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10 年回溯,公司有较强的补短板能力
“轻资产+互联网”模式帮助公司实现快速扩张。小米集团成立于 2010 年 4 月,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 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于 2011 年 8 月 16 日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机。小米成立前几年,“不建工厂,不 做线下渠道,不投放广告”,以轻资产、互联网销售和高性价比的方式快速打造单品爆款。手机从生产到销售, 30%-40%的成本用在渠道与物流上,线上销售渠道能够省去渠道差价和零售店成本,让利给消费者,在小米手 机诞生之初的两年里,“按需定制的零库存供应链(用户通过网络下单,获得市场需求,然后通过供应链采购零 部件)+电子商务(电商平台降低渠道成本)+零费用营销(社会化媒体实现零费用营销)”的互联网模式让小米 品牌以超高性价比获得消费者喜爱,销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3 年与 2014 年小米手机销量分别同比大幅增长 160%、227%。
MIUI 系统提升用户粘性,构建小米生态。MIUI 是小米推出的基于安卓系统底层深度优化、符合中国本土 消费者使用习惯的一款操作系统。第一版 MIUI 于 2010 年 8 月推出,比第一款小米手机推出早了 1 年。当时的 安卓原生系统界面简陋、无附加功能、附带冗余应用,MIUI 则根据本土用户习惯进行了深度优化,操作便利、 支持云服务、能够兼容各种机型,并根据手机发烧友的意见反馈进行改进,因此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为小米 手机奠定了用户基础。而且 MIUI 绑定用户信息,提高了用户换机粘性。另一方面 MIUI 系统也应用到了小米电 视等其他产品中,构建起了小米生态。MIUI 的月活跃用户数从 2015 年的 1.12 亿增加到了 2019Q3 的 2.92 亿。

2016 年面临供应链困境,销量大幅下滑 17%。小米的轻资产模式缺乏对供应链的掌控。随着小米产品款数 和类型的增加以及销量的快速增长,小米的供应商体系越来越庞大。但是对成立才 5 年的小米来说,缺乏对供 应商体系的有效管理,小米的产品出现拖延上市、断货、跳票等问题。特别是到 2015 年下半年,供应链问题愈 发严重。比如小米 4 是 2014 年 9 月发布的,按照正常发布的节奏,小米 5 应该在 2015 年 9 月发布,但一直拖 到 2016 年 2 月才发布,推迟了半年。产品的拖延上市、断货、跳票等问题使得小米的手机出货量在 2015 年放 缓,2016 年则大幅下滑。2015 年的出货量为 6655 万台,增速从 2014 年的 227%下降到 9%。2016 年的出货量 则大幅下滑到 5542 万台,降幅 17%。

改善供应链、扩张线下渠道,2017 年手机销量重回高增长。小米模式遭遇困境的阵痛期,发展策略随之改 变,从轻资产到重视供应链管理,从不做广告到聘请代言人触及三四线城市,从依赖互联网销售到重视线下、 扩张小米之家等。策略的转变及印度市场的扩张让小米手机扭转衰退局面,2017 年出货量重回高增长。
1. 供应链负责人换帅,雷军亲自负责手机研发和供应链管理,通过不断引入人才和改善供应商关系来提 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2. 销售渠道方面开始拓展线下渠道,建设小米之家(自建自营)、小米专卖店(他建自营)、小米授权店 (他建他营,县级以上)、小米直供点(他建他营,县镇市场)。2015 年 9 月开了第一家小米之家。截 至到 2019 年 12 月,小米线下终端数量已经超过 6000 家。
3. 不再单独依赖新媒体营销,2016 年开始做楼宇广告、聘请代言人、投放电视广告和网络广告。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小米集团开启下一个五年增长
收入保持平稳增长,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占比逐渐提升。小米集团的营业收入从 2015 年的 668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1749 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从 2015 年的-3 亿元,增长到 2018 年的 86 亿元,保持快速增长。公司的业 务分为智能手机、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其他产品 4 个板块。其中智能手机的收入占比从 2015 年 的 80%下降到 2018 年的 65%,主要原因是 IoT 业务的收入占比从 2015 年的 13%上升到了 2018 年的 25%。毛 利端,互联网服务是毛利的主要来源,2018 年占比 46%。互联网服务主要包括广告、游戏销售、电视会员、小 米金融等。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比较高,在 64%左右。硬件(手机、IoT)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但稳中有升。


