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Lotus 1-2-3,我就知道我们遇到麻烦了。”
1983年,莲花公司的Lotus 1-2-3软件面世后,时任微软首席架构师的查尔斯•西蒙尼这样反应。

图注:比尔·盖茨(左)与莲花公司创始人米切尔·卡普尔(中)曾共同为苹果麦金塔电脑开发软件,这张合影曾上了苹果公司的广告,照片中的三人都穿着印有苹果公司麦金塔字样的衬衫
叛逆的特立独行者“20世纪60年代末对于一个有社会道德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被暗杀,以及米莱大屠杀等事件——它们将米切尔带离了华尔街的路线,并且将他带入了示威游行和迷幻药的世界。”Go公司联合创始人杰瑞•卡普兰曾这样评价早年的米切尔•卡普尔。米切尔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念高中时,他就开发了一种有些像计算机的加法机,配有一个电话拨号装置作为输入器,曾在一个科学博览会展出。
但到了60年代末,米切尔成为作家海明威所说的“迷茫一代”中的一员。他后来回忆自己的那段时光时说:“我们那时都是反传统的人,留着长头发,关注于性、毒品和摇滚。这就是60年代,我有照片可以证明的。我无法记得当初所有的状况,但正像有些人说的,如果你能记得60年代,那你就不属于60年代。”也许他曾忘了自己因服用违禁药品,一度被家人送进戒毒所。在哪里,他孤独面壁,喃喃自语。
从戒毒所出来后,他似乎开始洗心革面,并进了耶鲁大学。大学期间,求知欲旺盛的他广泛接触心理学、语言学和新兴的计算机科学,并对自动控制理论颇有研究。
在读心理学研究生期间,他进了一家精神病院打工。在这段时间,他对计算机技术的钻研到了痴狂的地步,他经常被发现一连数小时站在计算机商店的橱窗前,双手按在玻璃上,对着新上市的计算机目不转睛,似乎要扑进去触摸它。随后,他又考入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攻读MBA,但没多久觉得无趣就退学了,并辗转到了硅谷。
他后来的故事就属于有为青年的范本了。他说:“我还是有一些企业家天赋的,这也没什么奇怪的。我父亲是一个小商人,祖父也是,这就是遗传。”他进入可视公司做产品经理,在这里,他开办一家软件公司所需的商业才能得到了强化。曾为可视公司开发了一款比较畅销的软件的他很快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风险投资商从英特尔等公司引进了更多的高层人员,所以我被抛在了一边。”辞职离开的他说:“你不应当低估任何人,你不应该像他们那样以貌取人。”
赫胥黎在《进化论与伦理学》中写道:“没有那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1981年,米切尔和乔纳斯•萨奇通过融资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乔纳斯说:“他知道用户需要什么,而我知道如何实现那些功能。我们的业务关系处理得很好。”
乔纳斯被誉为软件开发大师,微软负责Excel业务的查尔斯•西蒙尼曾感慨地说要是能与乔纳斯、布莱克林共事,“那就太棒了,只可惜我们却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我觉得我们聚在一起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也许有一天火星人入侵地球,逼不得已,我们必须实施计算机曼哈顿计划。我们全都会被送到新墨西哥州并肩作战。天知道!”
