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为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
2017年10月31至11月3日,由微软举办的Tech Summit 2017技术暨生态大会即将在北京盛大举办。本次年度云端盛典包括了以“云·道”为主题的微软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开场、以“智·远”为主题的147场技术实战和经验分享课程以及人工智能之夜、混合现实之夜、加速器之夜、女性之夜等主题狂欢夜活动。
本次微软技术塈生态大会,微软全球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将亲自登场,向全中国的企业、组织、开发者和用户讲述一个新微软和微软技术的创新之道。就在本次微软技术塈生态大会前,微软刚刚发布了截止到今年9月的2018财年第一财季的财报,微软当季营收24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净收益为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企业级云业务表现尤其出色,按照第一财季的收入水平,微软的企业级云业务年收入超204亿美元。
极为亮眼的业绩让微软股票再次冲上了历史新高。仅仅在一周前,业界还在惊讶于微软历史上第二次突破6000亿美元市值,如今微软已经迅速冲向7000亿美元大关。萨提亚·纳德拉最近刚刚出版了一本《Hit Refresh》英文版,勾勒出了本次微软成功转型的大逻辑。而本次微软的财报中,进一到揭示了更多在书中未提及的细节和线索。
微软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刚刚发布的微软2017年财年报中,明确提及了微软云业务的三大规模化优势:由于兴建了大型数据中心用于部署计算资源,而实现了比小型数据中心更低的每用户成本;大型数据中心能够协调和集成不同中地域、用户和应用的需求,提高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多租户的模式,可显著降低应用维护的人力成本。
微软的服务器产品和云服务业务包括Microsoft SQL Server、Windows Server、Visual Studio、System Center和Microsoft Azure等,这些产品组合使得微软成为主流的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平台。其中,Azure的差异化能力在于混合云的一致性、开发者的高效生产力以及与SaaS软件的高度集成。微软的混合云服务提供了身份、数据、计算、管理、安全等企业级功能,满足了不断发展的各种监管、合规和兼容性要求。
微软云把企业的现有数据中心与微软公有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企业即可以在其自有数据中心部署应用,也可以在合作伙伴的数据中心或微软云的数据中心部署应用,但在所有环境中都是一致的安全、管理和监控等,这样就同时满足用户在灵活性和规模化的两方面需求。
人工智能是微软云的核心差异化点。微软云把人工智能扩散到所有的设备、应用和基础设施中,用人工智能抓取洞察、同时根据用户的利益进行及时响应。而Azure的独特之处也在于对于IoT新兴设备和应用的支持,IoT设备可在捕捉本地数据和响应本地事件,同时利用云服务和机器学习来实现全球的规模化协调。
微软让企业安全地采用微软以及合作伙伴的SaaS应用,并与企业已有的安全和管理等基础设施很好的集成。微软持续在身份、目录服务等高级服务方面创新,可在日益丰富的设备、数据存储与分析服务、机器学习服务、媒体服务、网络和移动服务、开发者工具服务等设备与服务中,安全地管理员工身份以及企业信息。
此外,微软还在不断创新开发者工具与开发平台、扩展开发者生态,微软云是高度可扩展的平台,让企业用户、合作伙伴和开发者能进一步定制化、提升和丰富解决方案,实现更高的解决方案价值。
今年,微软与GE达成战略合作,GE Predix将登陆Azure平台上。就此,萨提亚表示,越来越多的ISV正在微软的平台上创新,再把微软的云和AI能力传递给用户,微软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云服务供应商,而是与ISV合作伙伴甚至是与客户一起创新的深度合作伙伴。在这个新的关系中,信任是最重要的基础,而微软雄厚的财力和稳定的公司业务,是建立这种信任关系的前提。
微软云Azure Premium服务是什么?
在微软2018财年Q1财报的电话会议中,提到了Azure Premium服务在该季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而且是连续13个季度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那么,什么是Azure Premium服务?它对Azure又有什么意义呢?
