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微软有着“宏大的计划”,也不乏“伟大的创意”,但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队了。与以往盖茨、鲍尔默主导的竞争至上的文化不同,如今在纳德拉的温和领导下,微软文化正变得趋向“柔性”。
文:朱丽
责任编辑:谢丹丹
截至2018年5月20日收盘,一代IT巨头微软公司市值达7490亿美元,超越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7390亿美元,再度重返世界第三,引人关注。

微软上一次在市值上名列全球第三,还是在2014年。但很快就被谷歌甩到了后面。这一甩就是4年。
4年后的今天,微软在IT界打了个翻身仗。据美国财经网站CNBC报道,自从2014年2月4日纳德拉接手以来,微软成功转型,4年股价几乎上涨了两倍。而这与一位重要人物有关——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1
微软“病了”!
2014年2月4日,纳德拉被任命为微软的第三任首席执行官。此举被业界及微软员工视为:纳德拉被赋予拯救微软的使命。
因为彼时的微软,正陷入空前的“疲软”。
微软之前所谓的成功,离不开个人计算机的如日中天。然而,在全球个人计算机出货量经历几十年的高速、稳定增长之后,销量开始一路下滑。在PC出货量每况愈下之际,智能手机出货量却在疯长,纳德拉临阵受命时(2014年)已超过3.5亿部。
“这对微软来说是个坏消息。”纳德拉意识到了这个严峻的问题。
不仅如此,更糟糕的是,被寄予厚望的Windows 8也一度遇冷。而与此同时,随着全球智能手机的爆炸式增长,安卓和苹果构建的操作系统地盘却急剧扩大,几乎以压倒性优势掩盖了微软的新产品。

这样的情况,在IT界真是冰火两重天。因为如此,微软的股票也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让投资者信心不足。
微软“病了”!
纳德拉一上任,就发现公司内部问题的严重性。同年,微软的年度员工调查显示:多数员工已经认为“微软并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并对“微软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质疑”。
在他们看来,尽管公司有着“宏大的计划”,也不乏“伟大的创意”,但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掉队了,并且连参与的机会似乎都没有。
那段时间,纳德拉体会最深的,就是公司内部,不是在执行繁杂冗余的流程,就是在会议中进行无休止的争吵,当时微软长期以来以激烈的内斗闻名。
比如:在纳德拉出任CEO之前的2013年9月,微软与诺基亚的那场并购——微软以约5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手机业务,并以约21.8亿美元的价格购买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证,通过总计高达71亿美元的交易,试图实现对移动市场的占领。但这个有些“愚蠢”的并购,遭到了业界及媒体的批判,连微软董事会也表示反对。
这是时任CEO鲍尔默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当然的纳德拉也投上了反对票。他实在想不明白,打造安卓和苹果之外的第三个生态系统,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第三个手机生态系统?除非我们能够改变游戏规则。”
在纳德拉出任CEO的前几个月,收购诺基亚的交易如期完成,团队也着力为开发新系统而努力工作,但那个自以为是的“Windows Phone”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最终结果,则是以大幅裁员1.8万人为代价,结束了这场并购。
“现在回想起来,我最遗憾的是公司裁员对手机部门那些非常有才华、有激情的员工造成的影响。”纳德拉为此很痛心地说。
因此,他必须让微软重回正轨,鼓舞员工的士气。

2
找回微软的灵魂
2014年2月,对于纳德拉是个“寒冷”的日子。
被任命为CEO的当天,他的老板比尔·盖茨和前任CEO史蒂夫·鲍尔默在面对员工介绍他的时候,他从底下人的脸上读出了担忧。
为尽快扭转公司局面,纳德拉选择从内部“开刀”。
他深信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创作最根本的灵魂就是设计,而这个灵魂最终是通过产品或者服务的外在连续表现出来的。”
然而,微软的灵魂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使得我们与众不同。”纳德拉开始思考。
对一家公司来说,“垄断”一个时代太久,就意味着“包袱”太沉重。包袱一旦过重,就犹如一头笨重的大象,难以在新的时代潮流下起舞。此时的微软,需要重新发现自己的灵魂、使命,而不再固守于PC时代的操作系统了。
显然,微软丢了灵魂。
纳德拉回忆道:在1970年代,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共同创建微软,目标是“让每个家庭、每张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这在当时看来已经是一个激励人心的目标,但如今,属于桌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世界已经改变,我们也该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式了。”纳德拉说。

在当今人们的生活、商业和更广阔的世界中,数字化浪潮正在不断高涨。而这,正得益于不断扩大的移动互联设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
为此,他提出一个战略主张:微软要转向移动,转向云。
在上任之后的几个月里,纳德拉和数百名公司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了直接对话,并且设立“焦点小组(focus group),允许大家以匿名方式分享自己的意见,从而获取员工对公司未来的看法。
在倾听各方讨论后,纳德拉发现,微软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让微软的技术和工作提升我们的认同感,并做出符合微软个性、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的产品。”
他为此列了一个清单,在他上任一年里尽快推动的几件事:
第一、文化变革:自上而下驱动文化变革,让合适的团队做合适的事;
第二、构建新型合作关系:建立耳目一新、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共同做大蛋糕,并做到让客户满意;
第三、战略转型:时刻准备赶上下一波创新和平台变革浪潮,在“移动为先,云为先”的世界里寻求机遇,并快速执行。

