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人工智能的兴起让音箱产品迎来了又一春,以智能语音平台作为切入点,来抢占未来智能家居的控制权,成为了各家互联网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标。
显而易见的是,当硬件市场的增长曲线逐渐趋于平缓,接下来的较量,已经由产品与产品向平台与平台开始过渡。如果放到更高的视角来看,音箱这一单品也仅仅是平台之间竞争的开始,绝非终点。
而想要让智能语音助手能够接入人们不同生活场景,争取到足够多种类设备的支持是未来大家需要去做的事情。在智能音箱之后,谁又会是下一个焦点呢?我们认为可能是智能耳机。
下面一起来看看,有关智能耳机,苹果、谷歌以及微软,这三家处于互联网行业头部位置的公司做了什么。
苹果:迄今为止综合体验最好 AirPods
无论是作为 iPhone 7 取消 3.5mm 耳机接口的补偿办法也好,还是揣测苹果为了赚钱,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也罢,最初因为被大家担心「容易丢」而备受争议的 AirPods,市场反馈确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尽管苹果官方并没有给出 AirPods 销量的确切数字,但根据去年 12 月份凯基证券(KGI)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AirPods 是苹果最重要的配件产品。分析师郭明錤表示,预计苹果在 2018 年的 AirPods 出货量将是 2017 年的两倍,具体数字在 2600-2800 万副之间。
在极客之选 2017 年年度评选中,我们也将最佳无线耳机的奖项给了 AirPods,理由很简单,我们认为它是目前市面上综合体验最好的一款无线蓝牙耳机。

作为一款完全无线耳机(truly wireless earbuds),AirPods 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这也使得它在使用场景的适应上要来的更加广泛。
当然,除了佩戴起来更加方便,AirPods 上有一个大家很喜欢的功能,就是摘下耳机时自动停止播放,戴上时恢复,对用户非常友好。
除了这些我们能够看的见摸得着的地方,AirPods 最为核心的地方,其实在于其接入了苹果自家的 Siri 语音助手。它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手机,很多时候,你可以不必掏出手机就能完成诸如查询天气等等事情。
试想,当 Siri 语音平台发展到足够完善,这也意味着相比智能音箱等更多处于静态场景下的设备,AirPods 的场景适应能力要更强,你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它来进行一些经常用到的指令操作。
谷歌:主打翻译功能的 Google Pixel Buds
去年 10 月份,在旧金山召开的新品发布会上,在带来了包括 Pixel 2/2XL 手机和 Pixelbook 笔记本电脑在内的一系列新品之外,谷歌还发布了一款蓝牙耳机 Pixel Buds,今天我们要说的,也正是它。
某种意义上来说,Google Pixel Buds 到来的原因和 AirPods 大概是一样的。由于 Pixel 2/2XL 砍掉了 3.5mm 耳机接口,所以为了满足大家的使用需要,Google Pixel Buds 也就应运而生了。

但 Google Pixel Buds 和苹果 AirPods 在形态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两个耳机单体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而是通过一条线缆来进行连接的,所以这里我们并没有用「无线耳机」来称呼它。
和苹果的思路一样,谷歌将其接入了自家的 Google Assistant 平台,你可以通过耳机来进行触发。也正是得益于 Google Assistant 平台的支持,除了查询天气等基础的功能,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支持 40 种语言的实时翻译。
当然,和 Google Home 在智能家庭中所起到的控制节点功能一样,你也可以用 Google Pixel Buds 来控制智能家居硬件。
总结来看,无论是苹果 AirPods 还是谷歌 Google Pixel Buds,可能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解决取消 3.5mm 耳机接口为用户所带来的不便,而接入了自家语音平台之后,又让其顺利成为了新的智能家居控制节点,可谓「一箭双雕」。
微软:正在路上……
说完苹果和谷歌,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微软。
在各家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投身于智能音箱的战场中,去年 10 月份,微软和哈曼卡顿公司合作,也推出了首款搭载 Cortana 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 Invoke。

功能性方面,Invoke 与市面上其它智能音箱大致相同,包括查询新闻、天气、路况播报,控制其它智能设备等。至于目前市场反馈如何我们暂且不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未来争夺智能家居控制权这件事情,微软是有兴趣的。
而随着苹果和谷歌纷纷推出了智能耳机产品之后,截至目前,这家互联网巨头还没有推出类似于 AirPods 和 Google Pixel Buds 的智能耳机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这样的想法。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微软一项新的专利,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新的耳机设计,其不仅包含可调电缆,而且还包括若干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具有一系列功能,例如在移除耳机时自动暂停音乐播放,其也被直观地称为「具有可调电缆系统的音频耳机」。
首先从流露出的这张专利图来看,整体外观形态上,其并没有选择 AirPods 那样完全无线的设计,而是更接近于 Google Pixel Buds 的设计方案,两只耳机单体之间由线缆进行连接。

微软在专利中解释说,「传感器可以为耳机装置提供附加功能。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可以检测何时将至少一个扬声器单元/耳机插入用户的耳朵或从用户的耳朵移除,使得耳机装置自动暂停播放音乐,或者暂停对被移除的耳机发送音频信号。一旦耳机再次插入耳朵,音乐播放会自动重新开始,从而帮助节省不使用的电池。」
简单来概括以上这段话,就可实现的功能而言,和 AirPods 一样,它支持摘下耳机时自动停止播放,戴上时恢复,但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怎样的,目前微软没有进行过多的描述。
那么,微软距离推出智能耳机,需要走的路还有多远?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如果微软确实想要推出智能耳机产品,首先语音平台助手有两种可选方案。一种是延续此前 Invoke 智能音箱的做法,将其智能耳机产品接入 Cortana 语音平台,另外一个可能性是,接入其小冰语音平台。
对比两种解决方案,我们更倾向于接入 Cortana 语音平台,毕竟之前已经有搭载该平台的产品实现了落地,但另外一种方案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近小米生态链 Yeelight 语音助手便接入了小冰语音助手。根据微软的介绍,在 Yeelight 语音助手设备中,微软小冰拥有完整的智能家居设备控制技能,支持米家平台 8 大品类 30 余款设备的近百种控制,也支持天气、时间、计算器、问答等十几种生活知识类的技能。
最终微软会选择接入哪个语音平台我们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为未来可能推出的智能耳机产品接入一个语音平台并不难。
所以综合来讲,如果以上专利能够满足大规模量产的标准,加之小娜和小冰两个语音平台均进行了落地,微软推出智能耳机产品,对于微软而言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