Azure Premium服务并不是一类特殊的云服务,而是泛称高级云服务,主要指数据、IoT和人工智能服务等。萨提亚·纳德拉在财报的电话中指出,包括Cosmo DB和Azure DB在内的数据服务、IoT物联网服务、AI人工智能服务等都属于Premium服务范围。
很多Azure的客户都是从基本的存储等IaaS服务开始,然后把自己的应用转型为现代化的数字化和云应用,这个时候就开始需要Premium服务了。Azure Premium的用量提升,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深入使用Azure云服务,而且Azure Premium云服务具有极高的用户粘度并且可为微软云业务带来高利润的回报。
如果仅仅是使用基础的IaaS服务,企业用户的粘度其实比较低,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IaaS服务与用户应用之间的关联度比较低,用户很容易在微软、AWS、谷歌以及其它云服务商之间切换,因为各家的IaaS在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异,IaaS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价格。而数据、IoT、AI等都属于PaaS层面的高级云服务,这些云服务与用户应用之间是高度关联的关系,一旦用户使用上这些高级云服务,就意味着用户的高度和深度绑定,也就意味着成为了长期高价值年单用户。
微软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政官艾米•胡德(Amy Hood)还强调,Azure Premium高级云服务还包括Enterprise Mobility Service(EMS)企业移动设备管理服务,这是在企业混合云环境中管理移动设备、身份与数据等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可管理设备包括Windows、苹果和安卓设备等。艾米强调,EMS在市场中的强竞争力,让其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创造了高价值。
微软SaaS业务都包括哪些?
微软的SaaS业务主要指Office 365、Dynamics 365、Skype、Xbox Live、LinkedIn、Windows Update等SaaS云服务。
在微软2018财年第一财季,Office 363 Commercial坐席增长了32%、月度活跃用户达1.2亿、营收同比增长42%,Office 365 Consumer达2800万订户、营收同比增长12%,Dynamics 365用户增长超过40%、营收同比增长69%,LinkedIn贡献了11亿美元的营收、LinkedIn Sessions增长20%,Xbox Live月活跃用户增长13%达5300万(在Xbox One、Windows 10和移动平台都有增长)、搜索广告业务增长15%、Windows OEM业务增长了4%、Windows Commercial产品和云服务增长了7%。
Office 365对于微软云来说极具价值,不仅为微软云带来了上亿的企业用户,还为微软云业务至少贡献了一半的营收。Office 365业务包括企业邮箱服务Exchange和Outlook、云存储OneDrive、Office工具(Word、Excel和PowerPoint)、社交网络Yammer、团队协同Team、工作管理Planner以及统一通信工具Skype等。
根据2017年6月Gartner的一份报告,微软在全球高达154亿美元的企业Office套件市场占据90%的市场份额,长期占据该市场的第一位。这导致微软Office成为了该市场事实上的标准。Gartner在2012年到2016年的社交媒体监控数据显示,Office 365在社交对话中的提及率提升了15.5%,而谷歌G套件则下降了2.3%。微软持续为Office创新,仅在2015年就为Office 365增加了450多个新的更新和功能。仅以2016年底发布的Teams团队协同工具为例,它提供了类似Slack、Google Chat等的功能,显著增强了Office 365的竞争力。
在2017年10月25日,Skype在安卓平台达到10亿的下载量。Skype是微软战略性的统一通信(UC)平台,作为Office 365的一部分对外提供。Gartner认为Skype对于微软来说极具意义,如果Skype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全球PBX云交换机的前三大供应商的话,就能贡献数十亿美元的新营收。而Skype还是Office 365与谷歌G套件竞争的差异化点,通常用户在选择企业Office应用的时候,会在二者之间二选一。再有,Skype还能显著增强Microsoft Team团队协同。此外,对于设备制造商来说,也能把Skype软件作为商用硬件的增值服务。
Gartner指出,Office 365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市场、以超过100种语言提供服务,类似Skype这样的SaaS服务能够共享到Office 365的全球化规模优势,没有其它的统一通信云服务供应商能有这样的全球化市场渗透率和微软不断投资扩展的优势。而Skype这样的增值服务,还能推动用户从Office 365的E1、E3和E5三个级别中向上升级(E1、E3、E5为商业协作版、商业版和商业高级版,提供了不同产品功能),从而拉升Office 365的RPU(每用户营收)。
萨提亚强调,以Office 365为代表的微软SaaS云服务,把微软云带到新用户的身边,那些远在印度偏远地区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小企业,那些从来就不是微软服务器业务的市场,现在也都成为了微软的用户。这就是微软SaaS业务在更长期,为微软带来的价值。
Dynamics 365对于微软云的意义?
