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彭新
编辑 |
继陆奇之后,又一位微软华人高管即将离职。
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微软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消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将在明年2月1日正式离职,接替他的是现任微软首席技术官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
对于离职的计划,微软CEO纳德拉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沈向洋和他规划已有一段时日,在2020年初离职之后,沈向洋将继续担任他和比尔·盖茨的顾问。
沈向洋在微软工作的时间长达23年,他也是除陆奇之外,美国科技巨头公司中为数不多的华人高管。在公布离职消息之前,沈向洋负责推动微软的整体AI战略以及涵盖基础架构、服务、应用程序,并带领前瞻性研发工作。他领导包括必应在内的以AI为重点的产品组,以及微软研究院和公司整个工程团队的集合。
沈向洋是“微软的中国先生”,也被视为中国的微软大使——在两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召开期间,沈向洋曾两次代表微软发表演讲。但现在,一切都成为了过去。
从中国走向微软
沈向洋出生于南京溧水区和凤镇,是江苏省溧水中学1980届校友。那一年,他考入了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本科毕业后,又获得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硕士学位。
此后,沈向洋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师从计算机大牛Raj Reddy教授。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期间,他研究的正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因为他认为人对外界的感知有95%是从视觉得来的。
1991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决定创立微软研究院,找来了原本在卡耐基梅隆计算机科学系、有着“疯狂天才”称号的教授Rick Rashid,也吸引了各方人才加入,包括刚从卡耐基梅隆计算机科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的沈向洋。
1996年,沈向洋获CMU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专业博士学位,当年他博士论文就是世界上最早有关由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因此而一鸣惊人。
同样在1996年,沈向洋进入微软位于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研究院,两年后他回到中国北京,参与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改名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该研究院的第一名研究员,专攻视觉识别。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期间,沈向洋曾先后担任过研究员、副院长、院长、首席科学家及微软公司工程院士等职,可谓顺风顺水。在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模式识别、统计学习和机器人学领域,他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并拥有50多项美国专利。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13年11月14日,微软公司正式宣布,任命沈向洋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负责领导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该领域包括技术与研发部门和人工智能研究部门,并主要负责推动公司中长期总体技术战略、策略以及前瞻性研究与开发工作。
他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及国际计算器协会院士。2017年,沈向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8年,沈向洋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UK),获得了多项殊荣。
对微软AI战略影响几何?
随着微软全面拥抱AI,沈向洋也一度成为微软AI的代言人。
2013年升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后,沈向洋管理微软研究院,推动前瞻性研究、拓展计算机前沿科学,并通过与各个产品团队的深度合作,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发展,并负责该研究院与整个公司的工程团队的整合,加速技术研究的商业化进程。
随后在2016年10月,微软将个人助理小娜(Cortana)和搜索引擎Bing产品团队与微软研究院编入同一个组织,沈向洋成为该组织的掌舵者。
按照沈向洋此前的介绍,微软的人工智能三大产品,包括智能搜索Bing(目前在美国有近三成市场份额),第二是智能个人助理小娜(Cortana),以及微软中国研究院研发推动的微软小冰。同时,微软将人工智能融合到旗下所有的产品中,包括云计算、在线服务、工具等。
在接下来几年中,微软多次进行重组,将这个机构的许多技术转移至不同产品团队中。很多以前的研究技术现在成为商业产品部门的一部分,包括Cortana和Bing for Business。
比如个人智能助理小娜,就从沈向洋的部门转移到Office产品部门,使得小娜成为Office的一个工具,而不是独立的产品。这表明在微软内部,Cortana的定位随着业务重组而被改变。