3
重塑微软,从“竞争至上”到“柔性文化”
现代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说:“文化影响战略。”
微软内不乏呼唤向移动互联时代转型的声音,但战略转型一直缺乏文化的支撑。
在推行任何一项新的战略之前,纳德拉深知:必须先“改造”微软的文化,帮助微软“进化”。
转型的第一步,就是重塑企业文化。
在纳德拉的理解中,作为首席执行官,要成为“一个组织的文化管理者”。“如果一家公司的文化是鼓励去听、去学,并以使命为导向激发个人的热情与才华,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高级管理团队之间深入了解和沟通,让每个管理团队的成员互相分享自己的看法,甚至包括爱好与人生哲学。
“只有当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热情与组织目标结合在一起时,企业才能进入最佳状态。”纳德拉说。
在每次会议上,纳德拉不只是听,还尽可能让其他人去讲,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通过这种开放、包容的方式,微软才能产生更好的创意,推出更好的产品。客户服务也才能日臻完善。
与客户交流时,同样需要倾听。“我们的业务核心就是保持好奇心。”纳德拉说,如果对客户需求缺乏深刻洞见,是无法做到满足客户需求的。

为此,纳德拉希望微软员工能够锐意进取,改变现有的工作方式。
“我一想起我们面临的挑战,就觉得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是革新我们的工作流程。因为它关乎微软的整体命运。”
在工作方向上,他鼓励员工向成长型思维转变。
“我们每天都要问一问自己:今天我在哪些方面保持着固化思维?在哪些方面保持着成长型思维?”纳德拉说,作为一名CEO,他也会经常反省,细查他的每一个业务决定,是否有助于微软转向所希求的“成长型思维”。
因为,固化型思维只会强化人们的做事风格,而成长型思维则会打开另一个视界。
举个例子:当微软发布一个新的Windows版本时,用户需要付费才能完成升级。但是,微软Windows和设备部门的一位负责人,特里·迈尔森主张选择放弃一部分收入,将之前的Windows付费更新转为限时免费升级,这一策略使得升级用户达到数亿,成为微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升级举措。
为推动员工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纳德拉还发起了一个叫“黑客马拉松”的计划——鼓励员工间建立起互相学习、寻找灵感、协同工作的氛围。尤其是为了改善微软之前的内斗风气,2014年2月,纳德拉上任微软首席执行官后的第一批行动,就是要求公司高管阅读马歇尔·罗森伯格的《非暴力沟通》,这是本有关人们和谐相处沟通方式的书。
“我希望他们把文化当成自己的事、微软的事。”纳德拉说。
这一轮文化变革,在实施三年之后取得了成效。“纳德拉身上有一种神奇的能力,能将大家团结起来,激励人们去做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事情。”周围的人这样评价他。
与以往盖茨、鲍尔默主导的竞争至上的文化不同,如今在纳德拉的温和领导下,微软文化正变得趋向“柔性”。

文化变革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缓慢而艰难的。但纳德拉的付出是值得的。几年后,人们提及“刷新”微软历史的那个人,不正是他吗?
4
重回工程师文化,主推“现金牛”产品
1992年加入微软的纳德拉,可能想象不到,有一天他会成为微软的第三任CEO。因为他实在太低调了。
进入微软的第一个岗位,是在Windows开发者关系部门担任活动经理。他一直兢兢业业,直到10多年后才得到多次提拔。但是,其间他所负责的多项事务,比如:Dynamics ERP业务、Dynamics CRM、Office小企业产品线,以及价值高达190亿美元的服务器和工具业务部门等……都是公司利润丰厚的隐形“现金牛”。
2008年,当发现PC出货量和财务增长双双停滞后,时任CEO鲍尔默决定发力云服务,邀请纳德拉担任负责人。
“这可能是你在微软的最后一份工作,如果失败了,那可没有降落伞,你可能会和它一起坠毁。”鲍尔严肃地对他说。
事实是,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纳德拉接受了挑战——主导了微软必应(Bing)搜索的开发。包括后来,他极力推出基于云计算的Office 365,成为了增长最快的产品,给微软贡献了巨大利润。
这些成功,归结于纳德拉上任后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微软“必须回归硅谷创业公司的‘工程师文化’,以开发者为导向,主推利润丰厚的云计算业务”。
他当时说:“我将不遗余力地清除创新障碍,让公司重新回到先前的轨道上。”上任三年来,纳德拉对微软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第一、把过去按件计费销售的软件,变成基于云的免费服务;
第二、让Azure、企业产品和服务成为公司新的“现金牛”;
第三、开发和收购一些高效率的移动应用,如Outlook、Office 365、Sunrise;
第四、开放更多产品和技术,如:NET开源、Xamarin开源、Visual Studio支持iOS,和Android开发等。
今天的微软,正携云计算大踏步前进,朝着200亿美元的业务规模发力。事实上,纳德拉就职第一天就发表了一份声明——世界正走向云计算优先,移动优先。那时他从来没有提到过Windows。

