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成本200来块的盒子,对标2万多的微软HoloLens。这事儿听上去靠谱吗?
如果你知道AR(增强现实)眼镜是个啥,就应该了解在目前的市面上,体验最棒、技术最强的就是微软公司的HoloLens。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微软,为了赶上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的下一波,不惜投入重金砸出来了这么一款黑科技满满的眼镜。

“把一块虚拟图像自然地贴合到人的视野里,就像真实物体一样”,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基本就是所有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体验的基础了——实际上,AR眼镜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定位”和“显示”的问题,前者让虚拟物体能固定在原地不会乱飘,后者让虚拟物体看上去色泽饱满不会显得假。
然而,说起来容易,要实现这一切太困难了。微软甚至为了处理所有从摄像机和传感器序列传来的数据,专门给HoloLens打造了一块HPU芯片。定位技术SLAM方面,搭载了四台摄像头加一台深度摄像头的HoloLens效果非常稳定,绝对吊打目前市面上的一切设备;遑论屌爆的光波导显示方案和3D音频系统……当然,它的价格也是非常感人,大陆官网上价格分别为商用版39188元和23488元。
不过,就在苹果推出ARKit前后的六月初,一个ID为“Amber Hu”(真名胡伯涛)的家伙在知乎上贴出了自己的HoloKit方案,号称用30美元成本的纸盒子打造“比HoloLens效果还好的混合现实眼镜”,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不少AR圈公司的高管纷纷在朋友圈转发此文章,也有直接发给笔者本人的。自然而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但是,紧接着苹果的ARKit很快热潮起来,国内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培训机构闻风而动的跟进,各种ARKit相关demo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HoloKit的声音也自然而然地被淹没下去了。
没想到的是,7月15日网易又突然宣布,网易严选会代理HoloKit这款产品。网易相关人士告诉青亭网,这款产品将于大约年底登陆网易严选,到时候产品的各方面都将得到升级。胡伯涛也告诉青亭网,HoloKit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和他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网易愿意商业化,就授权给他们了”。
那么,HoloKit这玩意到底怎么样呢?一个成本200来块的盒子,对标2万多的微软HoloLens。这事儿听上去靠谱吗?
和HoloLens比,到底怎么样?

按胡伯涛在知乎上放出的对比表来说,从FOV上,HoloKit号称和微软HoloLens相比具备较强优势、清晰度也比较高。当然Magic Leap除了某几个记者见过以外,“还是传说”,并且效果很可能还没HoloLens好,就不说它了。
但不管PR上怎么说,首先,我们可以先把结论放在这里——“比HoloLens效果还好”肯定无从谈起,“效果”是个多元化的东西,是包括定位、显示、交互等多方面的综合产物。像国内外某些公司那样某几个参数比HoloLens高就堂而皇之地出来吹了,在PPT上无敌于天下,是很不好的毛病。
还是我之前那句话,微软倾世界最顶尖的人才,苦心经营了N多年,随随便便就被你创业公司超越了?就像一位业内说的,“那会是这个行业的耻辱”。
从实际产品可以看出,这玩意和一体式设备HoloLens、要连电脑的Meta 2都不太一样,是需要插手机的设备。因此可以理解成,这是一款AR手机盒子。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何物,可以把他认为是类似谷歌之前出的纸盒子Cardboard和国内一大堆VR公司做的产品,如小米VR玩具版等。

其实,AR盒子也不新鲜:国内还有一家名叫RealMax的公司在做类似产品、以及光场视觉的AR BOX,但这些在显示和定位效果方面都不能让人满意。Meta前员工出来做的DreamWorld显示倒是还行,不过定位方案还没发出来。国外还出来过一个众筹的Aryzon,虽然收了不少钱,但现在效果还不知道怎么样。
青亭网以前曾经揭秘过AR手机盒子的现状和国内很多产品粗制滥造的情况(走了VR又来了AR手机盒子,是真需求还是骗钱货?)。从笔者与业内人士交流的反馈来看,大多数人似乎对于AR盒子并不看好。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青亭网,他看过国内两家AR公司的手机盒子方案,“效果都相当一般”,不过“也犹豫了很久,曾经想过自己做一款。毕竟便宜。”当时笔者最担心的是,这种较为廉价的AR体验,会不会让用户产生AR也“不过如此”的印象,从而伤害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呢?说白了,还是“显示”和“定位”两个核心问题解决的太糟糕。
那么,这两个核心问题,HoloKit解决得如何呢?接下来让我们抛开成见,从技术方面来分析一下这款产品。

