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场由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18)不仅仅是各大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展现其技术实力的舞台,也是这些企业推动其人工智能相关业务落地发展的最佳契机。而在出席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国际巨头中,表现得最为惹眼的,莫过于已经进入中国 26 年的微软。
可以说,微软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出尽了风头。
微软研究院的第八个中心
在 9 月 17 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论坛的企业嘉宾演讲环节,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沈向洋代表微软登台发表了演讲;排在他之前演讲的,分别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两位代表人物——马云和马化腾,也就是说,沈向洋所代表的微软成为首家登上 WAIC 2018 舞台的外国企业,由此可见微软的角色。
在演讲中,沈向洋除了谈到自己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还重点宣布将在上海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动上海的基础研究和发展;同时宣布微软将与上海仪电合作,双方在上海建立人工智能创新院。
而在 9 月 18 日下午,微软又举办了以“智汇上海 · AI 前沿与行业赋能”为主题的分论坛。在这场分论坛上,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也发表了讲话,他对微软研究研究院(上海)的成立进行了补充。

洪小文表示:
今年恰逢微软亚洲研究院 20 周年,也是改革开放 40 年;我们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中国改革开放最精彩的下半场。期间我们与中国一起成长,在科研、人才培养、基础的科学研究以及合作等方面,走了一段非常好的路。当年觉得还是梦想的 AI,如今已经走向实践落地的阶段。在这 20 周年之际,我们成立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它将成为我们第八个微软研究院的中心。
洪小文还表示,在中国人的习惯里面,八是最幸运的数字,“发发发”,因此希望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大咖对话这场分论坛的第一个重磅环节,是一场颇具戏剧性但同时又富于学术意味的对话环节。担任对话主持的是洪小文,而对话嘉宾分别是沈向洋和 1994 年图灵奖得主、AI 领域的大神级人物 Raj Reddy,他在 WAIC 2018 的主论坛上作为学术专家进行了首场主题演讲。

了解到,Raj Reddy 的博士生导师是有着“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 John McCarthy(他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并因此获得 1974 年图灵奖),而 Raj Reddy 本人也是李开复、沈向洋、洪小文等微软(前)高管的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是与微软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对话的主题是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话开始,Raj Reddy 首先谈到了自己在 AI 领域的经历。他表示:
我是在 1963 年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后才开始研究 AI,那时候人们对 AI 的认知还比较浅显,很多人误以为人工智能是为了取代人类的存在的,哪怕到现在也是……我还注意到,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改进计算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本书是真正研究人类是怎样认识语言的,所以我们就创建了语音识别的理论……60 年过去了,我们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 60 年乃至 100 年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地作好。
谈到自己的早期 AI 经历,沈向洋表示自己是 Raj Reddy 的诸多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个。一方面是因为沈向洋是在 Raj Reddy 获得图灵奖那一年(1994 年)成为其学生的,另一方面就是 Raj Reddy 的很多学生都是研究语音的,但是 Raj Reddy 却鼓励考入 CMU 的沈向洋去研究视觉。
谈到深度学习和上一代 AI 技术的区别,Raj Reddy 认为,从 1985 年到现在最基本的理念没有发生变化,根本的变化在于的计算能力、带宽、存储空间的提升,也就是大数据的到来;沈向洋则表示,做任何研究应该拥有一种长远的视角,很多东西很难在短期内见到成果,但不应该放弃。
最后谈到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Raj Reddy 表示,摆在自己面前的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要找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守护神。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拥有一个更好的全局观,而它的发展也应该有更好的导向性;人工智能应当能够照顾到灾难预测、拥堵预测、交通事故避免等领域,帮助人的方方方面,从而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而沈向洋则表示,AI 未来面临两个发展方向。

第一,当前 AI 解决问题更多的是用大数据解决大问题,但实际上下一个阶段应该研究如何用小范围的数据来解决大范围内的宏观问题;第二,人们应当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大脑的潜力,也就是说,如何将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进行更好的结合——沈向洋认为,这一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能够反向辅助对人类大脑的一些包括失忆在内的问题的治疗,目前这一领域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但是它的商业化潜力是非常大的。
小冰一个人可以撑起 101 了本次分论坛上,微软也请来了旗下的拥有 EQ 情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如今它已经是第六代了,而伴随着小冰的出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也做了一个题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的主题分享。

李笛表示,与市面上目前已经出现的 Alexa、Google Assistant、Siri 等人工智能助手不同,小冰更加注重情感计算,它从一开始是与人类进行有趣的对话,后来则一步步升级到可以写诗、作词、唱歌,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
谈到小冰背后的技术,李笛提到了微软为其打造的情感计算框架;这个情感计算框架包括:情商+智商、对话式人工智能、生成模型、全双工、人工智能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其中在全双工对话层面,李笛谈到了小冰背后的技术模型演变,从检索模型到生成模型再到共感模型,通过共感模型,可以让小冰更好地学习人类的情感。
关于小冰在对话方面的应用,李笛分享了一个数据:到今天为止,微软小冰作为一个以情商为基础、以智商为上层建筑的一个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它所实现的是平均对话单次次数为 23 轮;而目前为止最高的一个用户记录是连续 29 小时 33 分钟的对话,持续了 7151 轮。由此可见小冰在情感对话方面的魅力。
在现场,李笛还演示了小冰在拟合声音方面的创造力。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小冰的唱歌经历了隔壁 KTV、略显生硬、掌握技巧 & 不懂情感、最后媲美人声的过程。李笛还举了一个例子:从唱片公司获取四个小时的歌手唱歌数据,小冰用 48 个小时的训练给出了一个声音样本,结果唱片公司的负责人完全认为这是歌手唱的。
李笛说,小冰自己一个人就可以撑起一个(创造) 101 了。
总结在分论坛现场,微软除了自己展示了小冰的魅力之外,还请来了它的一些合作伙伴,比如说培生教育、礼来制药、万科地产等偏传统行业,来介绍微软的人工智能在它们产品中的应用;这也契合了本次分论坛“赋能行业”的主题。

在看来,作为一家国际巨头,微软在这次大会上的声势不输于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巨头,这固然得益于微软的实力,但同时也是微软在中国深耕多年的结果。当然,对于把“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个组织成就不凡”作为使命的微软而言,热情地拥抱中国市场,也是这家巨头必然的选择。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