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H.2在传统机械硬盘中设置了两个磁臂,可以在同一硬盘中独立工作,而且IO操作是并行的。
其中,上半部分的读写磁头由一个磁臂驱动,而下半部分由另一个磁臂来主导,每个磁臂负责硬盘总容量的一半,因此实现了一块硬盘、双倍IOPS,解决了IOPS/TB(单位容量随机性能)的挑战。
希捷称相较于单磁臂它已在许多应用中展现了其优势,包括内容分发网络(CDN)、视频流、邮件服务器、备份/传输服务、大数据分析(Hadoop)、云应用等等。

希捷双磁臂技术概念图
据介绍,微软已经完成了希捷银河Exos 2X14硬盘的第一轮功能部署测试,包括完整的基础架构测试,以验证其与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产品耐用性、可靠性、与微软奥林巴斯计划(下一代超大规模云计算硬件模型)系统架构的集成性,以及性能测试,包括顺序吞吐量测试(模拟备份操作或串流)、随机读取IOPS测试(模拟超大规模和CDN工作负载),等等。
微软对MACH.2双磁臂技术期待极高,希望藉此维持Azure、Exchange等微软云服务所需的IOPS输入输出随机读写性能,增加数据中心的可用存储容量,而随着早期测试的顺利完成,MACH.2在高IOPS工作负载下达到了预期,吞吐量和IOPS性能是传统单磁臂硬盘的接近两倍。
事实上,在MACH.2多磁臂技术的整个研发、推出过程中,微软一直都是希捷的紧密合作伙伴。

希捷双磁臂硬盘
希捷还特别强调,MACH.2将杜绝“搁置容量”问题——如果机械硬盘的IOPS/TB低于根据工作负载而设定的阙值,就无法在目标工作负载下充分使用硬盘所有的容量。
比如为了保持预期服务质量,一块16TB硬盘所需吞吐量是一块8TB硬盘的两倍,但是当应用超出存储设备的最大IOPS,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存储更少的数据,造成容量搁置,一个“权宜之计”是将要求性能的数据存储在硬盘外圈,次要的数据存储在内圈,这样避免了硬盘容量只用到三分之二,但是会让数据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现在有了MACH.2技术,数据中心可以为每个插槽配备一块14TB双磁臂硬盘,和两块7TB硬盘的高吞吐量非常相似,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容量。

希捷双磁臂硬盘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