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Google I/O大会来看,Google步微软后尘的可能性在增加而不是减少。当年微软如果不是围绕着Windows做互联网,也许就没有现在的Google。而Google如果仍然持续按照搜索等工具的成功思路来运作AI,那它就很可能像微软错失互联网那样错失AI。当年微软并并非没有投入资源做互联网,在微软的眼里,互联网也应该是以Windows为中心的。
Google Home其实是个错误
从Google Home所应背负的战略使命来看,这产品其实是个错误。虽然很多人出于对Google的迷信,还在顺风解读,说智能音箱有两种流派,其中之一是Google Home所代表的双麦等等,这些究其本质其实都是在Google做的一定是对的预设下做的想象型发挥。
Google Home显然是对抗Amazon Echo的一款产品。更合适的打法是推出一款硬件全面超越此前Echo的产品,然后再通过内容、智能上的优势逐步超越。但Google事实上推出了一款比Echo更差的产品(虽然便宜了50美元),这作为后来者产生的影响其实是致命的。
Google Home这款产品的使命显然在于树立产业的信心,好让更多的人跟着Google跑并进行投入。这个时候第一个产品显然应该是高端、极致。性价比高的产品不是不能做,但更适合留给跟着你跑的生态链条来发挥。
但Google Home偏偏自己做了个比Echo差的双麦的产品,这会导致两个可怕的后果:
第一,在参照系如此明显的前提下,每个人都会关注究竟那款做的更好,然后就会形成Google Home不如Echo的口碑。
第二,一旦Echo的销量遥遥领先,大家对Google整个生态的信心就会消退。Google自己都不能推出彻底PK掉Echo的产品,指望生态链条上有哪一家做的比亚马逊还好是很不靠谱的。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负反馈,核心原因是双麦的方案和阵列有着本质的差别,这就好比一边用5000块的摄像头做图像识别,一边用200块的算法搬回来一样。很多公司如微软等都做过非常系统的测试,大家都知道双麦是有自己清晰的性能界限的,不可能达到最终阵列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最近李彦宏先生在发言时专门提到了这点,在谈及软硬融合时他说:语音交互中,麦克风技术就是典型的软硬结合的例子,两个麦克风阵列与七个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想必未来百度不会重蹈Google的覆辙了。但从麦克风阵列技术上比较领先的技术提供商的市场状态来看,市场对于双麦与阵列的核心差异认知还是有待深化,Google的选择确实具有非常大的误导性。
轻模式VS重模式
非要猜测Google走上这条歧路的原因和动机,那我想肯定和时间压力有关。
Google Home推出的时候,Echo的成功已经开始加速。Echo有四年打磨时间,如果Google也用这么长时间打磨,等到产品发布的时候,估计黄瓜菜都凉了,所以迫于无奈才匆忙上了一个简化的版本,这样至少比干挨打不还手好。(也就是说根本不是什么有两个流派,而是好的果子吃不到,那不好的也得将就将就)。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和Google这公司的基因有关系,Google骨子里是一个严重依赖云端,并喜欢用算法解决问题的公司(吴军先生的《浪潮之巅》里对此有描述)。所以先天上会倾向于用算法解决物理问题。而用算法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非常轻的模式。
如果按照从重到轻来划分各个公司所做的事情,那么显然:Intel,高通所做的事情是最重的,其次是微软的Windows,最轻的则是Google的搜索以及其它各类互联网型的产品。吴军先生曾经提到,Google的很多产品都是非常小的团队做出来的,比如赚钱极多的广告系统,与此相对比Windows则是数千人协同作战的产物。
就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样,做轻模式的人反过来做重模式的活通常会比较头大,并且仍然倾向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具体到Google Home这个案例,显然Google会尝试在云端算法层面弥补前端硬件的不足。比如:微软觉得那样不行,那并不意味着Google不行。对于上个时代的最成功者,这种傲气显然是有的。
显然的,现实并不会以你是否自信而转移。就日常接触的厂商来看,愿意陪Google玩的人还不到亚马逊的一个零头。就日常评测来看,在远场语音交互上面,Google Home也确实和Amazon Echo有着相当的差距。
这在行业启动期是非常糟糕的状态。此前在其它文章里我曾经提到,所谓语音交互本质上是远场交互,因此强调Google Assistant在手机上有多少装机量是没意义的。一旦Google Home失败,那对于Google在远场交互上的打击就会非常致命。
优势多大劣势就多大
如果两个时代在特征上是连续的,那上个时代的王者通常会延续自己的控制力;如果两个时代的特征是迥异,那上个时代的王者通常会被颠覆。这看着有点抽象,但其实可以与无数商业现实乃至大历史相验证。(农业社会做的太好,那就很难产生工业革命,因此黄仁宇才有早熟的帝国一说。)
从商业现实来看,微软之前是IBM,IBM骨子里是2B提供软硬结合完整服务的模式,显然的这让它错过了PC乃至操作系统。
微软是一家以终端上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起家的公司,所以授权是它商业模式的根本核心,这让它错过了互联网。李开复老师的《世界因你而不同》里面清晰的记录了微软内部关于下一步应该如何面对互联网上产生的纷争,从中很容易看出上述的过去成功的思维惯性是如何主导了公司面对互联网的战略。对于那时候的微软而言,显然世界的中心是Windows而不是互联网。
在国内也一样,如果论资源论时机,并没有哪家公司真的能和联想相比,联想也并非没有关注到互联网。但对于联想而言本体是PC,所以其行动模式里互联网是服务于如何让PC销售的更好的。这在《联想风云》里可以找到清晰的证据。
这背后的原因《创新者窘境》一书里有一定阐述。但可以对此做更简单的理解:文化、流程、思维模式,这些个人以外的东西构建了一个公司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并形成一种惯性。这种惯性是非常软的一种思维束缚,但越是这种软的东西越是难以变革。公司如此,国家也是如此。
小结
从运作公司的角度看,能在一个时代有所成就的,具有非常高的偶然性,可以不用了解这个时代,只要自底向上的感应市场,那也可以成功。
能连续在两个时代有所成就的,那思维就必须有足够的高度,能跳出纷繁万象,经历特殊到一般,一般再到特殊的过程。这是对CEO非常大的挑战,显然很少人做到。亚马逊在这点上已经证明了自己,而Google则还没有。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