海外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出海战略收效明显。小米的海外收入主要来自印度、印尼和西欧。海外手机出货 量占比从 2015 年的 15%上升到 2019Q3 的 66%。海外收入占比从 2015 年的 6%上升到 2019Q3 的 43%。根据 IDC 的数据,小米集团的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连续多个季度保持出货量第一,2019Q3 的市占率为 27.1%。小米在欧 洲的市占率也在不断增加,从 2018Q1 的 4.05%上升到 2019Q3 的 10.50%。除智能手机外,小米集团也向海外出 售 AIoT 产品和互联网服务。比如智能电视在 2018 年进入印度市场、向印度及印尼推出视频、应用程序商店等 服务。在印度市场,小米手机上的小米浏览器、小米音乐、小米视频、小米应用商店按截至到 2019 年 9 月 30 日的日活跃用户算,都处于同类 APP 中的领先位置。


剔除小米金融贷款,小米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为正。2017 年和 2018 年小米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9.96 亿元和-14.15 亿元,经营性现金流为负是因为里面有小米金融的发放贷款的现金流项目“应收贷款及利息 增加”。根据招股书披露,小米集团将在未来将小米金融剥离。剔除“应收贷款及利息增加”, 2017 年和 2018 年小米集团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58.61 亿、 13.37 亿。从周转率看,小米集团的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短, 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长,供应商一般会给小米集团 60-90 天的账期。小米集团的现金周转周期(存货周转 天数+贸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贸易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长期都为负,说明小米集团有效利用上下游资金用于经 营,降低了日常经营的资金压力。


从“铁人三项”到“手机+AIoT”,手机是核心入口。小米创业之初提出“铁人三项”这一商业模式,最初 的解读是“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之后铁人三项模式改成“硬件、新零售、互联网服务”。其中硬件包括 手机、电视、路由器等,互联网包括 MIUI、互娱、云服务、金融等。新增的新零售则包括了小米商城、全网电 商、小米之家。通过小米之家拓展线下销售渠道,并且通过线上线下打通,提高整体的坪效。2019 年小米启动 “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计划在未来 5 年在 AIoT 领域投入超过 100 亿元。2020 年小米再次将战略升级, 计划未来 5 年投入超过 500 亿元。我们认为从“铁人三项”到“手机+AIoT”,手机始终是核心入口。小米手机 积累的粉丝和数据将有效为 AIoT 业务导流和赋能。同时手机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远程 查看家中的情况,提前打开空调或热水器等。随着 IoT 场景的多样化,我们认为未来会产生更多应用。
率先推出 1999 元的 5G 手机,Redmi 抢占 5G 手机普及红利2019 年 10 月 31 日工信部与三大运营商宣布启动 5G 商用,11 月 1 日三大运营商上线 5G 商用套餐。目前 各地的 5G 基站正在稳步建设中。我们梳理了部分地区的 5G 建设最新进展和规划。北京截至 2019 年 11 月 20 日已经开通基站 13094 个,城区五环路以内、郊区重要区域室外及重点应用区域已基本实现 5G 信号连续覆盖。 上海截至到 2019 年 12 月 11 日,建成基站 13380 个,预计到 2021 年累计建设 3 万个 5G 基站,实现全市 5G 信 号深度覆盖。广州和深圳也都完成了 1.5 万个 5G 基站建设。我们认为各地在 5G 基站建设上的落地速度比较快, 2020 年很多区域就可以覆盖 5G 信号。基础设施的完善,将加速 5G 换机潮的到来。

