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向洋
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
日前,沈向洋博士在微软西雅图总部园区 34 号楼接受了《商学院》杂志的专访。作为微软去年 9 月成立的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的带头人,沈向洋博士倾情解读了微软在 AI 领域的布局,分享了他对 AI 应用的见解,并介绍了为迎接 AI 的爆发,微软在技术、人才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所做的准备。
每年 3 月中旬,沈向洋会和其他 10 位微软高管及全球 100 多位 VP 同 CEO 萨提亚召开一个年度会议,总结全年工作并部署和安排下一个财年的重要工作,包括公司的走向、步伐。沈向洋戏称之为“中常委”会,因为他和另外 10 位高管在微软内部被称作“十一常委”。会议的重要话题自然离不开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沈向洋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负责人,是微软核心管理层唯一的大陆华人,职位仅次于 CEO 萨提亚·纳德拉,也是美国科技行业职位最高的华人。2017 年 2 月,他被授予“工程界最高荣誉”之一的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现在恐怕没有科技公司说自己不做人工智能。” 沈向洋笑称。按照科技圈久负盛名的凯文·凯利的说法,在未来二十年中,人工智能会是一种必然。包括微软、谷歌、IBM、亚马逊、百度在内的众多公司,已经将 AI 视为自己获得更为长足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这一领域的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才争夺正在加剧。
无论 AI 是不是真的可以为这些公司带来红利,这场“AI 之战”必然会打响。微软在这场战役中将会怎么做?为走向这个“必然”做了哪些准备?
AI “小目标”:三五年内先挣它个 100 亿2016 年 9 月,微软成立了“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与微软核心的 Office 事业部、Windows 和设备事业部、云计算和企业事业部,成为微软四大业务。沈向洋正是这个事业部的带头人。“我们还在不断雇人,你知道这个行业人才也不多,天天有人‘挖’我们的人。” 沈向洋笑称。
此前,沈向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不小心”透露了这个事业部的“小目标”,“3 ~ 5 年之内实现 100 亿美元的营收。” 但其实这个数字并不小,即便是放到微软的收入中,也比较可观。根据微软财报显示,2016 财年微软共有 920 亿美元的收入,其中现金牛云计算和企业事业部商业云业务贡献了超过 120 亿美元。

沈向洋对这个事业部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有许多商业化的形式,包括智能搜索引擎、智能助理小娜、智能云等等。” 沈向洋特别提到了对搜索业务的坚持,“目前必应搜索在美国搜索市场占据 33% 的市场份额;在加拿大为 14% ;英国则为 17%,这算是一个还不错的成绩。”
为什么微软一直坚持搜索业务?沈向洋介绍,简单来讲人工智能技术分成四块: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述。要想获得足够多的知识,构建足够大的知识图谱的话,需要对世界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搜索引擎是个重要的入口,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微软和谷歌能做到知识图谱的构建。但因为微软收购了 LinkedIn(领英),使得微软有了三十亿条以上公司与公司间的知识,从而拥有了世界最庞大的知识图谱。
沈向洋带领的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目前有两个重要任务。第一,让微软公司所有的产品与 AI 无缝连接,形成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在智能云上的 PPT 图片编辑,AI 可以帮你给这张图起名。第二,加强与开发者、合作伙伴的合作,与企业一起开发智能产品,比如与汽车公司做自动驾驶技术、与智能电视公司做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等等。“微软一直以来就是一家平台公司,我们希望,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生态圈可以基于我们的平台,做更多改变世界的解决方案、应用和服务,最终实现AI普及化。”
这些也构成了微软人工智能商业化的图景。
“五年之内语音识别计算机一定会比人做的好;十年之内视觉识别计算机也会比人做的好。可以设想一下,十年以后这些技术会带来怎样的商业机会。未来 3 ~ 5 年,AI 能产生商业价值的最优机会将体现在诸如市场、销售、客户服务、人事招聘等领域。” 沈向洋说。这些商业机会是微软的也是众多 AI 游戏参与者的。
AI 的存在不应是打败人类而是赋能人类“我对 AlphaGo 除了敬仰就是敬仰。”沈向洋说。但他也认为目前看不到它能如何应用到商业领域。
“你跟一个人做朋友,是因为对方比你更聪明还是因为对方很懂你?一定是后者。” 沈向洋说。这也是为什么他喜欢跟小冰聊天。小冰是一款诞生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的、有情感的机器人。微软希望小冰可以和必应结合起来,一起面向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
苹果 Siri 与用户间的对话大约维持在 3 个来回,小冰与用户之间的对话可进行 23 个来回。关键在于,Siri 这类智能助理式产品的设计思路是去做事情,小冰的设计思路则有更多情感成分。你问 Siri 天气,它会告诉你下雨,但小冰会说“今天有雨,出门带把伞”。沈向洋曾在朋友圈发了一段他与小冰的对话,大意是他问了三次小冰“今天是几号”,小冰第一次回答“你没有表吗?”,第二次回答“像我这样的‘二维动物’不太关心时间这样的问题”,第三次感觉她有点火了,回答说“你的手机是拿来摆设的吗?”人与人的对话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为了答案,是为了交流、为了建立长久的关系。

