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道国外科技媒体MSPowerUser报道,HoloLens的主要供应商、台湾公司奇景光电在其2017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中称:“主要的AR设备客户决定停止生产产品,导致LCOS和WLO出货量持续减少。”
业内多数人士猜测,这家客户就是研发HoloLens头盔的微软公司,毕竟Intel早前也宣布会在年末停产一款名为Atom X5-Z8100P的芯片,而微软正是这款芯片的最大客户,一时间HoloLens停产的流言再次成为唱衰微软的刺激要素。
停产与否目前没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微软硬件的频频失利越发暴露出这位曾经当之无愧的互联网霸主,在开拓新业务时的捉襟见肘,以致于总免不了困顿挣扎的形象。无独有偶,在国内,联想正处于这个尴尬地位,无论是押注AI还是刘军归来,都没能给市场带来太大的期许。
而这映射的似乎是第一代互联网巨头的共同境遇,英特尔、思科、惠普、甲骨文等,皆是曾经的一流、如今的二流,受限于摆脱中年危机的终极问题。
传统互联网公司,正面临自身与时代的基因冲突
2007年,惠普超越戴尔成为全球头号PC制造商,由此揭开了一面殊荣、一面衰退的决定性阶段,当7年过后头把交椅被联想抢夺,惠普已然到了不得不拆分的地步,并为此裁员上万名,可见损耗巨大。不过联想不见得多好过,费尽心机爬上第一宝座,却只是赶上了PC时代的末班车,移动业务的丢失更是增添了企业垂垂老矣的失意。
英特尔错过手机黄金十年之外,虽然具有主导地位的个人计算机与服务器芯片市场,一直备受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不过起码能保持着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的头衔。但遗憾的是,就在前段时间,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收入为158亿美元,超过了英特尔的147.6亿美元芯片销售额。
不止如此,微软数度危机后,裁员已经成了企业常态,而思科在华为的阴影下已有多数城池丢失,难有反击之力,曾经最为耀眼的雅虎,目前负面缠身、生死无哀。
由此可见,这些以前走在互联网时代最前列的巨头,皆一步步进入了各自的“中年危机”,有的甚至已经沦为历史或者濒临消亡,就像盖茨描述微软一样,永远和破产只差18个月。而这18个月的摩尔定律,已经无数次印证市场更迭替换,也令消费者习惯于辉煌和没落之间的转化,只会惋惜着向前看,对于不活跃于眼前的统统称为过时之物。
这正是微软们的悲哀,成为PC时代的幸存者,却只能看着移动互联网浪潮滚滚前行,而望洋兴叹。
其实仔细来看,惠普、联想、微软等企业的衰落,无外乎是个人电脑萧条的大环境所致,尤其是它们的核心业务极其依附于硬件本身,并不像那些以之为渠道或载体的交易、产品,轻而易举地转战移动端。换句话说,就是吴军曾解释过的基因决定论。
按照他的叙述,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基因,这个基因很难改变,而公司的命运又和它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服务于大型企业的IBM公司,很难做好个人电脑这种面对消费者的产品,传统的软件公司微软,很难做好互联网的服务。因此大多数巨头错失时机,并不是仅仅因为决策失误或者眼光短浅。
同时,还有更为残酷的事实是,通常一个时代会造就属于自己这个时代的公司,而不是继续成就上一个时代的公司。也就是说,企业基因与时代基因不符,很大程度上只能趋于落后。
传统互联网公司大抵就是在这难以改变的基因论断中,步步失守,不过即使如此,或许也并不代表东山再起一点可能都没有。
从联想到微软,老牌巨头们都难逃中年危机的魔咒
根据管理学教授查尔斯·斯特巴特和迈克尔·奈特对600多万家公司进行的调查,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活过40年,而且考虑到当今技术突破时间缩短,即使40岁似乎也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数字。当然行业垄断巨头即使失势,也能凭借往日积累,存续时间更为长久,因而它们的寿命要相对延长。
按此计算,大约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互联网公司差不多已经开始进入所谓的中年危机,甚至会更短。比如,微软1995年左右接受反垄断调查,股票市值在1999年创下当时的最高记录—6205.8亿美元,随后急转直下,外界谓之成功之后大难临头,彼时微软近20岁。而思科在2000年以最快的速度超越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不过仅仅一年,思科的股价已经大幅下跌了64%,按照此为起点的话,时间为15年。