2018年3月的重组对沈向洋所执掌的AI与研究业务影响巨大,除拆解多年来象征微软形象的Windows和设备部门外,微软新成立了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平台事业部(Cloud + AI),掌握着微软所有的商业智能和云计算企业级服务,新部门随之抽调沈向洋下属的部分职能和资源,使后者更聚焦于研究职能。
综合过往来看,随着微软对组织架构进行重组和业务变动,沈向洋负责的业务逐渐被剥离、改变方向。一定程度上,沈向洋选择离职微软,并不特别意外。
作为后继者,微软现任CTO凯文·斯科特(Kevin Scott)将承担起领导微软AI+研究院的职责。
凯文·斯科特在2017年被任命为微软CTO,同时担任LinkedIn(领英)基础设施和工程运营高级副总裁。凯文·斯科特曾任谷歌高級工程总监,在谷歌收购数字广告公司AdMob后,他在AdMob负责担任工程和运营副总裁。
微软华人高管不再
随着陆奇、沈向洋先后离开微软,微软历史上职级最高的两位华人高管都已离职。一定程度上,沈向洋的离开,也标志着微软华人高管辈出、担任重要职务的时代告一段落。
但不能否认,作为最重视中国市场并最早建立本土研究机构的美国科技公司,微软培养了大量华人科技精英。随着这些精英人才先后离开微软并继续保持活跃,至今对科技产业仍产生巨大影响,这份名单中就有李开复、张亚勤、陆奇等,成就各有不同。
李开复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在以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而被人熟知之前,他还曾在苹果、SGI担任过副总裁、总裁。
1998年,李开复接受微软总裁比尔 · 盖茨的委托回到中国,创办一个进行前沿性基础研究的机构,并出任首任院长。在科研环境尚显落后的1990年代末,李开复和一批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带着数十名刚毕业的本土博士,在研究院里进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研究。
让李开复成名的是2005年,谷歌挖他组建谷歌中国,引发微软与谷歌的诉讼大战。微软向美国华盛顿州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李开复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
2009年下半年,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与一些员工一起创办了创新工场,转变为投资人。李开复的新事业赶上了中国互联网投资时代的爆发,孵化出了知乎、豌豆荚等一系列中等规模创业互联网公司。作为国内创业孵化器的探路者,创新工场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国创业环境单打独斗的原始状态。
张亚勤在微软的职业生涯始于微软中国研究院。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正式成立,李开复任院长,张亚勤任副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天才”是张亚勤身上最为显眼的标签。他在12岁时便进入中科大少年班,23岁分别获得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31岁成为IEEE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加盟微软之前,曾在美国Sarnoff公司工作,负责数码影像、多媒体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
随着1999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张亚勤开始独立执掌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带领其继续发展。2000年8月,张亚勤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
2004年张亚勤晋升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2006年1月,张亚勤回国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直至2014年9月,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2014年9月,张亚勤加入百度,任职总裁,负责新兴业务拓展。除了核心搜索业务没碰过,张亚勤几乎接触了百度的其他所有业务,先后负责过技术体系、自动驾驶、云计算、教育、医疗、国际化、公关等业务。2019年3月15日,张亚勤宣布从百度退休。
与沈向洋同样曾任职全球执行副总裁的陆奇,曾被称为“硅谷科技企业中最有权势的华人”。
他1998年进入雅虎公司,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2008年8月,陆奇离开雅虎,并于次年1月正式加盟微软任网络服务集团总裁,担任微软Bing项目的负责人。作为微软在线业务部门总裁,陆奇是微软四大业务部门负责人之一,并直接向CEO萨蒂亚·纳德拉汇报。2016年9月,陆奇宣布从微软离职。
离职后,陆奇选择在2017年1月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百度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主要负责百度的产品、技术、销售及市场运营,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
不过,陆奇在百度的任职时间并不久,2018年5月,他声称由于个人原因无法在中国继续进行全职工作,宣布退出百度。随后在宣布离开百度3个月后,陆奇宣布出任美国初创公司投资孵化器YC(Y Combinator)中国创始人、CEO,并兼任YC全球研究院院长。
尽管沈向洋尚未对外界透露下一步的去向,但外界分析他一定不会离开技术领域。或许出走微软,方能寻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