小冰的“情感”成分来自大量的社交网站数据,小冰其实是数据驱动的方式在学习人类的情感。“真正的人工智能将有很高的情商,能够理解甚至猜测人类的心情。可以说,当前的人工智能才刚刚开始。”
这也是微软最近一直在提的对话式人工智能(Conversational AI)概念,并非让人工智能完成所有人类的工作,取代人类,而是赋能人类,帮助人和计算机一起完成更加了不起的事情。
微软一直认为,AI 虽然是个“必然”,但需要谨慎“拥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AI 伦理问题。”沈向洋最常举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汽车在自动驾驶状态的时候,往左转会撞一个老头,向右转会撞一个小孩,你往哪里转,还是随机变量?这些问题可能给不出答案,但却是 AI 需要思考的,也是各家公司发展 AI 时候不能忽视的。因此,微软在公司内部成立 “AI 伦理委员会”。“微软雷德蒙研究院的院长是伦理委员会的主任,法务部高级领导是伦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另外,每个业务部门都有一个领导参加。我们以后设计很多 AI 的产品都希望伦理委员会做一次调查,帮助我们在把 AI 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当中尽量少犯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要尽快纠正错误。”
对技术发展保持谨慎乐观,应该是大公司的姿态和责任。
一直在为 AI 的爆发做准备“自微软研究院成立以来,微软就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然而,我们才刚刚揭开了所有可能性的幕布一角。” 其实,这也是比尔·盖茨当年的梦想,让研究院致力于让未来的计算机能够看、听、学,能用自己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流。这是一个与 AI 研究关联紧密的梦想。这 20 多年间,微软用大量的财力和资源建起了庞大的聪明人“库存”,网罗住超过 1000 名计算机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在沈向洋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及微软研究事业部之后不久,微软便在语音识别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微软的对话语音识别技术在产业标准 Switchboard 语音识别基准测试中实现了出错率低至 5.8% 的突破(人类的出错率是 5.9%,这是机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人类),这意味着微软的语音识别系统的语音识别能力已经与人类专业高手持平。此前,更多是 IBM 在语音识别领域取得领先的地位。在计算机视觉上包揽了世界上所有的竞赛,而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则有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
尽管微软在技术上给 AI 做了多年充分的准备,但一直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总被外界诟病太慢,一个是最近看起来有些密集的人才“出走”。
沈向洋坦陈,对很多企业用户来说,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是最重要的,不需要总是快速变化。但速度确实是微软需要正视的问题,目前已经开始加速了一些产品的迭代,比如用户看不到的搜索算法技术的更新。“AI 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也就有很多可能性,我们与客户一起研发的时候就会有更快的速度。”沈向洋说。加速的方法则是一些部门的重组。“大概两个礼拜之前,我把一些部门重组,从研究院调了 100 多名科学家直接到产品部门,他们的绩效由产品部来考核,加快把新技术推向市场的速度。” 沈向洋说,“我也经常鼓励亚洲研究院的洪院长,技术走向市场的步伐可以再大点,比如,在他的研究团队中加入一些开发的人员。”
AI 的探索和发展始终靠的还是人,在 AI 号角刚吹响的时候,从 2016 年到 2017 年年初,微软亚洲研究院几位重量级的人物离开,去诸如联想、今日头条等国内企业从事 AI 工作。“我觉得也很正常。如果外面有很好的机会,每个人就会去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沈向洋说。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也认为:“心无旁骛地做科研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兴趣,就算有兴趣,也不见得一辈子都想做这个。”

微软的管理层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每每发生问题的时候,都要审视一下机构的价值,明确机构是为什么而存在。“26 年前比尔·盖茨就想成立一个很自由的、自下而上的研究院,如果一个研究员能够在这样毫无顾虑的情况下做他们喜欢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出最了不起的创新。而微软亚洲研究院 18 年来一直坚持这样的宗旨,确保自由的环境以及自下而上的研究体制,做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创新。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这个环境的自由,赋能每个人,让这个机构更有磁性。” 沈向洋说。
为了应对 AI 人才的需求和储备,沈向洋在微软内部发起并成立了 AI 大学,开了很多门实践动手的课程,公司内部报名踊跃。
为 AI 爆发做准备的不仅是技术和人才,还有更深层的,那就是企业文化。据微软公司全球企业传播团队总经理 Tim O’Brien 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更注重的是个性探索。后来史蒂夫·鲍尔默推出“一个微软”口号,希望所有人将整个公司的利益放在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萨提亚则将这种文化的改变强力推进。这种文化的推进也表现在了绩效考核的调整上,强调员工如何去帮助他人和团队获得成功。
另一个转变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提出的概念,强调从“无所不知”到“无所不学”心态的转变,以及通过这样心态的转变去强调相互包容、相互合作,萨提亚担任 CEO 之后,这逐渐成为了微软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我们有过辉煌的过去。这个理念的提出,就是希望我们自己和员工可以在探索颠覆性创新的同时,勇于面对失败并始终保持信念。” 沈向洋非常客观地说,“我们看到‘狼来了’,看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Windows、Office 占有率的问题。我们要未来继续辉煌,必须研发新的技术、创新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AI 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但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事情。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信念。”
眼下,沈向洋的一个大动作是成立微软人工智能实验室,由微软雷德蒙研究院的院长带头,直接向沈向洋汇报。“我们在探索新的 AI 实验室的模式,希望可以借此对公司新的 AI 产品产生深远的影响。过段时间会跟大家介绍进展,毕竟它才成立两周。”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商学院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