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华为的事情很火,不想谈事件本身,因为觉得这里面全部的事实还未可知,目前网上的稿子情绪性也比较大。
但是关于这家公司,却一直有自己的一些小观察。简单汇总一下在这里。
1、#产品和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华为是很强的。包括现在5g,一些新兴的技术方面。
产品上,我自己个人之前买过p30,最开始的感受是很喜欢,因为后置拍照的虚化和景深效果做的不错,但前置拍照比较一般,无法满足我的刚需,故而又换了别的手机~
很多人买华为手机,说这是唯一能拍月亮的手机。但其实它的拍照效果,我个人感觉更多还是依赖算法。当然你要说现在所有国产手机都是这样……是…… 所以试过这么多手机以后,仅拍照这一点,我还是更倾向苹果多一些。
某种程度上,国产手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打法,主打美颜拍照,包括这类的名词术语,更多还是由中国市场的用户所决定的。不同国家所处的阶段包括环境特点不太一样,比如在印度,男人会花式自拍(早在2016年初,印度政府就向各地方邦建议设置“自拍危险”警示牌);在美国,人们可能自拍时更崇尚那种健康的美。
不同的市场,也决定了企业产品打法的不同。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科技girl,我个人还是更喜欢一些能让我surprise的产品。比如之前黑莓有几款手机的设计,就非常好看;也喜欢索尼手机外壳的四个角,比较有商务感(不喜欢苹果的圆角);google pixel的长相…… 都很喜欢。
但这种喜好比较偏外观、设计,也比较个性化。这里不作为评判依据,就不再赘述。
2、#文化和制度#
之前认识几个诺基亚的朋友,在诺基亚都待了很长时间。我就感到好奇,问他们为什么。这是与其中一个人的对话。
1、你能不能大概讲一下自己的职业成长?
回国以后,加入诺基亚,开始从一个工程师,转成一个敏捷教练。 那是2011年,我们说诺基亚是中国敏捷圈的黄埔军校,然后我在诺基亚呆到2019年。
2、那个地儿是有什么魔力吗?还是说那个时候没有感觉到什么职场天花板?
诺基亚,是一个让你很喜欢它的企业,它的文化特别好。它的核心是说,我们要去发展我们的员工,我们要关心尊重每个人。
3、具体体现在哪里?你说文化好,这个东西要落实到实际。
我到别的公司以后,这种感受就非常强烈。
第一点是说,它是一家有愿景的公司。诺基亚到今年是150年。你看,企业跟人一样,很少有企业能活过一百岁的。你看它一开始,就是做厕纸的,到今天做通讯设备,是为什么? 他是有愿景的,他希望通过科技拓展人类无限可能。这不是一句空话,他真的是一直在骨子里面做创新。
第二,它有很明确的文化。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被文化所指引的。
第三,他真的关心每一个人。就像我现在来到新公司,对文化愿景这些一无所知,即便走了,可能也是没有感情的。
在诺基亚,你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或者说公司愿意投时间精力去培养你。比如每人每年必须有4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公司愿意付钱让你去学习。
4、诺基亚文化这么好,却还是没跟上时代。
它的重心并不在国内,而且他其实一直定位自己,不是一家to C的公司。它是一家纯to B的公司。这是它的定位核心。
第二就说,其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可能受落败的很大原因就是他太以人为本或者太对员工太好了,对员工的好处有什么问题呢?我现在说举个例子,比如说华为说我需要狼性,我周六加班是必须的,那不是加班必须上班,你休息的时候别人在加班,你怎么干的过别人。
5、你所说这个,华为的狼性,可能也会带来内耗。
对。你看他在国内越受欢迎,在国外越受压制。
其实上述对话中,把文化作为单一因素,去讲企业的结果,就是这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逻辑,可能是不成立的。因为诺基亚没落可能有自身战略原因,没跟上时代,等等。总之来讲,就是一个事后论证的东西,所以并不客观。
但我为什么把这个对话放出来,根本原因还是,觉得这个思考是有价值的。因为在企业待过,你会发现,每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文化是创始团队气质的延伸,制度是文化的显性表现,而且白纸一样的员工,只要在这个环境待久了,就不可避免会被同化。
在这个事情上,我有几个自己的小想法。分享一下给大家,不一定完全对,只是提供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观察。
1、企业文化和创始人息息相关。但真正的落地执行还是依靠制度。
所以不要听那种只跟你讲文化画大饼的企业,而是要看,它们是否真的落到实处。
2、很多企业喜欢校招生。因为一张白纸,好培养。
简单来说,当你在心智上影响到一个人,让他用你的文化价值观去思考问题时,那么行为上他的一致性就会更强(大概率),整个企业的向心力也会更强。
对企业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这同时也会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非常之强,强到一定程度,甚至是自己核心壁垒之一时,那它也会同时面临一些问题。
比如原有文化如何升级,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不被时代抛弃。这是为什么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要经常更新六脉神剑的原因之一;
比如内部的这些员工,如何更好地跟外部融合,去发展自己的能力。因为你在某个环境待久了,很难不沾染这样的气质。在这样的环境,你越舒服,当你出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越不舒服。
比如企业招来一些优秀的人,但文化价值观上需要改造的成本很高。那么到底是要更优秀的人,还是文化价值观合适但不那么优秀的人?