纳德拉说,“云业务让我得到了一系列要谨记在心的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领导者必须同时看到外部的机会和内部的能力与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够率先洞察,抢占先机。
相比于苹果、谷歌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时机而一路高歌挺进,亚马逊也早早推出云服务(AWS),迅速在新兴业务领域抢占了先机,微软的新兴业务战略——云为先,的确来得有些太晚。
前不久,在微软Build 2018的开幕演讲上,纳德拉表示:“智能云与智能边缘计算近在咫尺,这是巨大机遇,同时也备感使命的艰巨。”
微软已经意识到了前方面临的挑战。
早些年,创始人比尔·盖茨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警句来维持公司的危机感,但是这个巨头,在长期坐拥丰厚现金流的生存状态下,渐渐丧失了激情。
如果能及时跟上移动时代的脚步,微软也许不至于面临今天这个境地。在时代交替的时间窗口,不止微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这种挑战。关键是敢不敢,能不能作出改变。
5
用同理心赢得信任
上任4年来,纳德拉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个我们平常人所忽略的名词——同理心。而在他之前,微软的内部文化更多是:“要么按照我的意思做,要么就选择离开”。
这与他人生中的重大经历有关联。

1967年,纳德拉出生于印度海德拉巴德的Nizams市,父亲是一名公务员,母亲是一名梵语学者。虽然家境还算不错,但在纳德拉的记忆中,在他15岁之前,一家人总在不停地搬家;而父母为了生计,也在不停地奔波。
在他6岁那年,仅5个月大的妹妹不幸夭折,对整个家庭产生了巨大影响。
后来的纳德拉,在印度Manipal大学完成了学业,获得了电子和通信的工程学士学位后,前往美国留学,分别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在芝加哥大学攻读MBA。
在美国这个繁华社会,他也想获得一席之地。1992年,当纳德拉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一个来自微软的工作机会来到了他面前。
但纳德拉回忆说,那时他差点因为缺乏同理心而失去加入微软的机会。在面试时,经理问了他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
“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会怎么做?”
“拨打911。”纳德拉回答。
“小伙子,你需要更有同理心……”经理揽着他的肩膀说,“如果你看到一个婴儿躺在马路上哭,你应该把这个婴儿抱起来。”
出乎纳德拉的意料,最后他还是得到了这份工作。
但不幸的是,命运多磨难,在他加入微软几年后,他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但由于出现宫内窒息,患上了重度脑瘫,这让他和妻子陷入到惊恐与焦虑当中。纳德拉受到了极大打击,也对同理心有了更深的感触。

在为儿子求医治病的过程中,纳德拉几乎是辗转于工作与医院之间。尽管儿子的处境使他感到沮丧,但是他必须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他也逐渐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人生起伏,才能培养起同理心。
成为微软CEO后,有一次他在公司内部分享会上说:“人生的历练帮我慢慢建立起同理心,我学会以同理心面对我遇到的每个人。”
正是这样,纳德拉希望将同理心置于他所追求的一切事物的中心——从微软的产品到新进入的市场,再到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
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儿子喜欢听音乐,但自己无法播放,只能等待别人的帮助。结果,儿子的言语治疗师和三名高中生一起开发了一款Windows应用,在轮椅一侧安装一个传感器,只要儿子用头触发这个传感器,就能控制想要听的音乐。
这让纳德拉备受感动。他更加认识到:一切产品的核心,首先必须对用户的需求有共鸣,否则都是徒劳。“在开发能够赢得人们信任的产品时,同理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与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关系中,纳德拉同样也抱以同理心来对待。
在一次Salesforce年度营销会议上,纳德拉从口袋里掏出一部iPhone,说:“这是一部非常独特的iPhone……”现场观众投以惊讶的表情和阵阵笑声(因为微软和苹果历来是鲜明对立的竞争对手),但纳德拉十分镇静地说:“我喜欢把它称为iPhone Pro,因为它安装了微软的所有软件和应用。”
随后,现场则爆发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作为微软最难对付和最持久的竞争对手之一,苹果以抢占移动先机而获得了全球性的商业成功,把微软甩出了几条街都不止。
但是,在纳德拉执掌下的微软,却将苹果视为新的合作伙伴,而非死对头。
是同理心,让纳德拉学会了“与长期对手握手言和,追求出人意料的伙伴关系”。如今,在面对全球数十几亿客户的需求上,他认为唯有学会共存与竞争,才能持续成长。
丢掉历史“包袱”,微软能够成就下一段辉煌吗?纳德拉,这位印度籍CEO无疑开了个好头……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