率先推出 1999 元的 5G 手机,Redmi 抢占 5G 手机普及红利。2019 年 12 月 10 日,Redmi 发布起售价仅需 1999 元的 K30 5G。Redmi K30 5G 支持 SA 和 NSA 双模 5G,是目前起售价最低的 5G 手机,较低的起售价有利 于加快 5G 普及。其他配置方面,采用索尼 6400 万前后六摄(后置:6400 万像素主摄+800 万像素超广角+500 万像素超微距+200 万像素景深;前置:2000 万像素+200 万像素),4500mAh 标配 30W 疾速闪充,120Hz 屏幕。 我们认为随着 5G 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5G 在 2020 年将迎来大规模商用,智能手机也将迎来一轮换机潮。小 米也储备了 10 款以上 5G 手机,将在 2020 年初开始投放市场。Redmi K30 5G 总体来说是一款配置比较均衡的 手机,性价比突出,所以我们对这款手机未来的销量比较乐观。同时我们认为同行也会加速推出低价的 5G 手 机,对 5G 手机的整体毛利率不应有过高的预期。
小米、Redmi 双品牌战略,差异化突围,有望提高小米 ASP。小米从成立之初的主打极致性价比的品牌定 位使得之后在冲击三四千元以上市场的进展一直不太顺利。另外毛利率太低,使得在拓展线下渠道的时候,留 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小,使得线下渠道拓展略慢。 2019 年公司将小米品牌和 Redmi 品牌独立开来。Redmi 继续主打极致性价比,而小米品牌将立足中高端市场。2019 年小米品牌和 Redmi 品牌总共发布了 13 款手机。 Redmi 品牌以均衡的配置,突出的性价比,打造了多款爆款手机,比如 Redmi Note 7 发售 129 天全球销量突破 1000 万台,Redmi Note 8 Pro 发售 3 个月全球销量突破 1000 万台。小米品牌则在中高端市场进行探索,比如推 出了环绕屏概念手机小米 MIX Alpha,1 亿像素的小米 CC9 Pro(DxO 榜单第一)。我们认为随着 2020 年小米 10、小米 MIX 4 等小米品牌主力机型的推出,小米在中高端市场将实现突破。

线上销量占比平稳提升,但是线下销量占比仍有 70%。根据 GFK 的数据国内手机线上销量占比从 2016Q1 的 23%逐渐提升到 2019Q3 的 30%。虽然线上销量占比在缓慢上升,但是仍然有 70%的销量沉淀在线下。我们 认为目前智能手机的品牌集中度已经非常高,根据 IDC 的数据,2019Q3 前五大厂商(华为、vivo、OPPO、小 米、苹果)的合计市占率达到 94.9%。头部的厂商必须要均衡地布局线上和线下销售,才能保证市场份额。以 线上渠道见长的小米,需要不断加强线下渠道的拓展。

国内手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2000 元以上机型销量占比平稳提升。2000 元以上机型销量占比从 2016Q1 的 31%上升到 2019Q3 的 50%。3000 元以上机型销量的占比从 2016Q1 的 15%上升到 2019Q2 的 33%,2019Q3 因 为促销所以下滑到了 25%。3000 元以上机型的销量占比呈现一定的季度波动,三季度因为促销,所以销量占比 会降低。1000 元以下机型销量占比则明显大幅下降,从 2016Q1 的 40%下降到 2019Q3 的 14%。我们认为国内 手机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用户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升,厂商可以顺势推出中高端的产品,占领中 高端的市场。

小米的手机价格主要分布在 2000 元以下,中高端机型占比有待提高。根据极光大数据统计,4000 元以上 手机中,苹果的销量占比从 2016Q1 的 84%下降到 2018Q4 的 68%。华为的占比从 2016Q1 的 2%上升到 2018Q4 的 20%,占比的提升主要是 P 系列和 Mate 系列的成功。从品牌销量的价格分布看,小米的 0-999 元的销量占比 达 32.4%,而行业整体的占比为 10.9%,小米低价手机销量占比远高于同行。

用户画像上,小米的用户主要为男生,公司也推出主打拍照的小米 CC 9 拓展女性用户。年龄分布上,小 米 25 岁以下用户占比 34.2%,26-35 岁用户占比 50.2%,整体比较年轻。华为的中年用户占比高于同行,35 岁 以上用户占比 29%。性别上,小米的男性用户占比达 69.6%,而华为、OPPO、vivo 为 61.0%、51.4%和 50.4%。 小米也推出了更多针对女性用户的产品,比如主打拍照的小米 CC 9 等,来拓展女性用户。