……
这才是我认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逻辑。
所以可能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意识到某样东西是自己长处的同时,也需要同时意识到短板,而不是沾沾自喜,满足现状;与此同时,也应该去发展文化以外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有更加多元的竞争力。
3、
不对任何一种企业文化做价值判断。
比如很多人喜欢狼性。很多人喜欢温和。
每个企业的文化价值观,是由创始人的背景,企业的背景所决定的。这是它能活到今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这个企业自身最合适的,自生长的方式。
所以,不做道德评价。
比如你讲华为很狼性的时候,在某些层面,这种狼性可能会伤害到个体。某些层面,可能又对个体有益。
举个例子。据我所知,很多加入华为的校招员工,本身可能并不是那么优秀,但华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积累起第一桶金。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这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社会里。
在某些层面,这种狼性可能又会伤害到个体。最近发生的事件,可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为什么我说不要去做道德评价。是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种选择。一种交换。比如我就不是一个特别狼性的人,那我就不要去这样的企业好了。比如我是一个愿意被改造的人,愿意通过这种改造得到我想要的那些东西,那些其他地方给不了我的东西,那我觉得,这就是交换。
当然某种程度上,劳资天生是对立不平等的。这也是今年为什么有大量关于996、裁员事件探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但很多文章没看到本质,总在讲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关于职业这个事情,后续会出一篇比较大的稿子,去做一些理性探讨和分析,也欢迎大家关注。)
包括996的探讨,我意思是,作为一个弱势的个体,你和企业天生就存在不对等关系。你有什么办法才能让自己摆脱这个困境?要么,降低对企业的依赖;要么,增强个人的能力。总而言之,你要想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什么,自己是不是愿意为这种选择付出代价。
讨论这么多,倒不是在为华为说话。比如我自己,我就知道,我肯定去不了这样的企业。因为我不是这样的人,对吧。
3、#传播和舆论#
很多人说,华为的公关很强大。但其实整个手机行业的公关,都不差。这是由行业特点决定的。
电子消费品,更迭速度很快。你想想华米OV之前,淘汰了多少家企业。上一次是3g转到4g,很多之前特别知名的品牌,一夜间,樯橹灰飞烟灭。
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仅从舆论和传播角度而言,我是认为,华为在这里面,确实也值得单独拎出来讲一讲。
华为的特点,不仅仅局限于它是一家手机企业(还有一些b端的业务等等)。这种东西,决定了它在传播层面会天然有一些优势。——我指的优势,是什么都能沾边,社会民生,包括贸易战,所有这些事情,你发现华为都会卷涉其中。
孟晚舟事件给华为带来了不少好感和关注度。但问题在于,大家有时候太情绪化了。我指的是大众传播。正是因为这种情绪化,所以那些之前很捧华为的人,这次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又会倒戈得非常明显。
这里就要提到流量反噬的理论了。
一个站在风口浪尖的企业。首先,你是主动站在风口浪尖,还是被动。有些企业是主动,有些是被动。
其次,这种流量,对你来说,是好事,还是不好。会不会对你有反噬作用。这也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来说。
说到底。万事万物,不过平衡而已。
但平衡,可能恰恰又是最难的事情吧。
(突发奇想写了这么多。今天就到此为止好了。)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