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周报是由钛媒体TMTpost发布的特色产品,将整合本周最重要的企业级服务、云计算、大数据领域的前沿趋势、重磅政策及行研报告。】
产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从消费互联网引申出的概念,是指传统产业借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以及网络优势,来帮助帮助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目前,以BAT为首的科技巨头都在着手布局产业互联网。
本周(1月13日-1月19日)华为“Cloud&AI”调整为第四大BG,成立独立团,成为继腾讯、阿里、百度之后再对智能云与产业业务进行架构调整的大公司。整体来看,各家都已经集中力量,大向云+AI捆绑的架构调整趋势明显,“云上争夺战”即将进入下一阶段。

腾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
2018年9月,腾讯就做出了比较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来七大事业群拆分整合为六大事业群,在产业端,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将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此次主动革新是腾讯迈向下一个20年的新起点。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升级,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上半场腾讯通过连接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下半场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助力产业与消费者形成更具开放性的新型连接生态。作为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科技和文化公司,技术是腾讯公司最坚实的底层基础设施,面向AI以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腾讯将以技术为驱动引擎,探索社交和内容融合的下一代形态。”
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
2018年11月,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2019年虽然阿里也经历了数次调整,但无论是钉钉入云,还是天猫精灵升级为独立事业部,这些其实都是集齐公司内部的资源帮助阿里云智能构建产业触角,以实现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的最终愿景。
用阿里巴巴CEO张勇的话说,阿里正在实施着“一张图、一颗心、一场仗”的一体化战略。
张勇在致阿里人的公开信中称:集团过去几年在实施中台战略过程中构建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机器智能的计算平台、算法能力、数据库、基础技术架构平台、调度平台等核心能力,将全面和阿里云相结合,向全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服务。
百度AI体系组织架构升级,三大部门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
1月8日消息:百度AI体系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原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缩写为AIG)。
新AIG包含技术中台群组(TPG)和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两大群组组成,继续由百度CTO王海峰整体负责。
同时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客服与营销四大业务板块升级为四大事业部,并在工业互联网、视频、物联网、工业质检、物流地图等领域加大投入。相关负责人继续向王海峰汇报。
百度方面介绍,此次架构升级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技术中台价值,提升业务支持效率,将百度的领先技术能力更高效地向产业输出,以进一步加快产业智能化步伐。
华为将“Cloud&AI”调整为第四大BG
刚刚进入2020年,1月14日,华为近日又对组织架构进行了新一轮调整,其中Cloud&AI升至华为第四大BG,实施Cloud Only战略。侯金龙担任Cloud&AIBG总裁,彭中阳任企业BG总裁,原企业BG总裁阎力大调任B类国家管理部总裁。此外,吴伟涛任公司总干部部副部长,刘宏云增任东南亚地区部总裁。
就在2019年全联接大会,华为将全公司上下“计算”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整体打包。在云上,2019年一季度,华为还将原来的IoT、私有云团队合入了Cloud BU,并加强了云在各个产业侧的渗透实践。
阿里巴巴重心北上,核心业务全面落地北京
在不久前阿里巴巴北京总部正式启动建设后,阿里近日宣布,其核心业务已全面落地北京。目前,除天猫淘宝等早已成为北京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外,支付宝、口碑、饿了么、大文娱、高德、阿里健康、钉钉等阿里核心业务也已全部落地北京,为首都带来大量消费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为其迈向全面数字化提供强力支撑。
UCloud1月20日将上市发行
1月20日,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刻得)即将在科创板上市发行,这也意味着优刻或同时以“中国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及“中国云计算第一股”的双重身份登录科创板。
公开资料显示,优刻得成立于2012年3月,是一家第三方云计算服务商。公司自主研发并提供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资源,同时还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并通过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三种模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互联网、金融、教育、新零售、医疗、政府在内的诸多领域。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规模迅速提升:2017 年度和 2018年度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62.60%和41.39%;2019年1-6月较2018年1-6月同比增长32.13%。

2019 Q3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前5名: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金山云
近日,根据Frost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对于中国公有云市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Q3市场达到1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3%,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市场集中度也进一步提高。未来5年,在AI/IoT/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政策利好的推动下,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沙利文预计,中国公有云的市场规模有望在 2023年达到 5,256.5 亿元人民币。

从IaaS市场来看,Top5厂商占据了总体73.8%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腾讯云位居第二,华为云升至第三,天翼云和金山云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阿里云凭借在新零售、云视频、云游戏等领域的收入优势继续保持行业龙头老大的市场地位,未来将进一步扩大以政务、金融和制造行业为主的企业级市场。腾讯云营业收入进一步扩大,主要得益于现有客户使用量增加以及来自教育、金融、零售行业的客户基础扩大,以及在游戏及视频行业保持高渗透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收入增长。华为云首次跻身市场前三,主要凭借在全栈技术、行业解决方案能力,以及本地化服务、安全可靠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政企市场的青睐,同时在互联网、金融、基因等细分市场获得了进一步的突破。

从PaaS市场来看,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以及AWS共同占据75.4%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腾讯云位居第二;华为云排名第三;天翼云和AWS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从公有云市场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成为中国公有云行业的重要驱动因素,各行各业都在加速AI技术的深度应用,用于服务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智能化运维、智能化安全防护以及降低成本等目的。基于云上的一体化的、使用便捷的AI服务能力成为公有云服务商比拼的重要方向。随着5G时代的到来, AR/VR/云游戏等应用场景将加速落地,推动相关云服务的发展;云计算、人工智能、5G技术的融合能力成为公有云服务厂商的又一大竞争方向。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