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离职后被起诉敲诈勒索,在羁押251天后,最终因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释放。近日,李洪元及其家属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并表达了诉求:希望能跟华为高层沟通,并希望华为方面能就此事进行道歉。
针对此事,华为昨日晚间作出回应,读完这份百来字的回应,迎面扑来的就是华为那傲慢的神态。这份回应大致意思就是:我没错,你可以来告我。
华为到底有没有错?先前的举报,是华为公司所为,还是“一小撮”人做的?公司知不知道内情?这些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举报人的身份不同,事情的性质也会不同。
华为在回应中说尊重司法机关的结论,但眼下的事实是,司法机关已经认错了,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以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决定对李洪元不起诉,并对其作出了国家赔偿。那么,很显然,华为先前的举报是错的,即便不是主观上的错。
本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最后却成了涉嫌敲诈勒索的刑事案件。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就因一次错误的举报,无端遭了251天的无妄之灾。于情于理,华为也该向受害人道个歉。
可是没有,华为的态度依然强硬,依旧摆出一副“你不服,你来告”的傲慢姿态,没有一丝歉意和悔意,一再拿法律作为挡箭牌,实在是有些令人费解。到底是什么给了华为这样的“迷之自信”,在铁板钉钉的事实面前,还端着“法治”的架子?
不知华为是否知道,在我们的刑法里还有一条诬告陷害罪?《刑法》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尽管这一罪责成立的条件必须是具有主观方面的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但华为如果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当初其一系列动机的正当合法性,便很有可能涉嫌“诬告陷害罪”。
华为强调“法治”,却利用法律让前员工遭了无妄之灾;华为说尊重法律,却又对司法机关的结论视而不见;这不是什么“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更像是“以势压人”。
现实中,这种“以势压人”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在与员工发生纠纷时,有些企业就利用自己强大的法务团队,迫使维权员工放弃维权;而一些大企业更是凭借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借助司法机关之手,为其“摆平”麻烦。去年鸿茅药酒厂动用当地公安机关跨省抓人的事件,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近些年,华为以其“硬核”的技术圈了众多国人粉,逐渐成了许多人心目中能够代表民族精神的品牌。许多民众支持华为,是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技术的进步。只是民众对技术进步的渴望,并不能替代对法治进步的渴望。一旦两者发生冲突,会毫不犹豫站在法治一边。
在这起事件中,民众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李洪元,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华为当以此为戒。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