“米切尔后来因为喜欢非主流和有点矛盾的名字,像苹果电脑那样给自己的新公司起名叫莲花。”杰瑞•卡普兰说。多年以后,他和米切尔还共同创办了笔输入电脑公司Go,此为后话。
在米切尔的支持下,乔纳斯开始开发具有表格处理功能的Lotus 1-2-3软件,他回忆说:“我在开发Lotus 1-2-3软件的那10个月,除了吃和睡,一直都在工作。因为时间不够,其他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我曾有过在麻省理工学院持续奋战一两个月的时候,但从来不曾持续高强度地工作10个月。在那些压力下连续工作好几个月,在很多方面来说都是一种自我毁灭。”
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中写道:“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当Lotus 1-2-3开发完成时,米切尔对之非常欣赏。乔纳斯说:“我记得当米切尔想获得投资时,他告诉人们,这个产品将在计算机界引起轰动,我不认为他真的那样想,那只是一种炒作而已。但结果Lotus 1-2-3确实引起了轰动。”
Lotus 1-2-3风行一时,莲花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卡普兰调侃:“米切尔这个依然支持非主流文化的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和马萨诸塞州州长见面,以及出现在《纽约时报》头条的风云人物。这种感觉就好像在示威游行时,警察非但不弹压你了,而且还要和你握手言和。”
米切尔借鉴传统产业的服务模式,在莲花公司开设客户服务部门。这随后被微软、IBM等公司所仿效,用来提高客户满意度。莲花公司技术上先进的产品,加上强有力的售后服务,打得微软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节节败退。

莲花传奇见《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书作者为姜洪军,即《锐智号》老姜,欢迎关注 锐智号
吃莲花的奥德赛“在这里,我们也能成为标准。”比尔•盖茨在微软进军包括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在内的应用软件领域时,曾这样雄心勃勃地说。
但现实很残酷,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市场上,微软被后期之秀的莲花反超。
“边城围鼓角,毡帐依山谷。”盖茨开始着手反击,他决定开发更好的产品,与Lotus 1-2-3一决高下。这就是Excel的早期版本,微软将其开发代号命名为奥德赛(Odyssey)。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赛的船员曾在莲花乐园里吃了有致幻作用的莲花。微软采用这个代号的寓意是奥德赛要吃掉莲花。
在微软MS-DOS2.0升级版本问世时,有公开出版物介绍,微软当时有个计划:“要么莲花不运行,要么DOS不启动”。他们将一些指令写入秘密程序中,使得电脑在运行莲花软件时,会出现死机现象。据称,当时只有三四个微软开发人员知晓此事。不过,莲花公司很快明白过来,着手解决了这个问题,继续凭着自己出色的性能,在IBM PC上处于不败之地。
微软想撼动莲花在IBM PC上领先地位的努力遭到了挫败,于是决定另选突破口,这个方向是与IBM PC不兼容的苹果电脑,为乔布斯开发苹果电脑用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菲力普斯在《演说》中写道:“失败是一种教训,它是情况好转的第一步。”
莲花计划在苹果电脑上乘胜追击,将微软彻底赶出电子表格处理软件领域,它推出了Jazz软件。Jazz集成了当时流行的几种软件功能,包括数据库、字处理、图形处理等。
Lotus 1-2-3的成功,让乔布斯先入为主看好莲花公司,此时承受IBM PC巨大压力的他,殷切期盼Jazz能作为一个出色的应用软件来为自己打气。
莲花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当Jazz首次向外展示时,盖茨派人前去打探,结果发现其许多功能要比微软正研发的同类新品好。盖茨非常震惊,于是开始调兵遣将,替换了原来的项目负责人,从王安公司挖来技术骨干来担纲。
1984年11月,米切尔将接近完工的Jazz再次呈现在乔布斯面前,希望能够再次从他嘴中听到赞美,但这一次他被乔布斯迎头浇了一桶冷水。乔布斯认为Jazz没有达到原来的期望值,非常失望。更要命的是,莲花公司称为了完善软件,Jazz需要延迟几个月才能正式交付。此时苹果的麦金塔电脑已亮相,忧心忡忡的乔布斯急需与之相得益彰的应用软件。

青年乔布斯和他的麦金塔