线下渠道稳步推进,补上线下零售短板,小米之家达到 637 家。小米的线下门店主要有小米之家(小米自 建自营)、小米之家专卖店(合作伙伴建设,小米运营)、小米授权店(合作伙伴负责建设和运营)。小米之家和 小米之家专卖店在小米的网站上有详细的公示。根据我们统计,截至 2020 年 1 月 15 日小米之家(包括小米之 家专卖店)的数量为 637 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河南。根据 2018 年财报披露,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小米授权店为 1378 家,而 2017 年为 62 家。

AIoT 先发优势明显,智能家居稳步落地“1+4+X”打造 AIoT 智能硬件开放生态,把握智能家居入口
“1+4+X”打造 AIoT 智能硬件开放生态,连接智能设备数超过 1.96 亿台,服务家庭数 5599 万户。 “1+4+X”中,1 指手机,4 指电视、笔记本、路由器、小爱音箱,X 则由生态链企业和合作企业来提供,包括冰箱、洗衣 机、空调、手环、手表、门锁等等。 “1+4+X”明确了小米 AIoT 生态的边界,把握了核心的入口,同时丰富了 品类和场景。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拥有 5 件及以上 IoT 产品用户数有 300 万,智能场景每日执行次数有 1.08 亿次。

To B 和 To C 共同发力,拓展落地场景。小米 IoT 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包括酒店、地产、企业套件。酒店 领域和华住酒店集团继续合作,打造智慧酒店。地产领域,小米和卓尔、绿地和时代地产三家地产企业合作, 将交付 2000 套房间。To C 方面推出 Aqara 全屋智能一站式服务,目前支持全国 200+城市,拥有 400 多家服务 商,6000 多人的线下 4S 服务体系,为 30000 家庭提供全屋智能服务。我们认为随着 IoT 场景的深化,会产生 更多的衍生应用。比如以热水器为例,可以云端管理,查看设备状态和位置,便于资产管理和维护,还可以大 数据分析用水情况,合理匹配机型。

智能电视出货量平稳增长,观看时长上涨,电视大屏仍是家庭娱乐主要场景。根据尼尔森的统计数据,国 内智能电视出货量从 2011 年的 624 万台上升到 2018 年的 4469 万台,智能电视占彩电出货量的比重从 2011 年 的 16%增加到 2018 年的 88%。预计 2020 年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达到 4500 万台。智能电视的保有量也稳步增长, 从 2016 年的 1.2 亿台增加到 2018 年的 1.88 亿台,预计 2020 年将达到 2.66 亿台。最近三年虽然智能电视开机 率从 2017 年的 53.9%下降到 2019 年的 51%,开机率略有下降,但是仍然超过 50%。另一方面智能电视观看时 长在稳步上升,从 2017 年的 309 分钟上升到 2019 年的 342 分钟,电视大屏仍是家庭娱乐主要场景。


2019 年小米智能电视出货量 1021 万台,排名第一。根据奥维云网统计, 2019 年小米电视出货量 1021 万台, 比第二名的海信(692 万台)高出了 48%。根据中怡康的数据, 2019 年 618 期间线上黑电,小米的市占率为 22.5%, 比 2018 年 618 期间上升了 6.7 个百分点,比第二名海信高了 8.3 个百分点。小米的电视业务增长迅速,特别是 线上渠道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小米电视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性价比突出的产品,另一方面得益于快速创 新。比如 2014 年推出配备独立音响的小米电视 2,2017 年推出人工智能语音电视系统,2019 年推出壁画电视。

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稳步增长,中国市占率快速提升。智能音箱的热潮可以追溯到 2014 年 Amazon Echo 的推出。最近两年智能音箱的出货量快速增长,从 2018Q1 的 900 万台增长到 2019Q3 的 2860 万台。一直到 2018 年底,美国都是智能音箱的领头羊。但是随着中国厂商的入局,中国的市占率快速增长。从 2017Q3 的 1%增长 到 2018Q4 的 27%,2019Q1 更是超过美国,市占率达到 50%。