AR手机盒子就要不得吗?
实际上,如果能解决好定位和显示的问题,则手机上的AR并非不可行。
君不见苹果也在6月初发了一个ARKit?其实ARKit用的就是iPhone手机/iPad上的RGB摄像头,但“定位”这件事儿它做得相当出色——在苹果实际演示中,虚拟物体非常牢固地待在桌面上,不会像某些国产的AR SDK那样,飘来飘去。
先说显示,HoloKit的光学方案实际上非常简单,把iPhone屏幕上的画面通过一个镜子,再通过一个半反半透镜反射到眼睛里,就是一个镜面反射,类似潜望镜一样,其实光学方案和Meta差不多。国内不少的AR眼镜也是这么玩的,具体可以看青亭网之前的文章《特稿 | 你不知道的CES真相:AR眼镜,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体验来看,HoloKit的清晰度和FOV都比较大——这的确比起HoloLens那34度的视场角要大,当然这也不能苛责HoloLens,他们光学方案天生就决定了FOV不能这么大,色差也的确会出现一定问题。
但半反半透这种光学方案的问题在于,真的太大、太原始、太笨重了,无论是90度FOV的Meta、100度的DreamWorld和各种手机盒子,都离我们想象中的“普通眼镜”形态的AR眼镜相去甚远。因此,未来的光学方案绝不会是这种形式的。
再说定位方案,HoloKit的定位方案虽然还是有点略飘,但整体还算比较稳,效果可称不错。不过无论是苹果ARKit还是HoloKit,都并非真正的SLAM。从苹果放出的文档来看,其很大可能性是VIO(视觉惯性里程计Visual–Inertial Odometry)。
VIO是用单目或双目摄像头做识别匹配和深度估计等,用惯性测量单元去做初始水平面估计和3自由度,最后再用一套算法做拟合,当然,这套算法本身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VIO勉强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模拟,而非真正地像HoloLens那样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和重建完成SLAM,在这方面HoloLens是无敌的,但拿手机和它比是不公平的——
SLAM对于手机的资源来说是巨大的消耗,基本不太可能在手机端实现。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为何目前HoloKit是实现不了遮挡的(即把手伸到虚拟物体上是没法把它挡住的),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啊。

胡伯涛本人也很大方地承认了这并非SLAM而是VIO。他的算法实际上也并非自己的,而是参考香港科技大学内部的论文,HoloKit是基于后者开源的定位项目VINS开发。他本人则是负责把这套本身用于无人机的算法做到了手机上。他对青亭网指出,整个算法延时大概30毫秒。
不过,虽然定位和显示方案都受到一定限制,但AR手机盒子也并非那么不堪。在眼下AR眼镜还无法普及的情况下,手机无疑是让大众能够接触到AR最直观的设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AR手机盒子和手机上的AR相比,区别只是一个需要你举着手机看屏幕,另一个把手机放到头上,通过反射到你眼睛里看手机上的内容罢了。也就是说手机在这里代替了传统AR眼镜的微显示端。因此,如果产品不是太重、显示效果OK、虚拟物体定位得很稳,“AR手机盒子”完全可以作为真正的AR眼镜出现前的一种过渡方案。
笔者愿意相信胡伯涛所谓“希望更多的开发者接触到混合现实,启迪更多的人来创造混合现实未来”的初衷——这种廉价方案对于教育早期市场的确有积极意义。只要前提不是说“用30美元成本的纸盒子打造比HoloLens效果还好的混合现实眼镜”就完美了。
能不能做到安卓上?