Dynamics 365是微软SaaS云中面向企业应用的套件组合,包括ERP企业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等,属于中小企业、大型组织以及全球企业的部门级SaaS软件。Dynamics也提供ERP和CRM的本地化版本。
Dynamics在大型企业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Oracle和SAP,在中小企业市场的竞争对手包括Infor和NetSuite(后被Oracle收购),Salesforce.com的CRM产品也与Dynamics在本地化和云化产品有竞争。然而,Dynamics 365在强劲的竞争对手面前,依然表现亮眼。在微软的2017财年,Dynamics 365增长了78%;在刚过去的2018年财年第一财季,Dynamics 365用户当季增长超过40%、营收同比增长69%。
在萨提亚·纳德拉时代,Dynamics 365的设计原则和商业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萨提亚·纳德拉把之前的ERP和CRM等企业应用软件套件称之为“老一代”的设计模式,而Dynamics 365则采用的是模块化式的设计。也就是说Dynamics 365把ERP、CRM等大而全的企业应用软件,拆开成一个一个的功能模块,或称之为操作型模块。比如,企业通过LinkedIn开始了雇用员工流程,就需要员工入职功能模块和人才管理功能模块,而当企业开始上线IoT物联网应用,首先就需要数据分析功能模块,而当有了分析结果后还需要现场服务模块以便完成维修或检维工作。
越当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就越需要操作型功能模块,从销售到营销、从客户服务到人才管理、从企业运营到分析,当企业流程被一个一个数字化的时候,微软就提供了众多的操作型功能模块进行匹配,同时还极具性价比。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更大的趋势:新工作方式(New Ways of Work)。 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是围绕着固定和层级化的企业组织模式展开的,在每一个孤立的工作流程中都有对应的IT模块,再通过固定的PC和电子邮件进行沟通。而现代公司的变化越来越快、工作环境中的信息越来越具有流动性和广泛的可获得性,社交网络、数字文档、视频与音频信息以及点对点沟通等,都让新型数字化空间成为新的企业战略。
新的数字空间,要求统一通信、统一协调工具,在此基础上再在各个流程点和接入点提供操作型的功能模块,这样就能让整个数字工作流程更具灵活性、可调节性和可配置性,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随时重组成为新的工作流程。Gartner认为在此大趋势下,企业应用的颗粒化程度更细、更小,相应的软件工具更加消费化和用户驱动。
微软正围绕新的数字工作空间,重新设计其SaaS产品,包括Office 365、Dynamics 365等。微软Office 365新增了F1一线员工版,就是为了迎合新的工作方式。而Office 365 Team、Power BI、Flow、Graph等协同工具、分析工具、流程工具、内容工具等也是迎合新的工作方式而推出的。
微软云的下一片“蓝天”是什么?