小米智能音箱市场份额全球第五,把握智能家居入口。智能音箱可以方便地跟用户语音交互,播放音乐、 回答问题,用户还可以利用智能音箱操控家中的电器,比如电灯、电视、窗帘等,所以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 入口级产品。小米智能音箱的出货量从 2018Q1 的 63 万台增加到 2019Q3 的 343 万台,全球市占率从 2018Q1 的 7%上升到 2019Q3 的 12%。我们认为小米通过手机、电视、笔记本、路由器、小爱音箱这 5 款产品,很好地 把握了智能家居的入口,随着 IoT 产品的增加和场景的丰富,IoT 业务的收入占比将持续增加。

对标 Roku 看小米智能电视的变现
从电视盒子起家,Roku 成为第一大流媒体电视平台。Roku 是一家美国领先流媒体聚合平台服务商,向用 户提供海量的视频内容聚合服务。Roku 由 Netflix 互联网电视部门 VP Anthony Wood 在 2002 年创立。2008 年公 司推出了带有 Netflix 视频服务的媒体播放设备 Roku DVP。之后公司又拓展了流媒体播放市场,成为美国最大 的流媒体电视平台。

Roku 主营业务包括硬件业务和平台业务。其中,硬件业务为销售机顶盒和电视棒产品,通过广泛铺货吸引 用户加入 Roku;平台业务包括广告收入、订阅和交易分成收入以及向电视厂商和服务提供商收取的授权费。
1)硬件业务。Roku 通过实体或在线零售分销渠道销售流媒体播放器,主要包括 Roku Express、Roku Streaming Stick 和 Roku Ultra 三类产品。Roku 通过低价硬件率先抢占流媒体市场,为后续平台发展完成铺量。
2)平台业务。2016 年起,Roku 开始平台业务构建,2017 年 11 月,收购了 Dynastrom(包括 AROS 技术), 17 年末,推出自主广告产品,18 年,Roku 在 Roku OS 上搭载了全套流媒体供给,使得 Roku TV 成为专业的流 媒体播放设备,也使 Roku 在流媒体市场上具有相当雄厚的先发优势。

Roku 营收保持高速增长,平台收入占比提升,拉高整体毛利率。Roku 的总收入从 2015 年的 3.2 亿美元增 加到 2018 年的 7.43 亿美元,2019 年前三季度收入 7.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76%,保持快速增长。平台收入占 比持续提升,从 2016 年的 32.7%增加到 2019Q3 的 67.0%。平台业务的毛利率远高于硬件业务。2018 年平台业 务毛利率为71%,硬件业务毛利率只有11%。平台业务的毛利占比也从2016年的63.6%上升到2019Q3的94.7%, 平台业务贡献了主要的毛利。随着平台业务的收入占比提升,Roku 的整体毛利率也从 2016 年的 30%上升到了 2019Q3 的 47%。


Roku 三大核心指标加速推动收入规模增长,小米可以借鉴其商业模式。Roku 三大核心经营指标——活跃 用户数、观看时长、ARPU 仍保持良态增长。2019Q3 公司拥有 3230 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35.7%,ARPU 值为 22.58 美元,同比增长 30.2%,季度用户观看时长达 103 亿小时,同比增长 66.1%。Roku 通过硬件播放器的销售、 向电视制造商授权制造 Roku TV 推销 Roku 平台以及向服务运营商授权 Roku 操作系统促进活跃用户上升。其中 新用户增长主要来自公司对电视制造商和服务运营商的系统授权,这一渠道在 2018 年全年贡献了约 50%的新账 户增量。整体来看,总观看时长增速高于活跃账户数量增速,说明单个账户的观看时长在增加,ARPU 也会随 之增加。我们认为小米电视的变现可以对标 Roku 的模式。随着小米电视的保有量增加,2017 年-2019 年的电视 累计出货量超过 2000 万台,小米电视的订阅收入和广告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报告来源:中心建设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陆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