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粉 > IT资讯 > 微软资讯

微软、Google、亚马逊火拼硬件,贝索斯为何成最大的赢家?

发布时间:2017-04-30    浏览数:
微软、Google、亚马逊火拼硬件,贝索斯为何成最大的赢家?(1)

今天微软发布了新一季度财报,本季度微软一共营收221亿美元,同比增长8%;实现净利润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贡献主力依然是他们的Windows系统,而硬件方面的盈利则成了微软最大的痛处。

Lumia智能手机已经基本不复存在,其手机收入下降7.3亿美元,Windows手机全球市场的份额基本为零,在现如今活跃的手机消费市场中,显然,消费者已经把微软旗下的智能手机遗忘了。

至于Surface,这一季度收入暴跌了四分之一,其总收入同比下跌了26%。除了没有推出新的产品之外,Surface同时遭遇了iPad Pro等竞争对手的强力冲击,这也导致了微软销量的下滑。

Surface收入暴跌,微软为何"硬“不起来

从Xbox到Luima再到Surface,微软对硬件染指的企图心一直没有灭亡。 人人都知道 Surface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没给微软赚回过一毛钱,Surface更像是微软的长期战略性产品线,而且一直都是处在亏损的状态下,无非是亏多亏少而已。

那么令人奇怪的是,鲍尔默时代的微软,崇尚的是苹果式的软硬结合,软件必须要有硬件的搭载才是一体的,这也是为何后来Microsoft Store诞生的原因,同样也是追随的乔布斯理念,里面搭载售卖了各种微软的硬件产品以及软件服务。

完全不同于鲍尔默的纳德拉,追崇云服务至上,那么在他眼里,微软的Surface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鲍尔默更愿意不惜成本地推广硬件,这点从他收购诺基亚到不遗余力宣传 Surface 就可以看出来。相对的,主打“生产力与平台”的纳德拉有点像微软硬件的后妈,并没有前任那么大热情。

微软、Google、亚马逊火拼硬件,贝索斯为何成最大的赢家?(2)

而且,坦白地讲,微软的硬件部门并不是分散的,比如他们为 Windows Phone 手机投入的人力财力和 Surface 几乎没有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些相似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微软的目标都是为它的软件平台提供最好的第一手硬件设备。他们的软件平台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巨大的优势了,当然它仍然值得公司投入巨资维持下去,直到重新回到高点。

微软对赔钱的产品有着一贯的耐心。必应自 09 年推出就一直在赔钱,微软预计这款产品到 2016 财年才能实现盈利,收购诺基亚得来的手机业务也得到那时才能赚钱。微软愿意为必应砸上百亿美元的水漂,愿意为诺基亚手机近十亿的亏损买单(更好玩的是,这近十亿美元的黑洞还是微软花七十亿美元买来的),这么一对比,Surface 的问题简直就是毛毛雨了。

微软把诺基亚的大部分硬件资产一手揽下,也就顺势把自己推到了无法后退的境地。当然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给 Windows 提供一个官方的硬件平台——但生意就是把花出去的钱收回来,这并不容易。

如果微软为了止住亏损就放弃 Surface,那么同理他们也该放弃手机业务。毕竟两个硬件项目都是为了支持 Windows 平台开设的,而且两个项目也都在赔钱,如果只砍掉一支,从战略角度来看怎么都说不通。

Google屡战屡败的硬件之路

硬件业务出现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微软身上,Google也同样如此,前不久,AlphaGo的人机大战表现很精彩,这是否意味着谷歌的硬件之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吗?