众所周知,微软的下一片“蓝天”就是人工智能,而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能力也是萨提亚·纳德拉在构建微软云服务之初就定下的差异化策略。微软进一步认为,在接下来的企业数字化组织中,运用AI对数据进行推理,这是构建任何企业的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微软研究院持续在AI方面进行基础研究工作,现在微软正把这些基础AI研究的成果,扩散到微软的产品中,包括Bing、Cortana、LinkedIn Newsfeed、Skype Translator、Office里的Editor和PowerPoint Designer、Dynamics里的Relationship Health、HoloLens以及更多的软硬件产品中。
微软的下一个目标就是AI的“平民化”,让全球每一个开发者都能成为AI开发者、每一个公司都能成为AI公司。而这一切又都从全面的数据能力开始,包括Azure Database、Cosmos DB、Data Warehouse、Data Lake以及SQL Server等。微软Azure还提供了丰富的机器学习工具、Bot机器人开发框架、Cognitive认知服务,从而让开发者在应用中增加AI能力。再加上Azure的GPU和FPGA支持,Azure基础架构可以提供自下而上、软硬结合的全面AI集成,这种全集成创造了极好的用户体验,也是Azure不断增长的根本性原因。
在微软的AI策略中,基于图像和视频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的对话型AI是较为具体的AI目标。在Gartner的今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对话型AI平台(Conversational AI Platform)即将颠覆商业,特别是在用户体验和人机交互方面。Gartner强调,企业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基于语音的用户体验和语音驱动的业务流程。根据Gartner统计,美国市场上20%的安卓设备上的谷歌搜索已经是用语音完成的了,25%的Windows任务栏上的Cortana搜索也是用语音完成的。此外,65%的智能手机用户已经开始使用手机上的语音助手。
在前不久的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2017)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ACM/IEEE Fellow沈向洋做了主题为《理解自然语言:表述,对话,意境》的分享。沈向洋认为,在下一个十年里,人工智能的突破在自然语言的理解,他最近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懂语言者懂天下”。据沈向洋介绍,微软对话式人工智能产品的布局:首先是智能搜索,其次是智能助理,第三是智能客服,第四是智能聊天。
微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已经长达40多年,25年前比尔·盖茨创建微软研究院时,就曾设想有一天创造出通用人工智能,一个会看、会听、能讲,并且能够理解人类思维的电脑!如今,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微软,微软的目标是普及人工智能全民化(Democratizing AI)——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转化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工具、平台和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出微软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产品化,微软成立了人工智能及研究事业部,该部门由全球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图形学专家沈向洋领导。目前,该部门的员工总数已增加到约8000名,汇集了微软研究院最顶尖的人才,以追求人工智能的颠覆性进化。
目前,80%的财富500强在使用微软云、192个国家(几乎是地球上所有国家)超过4亿设备使用Windows 10、约180个国家的12亿人通过107种语言在使用微软Office、超过1.45亿用户在使用Cortana,而Skype Translator能实时翻译9种语言的语音电话和50种语言的文字信息,这些微软在云与大数据方面的积累,为微软在下一个人工智能的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扩散人工智能,微软还在加强产业和企业间的合作。前不久,微软、Facebook、Intel等公司一起推出了一个开放式神经网络交换(ONNX)格式,各家的深度学习算法经过转化成ONNX统一格式后,就能编译到任何系统上,大幅提高运算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由于现在有TensorFlow、MXNet、Microsoft CNTK等众多深度学习算法和框架,对于开发者来说,不仅选择太多而用户界面不统一。为此,微软、AWS等公司就“粘”在一起,开发了Gluon统一公用的界面系统,更加方便开发者组合选用不同功能、有不同侧重点的深度学习算法。
当然,微软自家的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更为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算法做了全集成和优化,让开发者在非常熟悉的开发环境中,很容易地开发人工智能应用。
最后,强调一下萨提亚对于创新的观点:即不要围绕用户的设备转,而是围绕用户的需求转。而微软的使命,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这是微软自始自终的使命和要做的事情。在历史的变迁中,计算的形态、设备和交付方式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计算本身永恒不变。只要能抓住这个本质,即便在技术变革的一波又一波浪潮中错过一波,也能在下一波再反超回来。这就是今天正在发生在微软身上的故事。(文/宁川)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