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还认为微软小冰只是个会逗逼卖萌的聊天机器人,那你就错了,因为小冰就快拥有“创造”的能力了。
微软官方数据显示,到 2017 年 4 月,微软小冰已拥有超过 1 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 300 亿,登陆四个国家,平台涉及国内的微博、QQ、微信,美国的 Facebook Messenger,日本的流行 IM 应用 Line,还有中文版的 Win 10 系统。

(去年上线的四代小冰 图自:wpdang)
而早在去年 8 月的第四代微软小冰发布会上,小冰获得了人工智能感官系统的更新,上线了 5 种情感,包括文本、语音、图像、视频,还有稍晚获得更新的全时语音感官,用户可以同小冰打电话。
而在昨天微软小冰的媒体沟通会上,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提出了“人工智能创造”(AI Creation)的概念。说普通话就是,小冰已经有创造内容的能力了,具体表现在“写诗”上面。
那么小冰是怎么学会“写诗”的呢?很多时候,人类并不能通过自主学习来达成某一项技能,而是通过老师的指导不断的摸索。虽然小冰并非人类,但她也有自己的“老师”,在学习诗歌方面,她拥有 519 位老师,这 519 位老师都是著名的现当代诗人。

(右边那句诗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而小冰就是通过对这 519 位老师的学习从而拥有了创作诗歌的能力。用李笛院长的话说,小冰对于诗歌的创作,是“过去 519 位诗人的共性、一种放大了的共性,一种普遍的结果”,“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传承……其中有一些意象比如影子非常多,这个我们觉得是共性的体现。”
微软试图用算法来构成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标准化”的部分,最终让机器具备创造性。虽然小冰对于诗歌的创作依然是基于大量的计算和模仿,但上万次的训练还是让她多少获得了一些“创造”的能力。
从下面小冰通过对图片识别而创作的诗歌可以看出。通过特定的学习后,面对一个图片,小冰并不是简单的对图片进行描述,描述图片并不算创造,因为那已经是事实存在的。小冰现在能做到的,是对图片的内容进一步的“思考”和延伸,确实有了一种诗歌中才具有的意象,但对于小冰为什么会这么“想”,就不得而知了。

(右边的诗句拼凑感比较强)
不过,从小冰创作的诗句中,还是能看出可以模仿的痕迹,当然,语句的不通顺也是常有的事,但比过去单纯的图像识别能力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
李笛透露,其实小冰早就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了,小冰运用 27 个化名,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等网络平台的诗歌板块上发布诗歌,还向一些纸媒投过稿,但并没有人能识别出来这位会写诗的少女并非人类。
微软认为,在小冰学会写诗后的下一步,是进行“大规模的内容生产”。虽然微软也表示人工智能并不是对人类的简单替代,但掌握内容创造这项技能和试图在纸媒发表的做法,还是多少令人对自己的饭碗感到些许担忧。
第五代微软小冰将在今年的 8 月正式发布,到时候的小冰或许会有更多的新技能。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