早在2012年,Google就推出首款AR产品——Google Glass,当时很受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它新颖、奇特、未来感十足,却始终不能走进大众消费者的心里。

单凭价格来说,一款售价1500美元,近万人民币的AR眼镜直接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这也决定了它只能属于少数技术宅和行业应用,不能在大众消费中得到普及,这也是它最后惨死的主要原因。

另外,它的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方面表现也是欠佳,在Google Glass 面前,要永远和用户的隐私问题说NO,Google Glass 的视频功能侵犯了大众隐私,而且在欧洲部分国家是明确禁止佩戴Google Glass出门的,对于这样的伦理盲点,众说纷纭,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除了Google Glass 以外,去年谷歌推出的首款“Google Phone”手机产品Pixel也无疾而终,但这是是Google首次涉足手机硬件,推出时,也凭借着相机技术在同等安卓机中大放光彩,有传言说Pixel将在今年推出第二代来对抗iPhone 8,仅凭着相机技术不知道才这次较量中Pixel的胜算有多少?

2011年基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趋势,Google又不得已进入手机制造业、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让它背负了数十亿美元的亏损损耗,最后以转卖这个“烫手山芋”而终。这都说明了Google在硬件方面道路的曲折。

微软、Google、亚马逊火拼硬件,贝索斯为何成最大的赢家?(3)

之后,谷歌还有更离奇的奇葩产品。从军工项目四足机器人波士顿机械狗、检测血糖的智能隐形眼镜、资助生命科研公司 Calico研发的“长生不老”项目,再到构建三维空间地图的Tango手机、量子计算机、单人背负式街景拍摄装备Trekker、模块化手机以及无人驾驶汽车……诸多硬件项目中,一些项目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且应用场景也都不错,但更多的已经和谷歌的“范围”没有任何瓜葛,充其量只能算是谷歌工程师们在20%自由时间里的漫无目的的涂鸦之作了。如今的谷歌,在发展硬件领域中,成功与否好像只能靠碰运气来评判。

不管怎样,Google所做的尝试已经深入到了很多消费领域,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产品卖的好与坏,其实都不重要,生产出这些产品,谷歌更多的是能够树立一个“标杆”,引领产品发展方向。

但Google至今未能避免自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至于在硬件领域的发展,通过引导着硬件制造商也会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贴近用户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所以,应该对Google的硬件之路饱有期待。

亚马逊坚固的硬件产品线

亚马逊的硬件业务发展相对于微软和Google来说就要顺利得多,我们都知道,亚马逊多年以前只是靠图书零售起家,之后才发展为各种类型商品的电商平台,当图书、视频和音乐这些内容丰富起来的时候就需要开发自主品牌的硬件产品让大家更容易的获取这些内容,这也是亚马逊推出Kindle,Echo以及Fire平板电脑等硬件产品的使命。

微软、Google、亚马逊火拼硬件,贝索斯为何成最大的赢家?(4)

亚马逊用了四五年时间潜力研制出智能音箱Echo,赢得了口碑和销量。2015年6月,亚马逊宣布将Alexa语音平台免费开放给第三方,同时开放Echo的语音互动技能开发,截止2017年2月底,Echo已拥有了10000项技能,而Alexa API也接入了很多厂商的硬件产品中,亚马逊以此获得的数据优势和本身的产品服务让其他竞争者只能望其项背,以硬件固有的研发周期来看,近几年内Echo都很难被赶超了。

但单凭这一点,很难下结论说Echo是成功的,虽说它的硬件配置相对优越,从战略角度看,它有着入口的潜力,但实际用下来,它并不比播放器更专业,也没有手机语音交互那么方便,而且缺乏核心应用。

当用户面对一个可语音交互的设备时,并不满足于只使用亚马逊的内容,而是在更广泛的服务、人工智能上。在这一点上,Echo并没有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它更多的是为了亚马逊自身内容方面的硬件产品线更加坚固。

互联网公司如果想要做一个项目,或者开发一个软件,只需要一个产品经理,搭配一个设计,前后端几个工程师就可以直接启动。但要投入到硬件上面,就会处处碰壁,团队配置、设计、开发、供应链、财务预算,这些都是所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可能时间才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成本,只有在硬件之路上不断摸索,与传统硬件行业的充分融合,才能发展一个健康的硬件产品生态。

上一篇:等待无望 微软放弃投资Windows Phone 下一篇:用DirectX 12游戏将更爽了!微软注册专利“Direct Physics”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电脑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