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次主要是K字头和普列,基本都是无座票,一站到底,路途会比较辛苦。”如果不说,你能猜出这是南方都市报“写稿机器人小南”写的吗?目前,国内很多报社都引入了“写稿机器人”,例如: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今日头条的“xiaomingbot”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报业,代替记者撰写新闻稿件,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潜在竞争,逐渐成为了热门话题。去年年底,在“钱江晚报创刊30周年见证大会”上,钱江晚报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共同宣布,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随后,国内报业首位AI记者微软小冰入职钱江晚报,并在半年多的新闻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的能力。不少网友直呼,像微软小冰这样的AI记者,已经实实在在的威胁到了人类记者的工作岗位,“AI记者未来能否取代人类记者”的争论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目前看来,AI记者想要完全取代人类记者,还有较大一段距离。就拿钱江晚报的AI记者微软小冰来说,虽然AI记者微软小冰相较于人类记者有了一定优势。首先,她在热点把控、数据分析、预测性报道等方面已经做的比较出色。其次,微软小冰能够24小时在线值班,随时可以和用户进行交流,满足了当下用户快节奏、立体化的新闻需求。再次,微软小冰在新闻报道中,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元素,以少女记者的口吻进行报道,基本看不出“机器人”的痕迹。但是,微软小冰的新闻报道在文学价值、报道深度等方面,还达不到人类记者的水平。举例来说,《中国青年报》记者刘畅报道的《揭露山西繁峙矿难真相的日日夜夜》,他经过多次深入追踪调查,采访了众多的相关人员后,才将矿难的前因后果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如果微软小冰想要做出这样的报道,仅靠现有的技能和数据积累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向资深的记者学习技法,“解锁”更多的报道技能。

随着科技的进步,AI记者大批量进入报业已经势不可挡,如何将人工智能与数据新闻生产、人机交互体验等方面结合起来,是报业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需要明确,AI记者的出现和成长,不是为了取代人类记者,而是要将人类记者从基础、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采写原创、深度稿件。可以预见,未来新闻报道没有深度的人类记者将会被AI记者淘汰,而能生产优质内容的人类记者仍然可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因而,虽然当前AI记者和人类记者不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记者不存在职业危机。AI记者微软小冰入职钱江晚报两个多月后,就可以在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浙江24小时”独立运营“小冰机器人”栏目,按照AI记者这样的成长速度,报业普通编辑还能存在多久?
就像国内AI记者领头羊微软小冰,她有着强大的学习进化能力,基于大数据分析和程序上的情感框架算法,可以实现在数据积累上远超人类,在情感运用上无限接近于人类。微软小冰当前完成不了的报道任务,将来很有可能完成。因而,人类记者要有危机意识,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报业转型时期,把握住与AI记者的关系,尽快重新定义自己的记者角色。在职业技能上也要更加深入的思考、想象,并不断进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要。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