在此期间,莲花公司内部也出现了波折,米切尔与投资莲花的风险投资商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说:“(这些)投资者不想承担任何风险,这太荒谬了。这些投资者在能保证全身而退的时候才会进行投资,只因为他们手头上有你需要的钱,就可以随意地欺凌你。”他甚至愤怒地说:“为什么人们会认为风险资本更应该被成为‘贪婪资本’,这并不是处于偶然,事实就是这样。”
在公司一次关键性的融资谈判上,米切尔突然站起身来,对投资方说:“我不想再做这些了。我今天没必要这么做,我们也没必要非得今天签合同,而且我也不同意你们提出的这些条款。我要走了。”投资方很震惊,于是在谈判条款上了妥协了。不过米切尔可不是在搞心理战术,他不久就令人诧异地离开了自己所创办的公司。他曾说:“我没有前进的方向,我在漂泊游荡,我是个有知识的吉卜赛人。”
在这段时间,微软的奥德赛项目被正式改名为Excel,意为“杰出、胜出”,不言而语是要比莲花更杰出的意思。
盖茨在接受采访时说当时市面流行的许多软件的性能标准和质量没有得到管理和控制,他希望市面上的软件能变得更好,“我们将推出真正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软件,现在的软件不是糟糕就是难于使用,但所有这些正在得到改变。”
“他看起来像一名站在西雅图机场等飞机的未成年中学生。”1984年4月,《时代》这样描写登上他们周刊封面的盖茨,文章还记录了一些细节:“肘上钉着补丁的毛衣,裂口重补的鞋,蓬乱的头发,脏兮兮的眼镜。”而两年前,1982年2月15日,乔布斯首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被誉为电脑革命的象征,以致当盖茨步其后尘,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后,人们将他称为“乔布斯第二”。
《财富》杂志则刊出《微软正统治软件》的文章,其中写到:“(盖茨)以他自己的权利为软件重新定位,一位时常显出顽童天性的人,一个发怒时乱扔东西,高兴时不能控制自己讲话的人,但也是个具有超凡智力的人,一个程序设计大师,一个精通技术和商业的最危险的竞争对手。”
1985年3月2日,微软的Excel在纽约公开展示。盖茨邀请乔布斯前去观摩,后者看后交口称赞:“Excel将使莲花公司无法独吞蛋糕。”捆绑微软的Excel的麦金塔电脑推向市场后,用户认为Excel在麦金塔电脑上的表现可以与Lotus 1-2-3在IBM PC上的效果相媲美。
此时IBM PC的市场份额要高于苹果麦金塔电脑,也就是说从总体上来看,微软的Excel仍赶不上莲花。但市场上一批新的力量正在成长,这就是康柏、AST等PC厂商的崛起,他们纷纷采用微软的产品,Excel的发展空间被打开。
1987年10月6日,微软的Windows 2.0面世。与Windows 1.0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它捆绑了Excel 2.0。随着Windows的普及,Excel给莲花带去的压力越来越大。

图注:莲花当年的软件产品
残酷的搏斗“这是一场残酷的搏斗。”90年代初期,时任莲花公司CEO的吉姆•曼兹这样形容莲花公司艰难的转型。因为随着微软Windows的成功推广,Lotus 1-2-3在个人用户市场日渐式微,莲花面临着进退维谷的的局面,不知道是继续改进自己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呢,还是实行战略转移,另辟战场。曼兹最后决定转型,另辟蹊径,不再与微软进行正面对攻。
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巧》一书中提到:“假设竞争对手们要对某公司发动的进攻进行报复,则该公司的战略要点就是选择最佳战场与它的竞争对手们作战。这个战场是竞争对手们准备不足、热情不足或对竞争最感发怵的细分市场或战略方面。”
莲花将目光投射在网络领域,着力发展可供网络同步运算使用的软件Notes,其市场目标是企业级用户。Notes能让数十人,甚至数百人通过自己的电脑相互交流文件并进行讨论。莲花以此避开在单台电脑上运算能力强大的微软。
应该说,Notes是莲花公司埋下的一支奇兵。早在1984年,在莲花的资助下,Iris公司就提出了创建一个虚拟社区的设想,开始为莲花开发Lotus Notes。原Iris工程副总裁汤姆•迪亚兹说:“在1984年考虑开发团体通信软件是很古怪的,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没有接触过电子邮件系统……产品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这是第一个商业客户机/服务器产品。”后来,莲花全资收购了Iris公司。
Notes成为莲花新的增长点,《财富》杂志评价说:“在电脑群组软件市场中,莲花公司占据领导地位。他们的Notes产品正快速成为电脑网络中的重要角色,就像过去Lotus 1-2-3在个人电脑上所扮演的角色一样。”
