁岩:人工智能的挑战与机遇,共建交流平台。来稿请寄:msraai@microsoft.com。微软小冰进驻微软研究院微信啦!快去主页和她聊聊天吧。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