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SSD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容量30GB或者64GB的产品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随着大容量SSD的价格逐渐降低。很多玩家手中的小容量SSD都面临了退役闲置的命运。
另一方面,市面上高性能的U盘产品价格也一直相当高,甚至同容量的产品要远远高过SSD的价格。那么能不能通过转接卡,将闲置的MSATA或者M.2 SSD改装成U盘呢?万能的淘宝表示:能!
两种SSD硬盘盒
笔者之前曾经有过一个闲置的Intel 600P,当时也想到了改装成大号U盘。于是笔者买了这么个东东:
当时售价在五十多元,可以支持2240/2260/2280三种长度的M.2产品。但到手之后笔者发现还是“翻车”了。因为这款不支持PCI-E NVME的M.2 SSD。笔者猜想可能和USB3.0接口的供电能力有限有关。
同事还贡献出了当初同样打算改造成U盘的解决方案,一个MSATA接口的奥睿科SSD硬盘盒。价格同样也在五十元上下,手头有MSATA接口硬盘的小伙伴可以选择这款。
闲置的M.2固态硬盘
由于MSATA固态硬盘实在有些久远,我们只找来了同事闲置“多年”的建兴32GB M.2 2240固态硬盘,是当年给女朋友笔记本升级换下来的产品。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型号,但是看接口部分可以判断,这是一枚SATA总线M.2固态硬盘产品。
我们将SSD安装到前文所述的M.2硬盘盒中,给两款硬盘盒的PCB合个影。
可以看到,其实作为一种比较偏门的产品,厂商在PCB上下的功夫也比较有限,幸好SSD本身主控都会对产品本身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出现问题的概率应该不大。
性能测试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插到主板上看看这款SSD的实际性能,使用的软件为ASSSD Benchmark。
受限于技术和容量,这款SSD的性能上和现在的SSD比起来可以说是相当弱的。持续读取只有290MB/s左右,持续写入在64MB/s。4K性能分别为25.9MB/s和47.3MB/s。那么通过硬盘盒转接之后插到USB3.0接口上的性能表现如何呢?
可以看到持续读写性能损失相当小,分别达到了264MB/s和64MB/s。而4K读写降低到了18MB/s和32MB/s。那么这样的性能对于一款高性能U盘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用闪迪的CZ80进行了对比测试。
↑↑↑64GB的闪迪CZ80
可以看到,虽然是高性能U盘,但实际的性能表现相比我们的SSD+硬盘盒方案并没有很大的性能优势。
除了持续写入性能较强之外,基本上都处于劣势,尤其是4K性能更是有着成倍的差距。事实上我们此次测试的SSD本身性能有限,如果是一款容量更大的SSD产品相信一定会轻松秒杀掉CZ80。
五十元左右的成本,不仅可以将闲置的SSD重新利用起来,还能获得性能接近甚至超越高性能U盘的移动SSD,绝对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