那么,和苹果的ARKit相比,HoloKit的算法如何?这方面胡伯涛也比较坦诚,他称ARKit的帧率要比HoloKit要强“一倍”,因此开发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胡伯涛一开始就把HoloKit开源了,开发者可以根据源码,自己进行二次开发。
只是,HoloKit其最核心的技术实际上就是它的定位方案。如果离了这套算法,照我们上文的介绍,实际上本身硬件方面并无稀奇。
胡伯涛告诉青亭网,目前HoloKit还是只支持 iPhone 7 Plus和iPhone 6s Plus,并不支持一般的安卓机型。在实际开发中,他发现苹果手机的一致性非常好,调好一台设备基本就差不多了。而安卓的设备多种多样、眼花缭乱,每台手机的IMU和相机的参数都不一样,非常难标定,甚至同一款手机的批次不同,参数也不同。

现在虽然谷歌自己有一套基于TOF的AR平台Tango,但是由于必须具备TOF模组,支持的手机非常有限,目前只有两台。在苹果本身ARKit来势汹汹的情况下,如果能把HoloKit的算法移植到一般的安卓平台,让非Tango的安卓手机也能使用,显然能够产生更大的潜力和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过,这一要求对胡伯涛团队或许“要求过高”了。
目前,胡伯涛团队只有他一个人算是全职,另有一名叫朱凤元(音)的斯坦福同学算是兼职,“我们只有一个半人,实在没有精力做下去了。我们就把东西开源,把后续的工作留给开发者吧”。
HoloKit在现场采用了一套国外较为有名的单目手势识别SDK Manomotion,还有听说是从“淘宝上花10块钱”买来的手柄,展示了未来交互方式的可能。而国内进入AR领域较长时间的触景无限在网易发布会现场宣布,将会给HoloKit提供手势识别SDK,交互AR游戏体验等。也许随着更多开发者和公司的进入,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交互可能性供选择。

网易的AR/VR布局?
网易人士透露:“Holokit是首个让行业、开发者、用户低成本、低门槛进入混合现实中的一个好工具。开发者首次拥有低成本验证创意、快速试错的可能性;用户首次低成本便捷得购买及体验沉浸式感知。而且经过HoloKit积累的经验与产品,可以延展到将来更多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去。”
此前,网易的手游《阴阳师》就曾经推出过一种AR玩法,虽然只是较为简单的图像识别召唤游戏内的“式神”。而腾讯、支付宝等大公司也在积极布局AR方面的游戏,如阿里就曾经推出过AR躲猫猫,QQ也出过AR火炬之类的营销计划。因此有业内人士猜测,网易手握游戏IP,通过HoloKit可以布局其未来AR游戏的商业化。
据说,网易内部对于VR/AR领域一直较为重视,战略是丁磊亲自定的,他也多次在公司内部会议强调其重要性。资本领域,网易走的是高端化路线,曾经投资过VR直播巨头NextVR和触感技术公司AxonVR,还投过一家叫UploadVR的媒体等。
去年8月份,网易CEO丁磊在参加某活动的时候,曾经公开表示,公司内部VR/AR的游戏都已经有了。

网易在看到HoloKit的项目后就觉得挺感兴趣,希望能把这款产品引进国内来,而本来就开源的胡伯涛对此也乐见其成。网易称,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帮助教育早期的AR市场,“其实没指着它挣钱”。
至于胡伯涛,他现在已经把这款项目抛诸脑后了,下一个项目,他希望能基于HoloKit的技术搞一款博物馆的AR项目。“我们是新媒体艺术工作室,对自己的定位是艺术家,做作品的,不会停留在一个项目上。”
其实,国内有人已经拿了HoloKit的方案出去融资,甚至号称融到了几百万元。不过,对此胡伯涛只是一笑了之:
“也行吧,我其实对这个感觉还好吧,反正我就是玩。别人业化要基于开源协议的,非要违反协议我们也管不着,可能网易可以管吧。”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