但莲花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由于公司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起家,因此公司元老级人物对此感情深厚,很多人反对转型。在最艰难的时刻,莲花甚至有12位副总裁离职。莲花此时的局面是“万里飞沙压鼓鼙”,但曼兹坚定地带领团队完成了这次“蝶变”。
在20世纪80年代,莲花软件是IBM PC上最受欢迎的软件,两家公司一度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在莲花受到微软的挤压而被迫战略转型时,IBM PC也逐步没落。到了1994年,IBM处于其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它不仅在前一年巨亏80亿美元,而且公司决策层正要将其分拆为众多独立的小型业务公司。比尔•盖茨甚至预言:“IBM将在几年之内倒闭。”正在此时,拯救者郭士纳登场了。
郭士纳否定了肢解的IBM计划,带领公司向服务和软件领域转型,IBM软件集团负责人约翰•托马斯在进行深度的市场调研后,认为IBM应该将莲花公司收归麾下。他确信,并购莲花不仅能填充IBM软件产品线的空隙,而且莲花将成为IBM成功转型的战略支柱。
“白衣骑士”没出现“不管你是否合作,IBM都要买下莲花公司。”1995年6月5日早上8:30,莲花CEO吉姆•曼兹收到IBM的最后“通牒”。
震惊的曼兹马上拒绝了。他起初希望AT&T;公司能出面做个“白衣骑士”,挑战IBM,迫使它退出。但AT&T;没有这样做。
如果从财务角度考虑,IBM并购莲花的时间可以往后推延一段,因为1995年互联网产业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莲花Notes初获成功后,微软也尾随而至,推出了Microsoft Exchange,莲花股票价格看跌。但郭士纳想要一支士气高昂的、成建制的“军团”,而不是一组打了败仗、士气全无的乌合之众。他不想拖延,因此在报价时就给出了一个合理线以上的高价,而且他指示如果莲花不束手就缚,敢于进行反收购,他将随时抬价,奉陪到底。
虽然曼兹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但考虑两天之后,接受了IBM给出的35亿美元高价。“从一个投资银行家的角度来看,要约是完美无缺的。”时任莲花公司副总裁的麦克•齐斯曼这样评价。
在并购初期,外界对此并不看好。批评人士指出,莲花将会被IBM的官僚沼泽所窒息,其独特的、富有创新性的企业文化将迷失在IBM蓝色巨人的海洋中。并购后发生的事情似乎佐证了这一点。曼兹在并购完成不久后就宣布辞职,事情似乎在朝着糟糕的一面发展。
曼兹辞职一个小时之后,IBM软件集团负责人托马斯迅速约齐斯曼和莲花的另外一位副总裁见面。他说正确的做法是提拔莲花公司内部的人做领导——如果选派IBM的经理作为莲花公司的领导,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而从外面遴选合适的人会花去数月时间,且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人,而且这样做会向莲花公司员工传递错误的信息。
托马斯说:“你们是内部人,你们来做这个工作怎么样?”两人均受宠若惊。他还对莲花的工程师表示IBM原有研发体系的大门向他们敞开,“如果你对IBM的技术感兴趣,拿去便是”。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到,成功并购应遵循这样的原则:不管并购者预期的并购结果多么诱人,只有在被并购公司确信他们能为所并购的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要求被并购公司为他们贡献时,并购才会成功;要想取得成功,并购公司必须尊重被并购方的产品、市场和客户。只有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并购才能成功完成整合。
托马斯对莲花独特的文化表示欣赏,“我希望我们的一些雇员按照莲花公司的行为方式工作。”
本文参考文献:《重返小王国》 作者:迈克尔•莫里茨,译者:梁卿,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1年
《苹果往事:开发麦金托什的非凡岁月》 作者:安迪•赫茨菲尔德,译者:洪慧芳,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 作者:姜洪军,科学出版社,2013年
本文作者姜洪军,著有《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谷歌风云》、《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对话新锐CEO》等图书,擅长科技领域的企业史和人物志写作,欢迎约稿。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