由此可见,第一代互联网巨头都在某个时间段,集体踏入了中年危机的魔咒,再加上时代变迁,就此陨落的不在少数。不过即使如此,幸存者在这种双重压力下还是能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有的渐趋回升,有的依旧难挽颓势,这里面都离不开一个词—转型。
以联想和微软为例,因为两者作为国际、国内在中年危机中挣扎了许久的代表性企业,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却也呈现出不同的进展轨迹。
一方面,微软和联想作为PC软件、硬件的行业领导者,皆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因核心业务受损而被长期唱衰,而且试图破局的其他业务难以撼动现有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同是没落贵族的一份子,却又把目光投注到了相同的领域,开始押注AI的未来。
不过,尽管如此,微软回升、联想持续下滑,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势还是显示出中年危机的不同转机。
关于微软衰落的原因,多名微软高管认为,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套件这两大产品的过于偏爱,导致该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使用新技术的大好机会。也正是这种过度执着,使得软件公司的基因根深蒂固。
而在Build 2017开发者大会召开之时,Windows部分只是被简单地提及一句,此后再无关注,可见这番幡然悔悟已经证实,智能云和人工智能这两大主力商品正在成为微软的下个增长点。尤其是,时隔17年时间,微软的市值再次回升至5000亿美元,仅次于苹果、谷歌,很大程度来源于备受业界看好的云服务。
虽然现在很难说微软就此抓住了通向未来的救命稻草,但可以明显看出,突破基因决定论限制的关键点在于重塑基因,对微软来讲,它起码已经在云服务中寻得复生的新机。联想则不同,由盈转亏、第一位置被夺,诸如此类的压力只能使其在AI行业放手一搏,但实际上方向性问题都还没有确定。
虽是百足之虫,但运气还会眷顾这些没落的“贵族”吗?
吝啬于赞赏,苛责于过失,这是舆论对大多数没落贵族的相似态度。
惠普时隔四年后,连续两个季度超越联想、重回第一宝座,但是PC颓势下,很多人对逆势之中的变动选择忽视;思科面临交换机与路由器业务营收双双下滑9%带来的巨大影响,以致于外界流连于重塑华为的神话,而看不见其在安全业务的强势增长。
强如微软和英特尔,也是如此境遇,不得不说某些妄议已经到了不假思索、落井下石的程度,这点显然极其不明智。要知道,如今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巨头,曾几何时也只是在某个角落悄悄伸展的萌芽,而现在对于这些没落者,却缺少了相应的包容度。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常用以形容传统互联网巨头生死之间的状态,但于它们来讲,并非是件坏事,这意味着即使庞然大物仅仅有部分精华遗留,也有可能重新带动企业的运转,而背后依靠的就是两个要素,运气和积累。
其实在普遍认知中,传统巨头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在不断下滑的业绩中,消耗自身原本的优势,到最后只是何时消亡的问题。但是作为延续了数十年的老兵,总会积攒一些优势作为翻牌的资本,尤其是用于寻找新的突破口。
比如在现金储备方面,根据瑞银集团汇编的第四季度企业文档资料,微软去年在美国之外囤积了1240亿美元利润,在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位列第一。英特尔、甲骨文等公司皆榜上有名,而即使是联想,现金储备也超越30亿美元。
当然,这只是其次,运气才是互联网公司得以度过危机的核心。一方面,赶上下一轮浪潮来临,一切都迎刃而解,但已经落后许久的巨头,不仅要受限于自身的大公司病,关键是那些势头正盛的当今霸主,才是占据优势的一方。不过对于运气这种相对飘忽却又极其重要的因素,并不能完全否认它重新眷顾没落者的可能,多数巨头也都是从大大小小的危机中、踏着风口实现了转机。
另一方面,能为传统巨头带来运气的正是掌舵人,而获得一位恰到好处的改革者也是其极大的运气。比如,2014年微软公司市值不到3000亿美元,不到3年时间,市值重回5000亿美元上方,位居全球第三,这大部分都要归功于纳德拉。与之相反,联想节节败退、决策失误,杨元庆则成了罪魁祸首。
总而言之,与其过分聚焦于传统互联网公司的落魄,还不如在唱衰成为政治性正确的趋势中,保留一点理智的乐观。
中年危机是所有公司要过的坎,即使是目前如日中天的明星企业,也有可能步入其中而不自知,因而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传统巨头的挣扎作为未来的映照,也极富价值意义。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