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形势下,找到你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显得尤为必要。
文:良实 责任编辑:辛国奇 李靖
几个月前,《中外管理》杂志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长青峰会,这在当前浮躁的创业背景和急功近利的商业氛围下,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真正能实现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基业长青的密码究竟如何破解,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相信有远见和抱负的企业管理者,都会思索这个终极问题。

1
神秘的S曲线
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指出: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而这条新的S曲线就是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理论给企业管理者带来了很多思考。首先,产品自身存在着一个生命周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当它达到巅峰之后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但企业若在第一曲线到达峰值下降前,尽快寻找到自己的第二曲线,开启一个新增长周期的话,就找到了持续增长的生命线。
根据企业情况、特点不同,第二曲线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国企业关于“第二曲线”的最佳实践案例有很多,比如海尔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创客模式,美团的大型O2O生活服务商模式等。
那么,究竟如何领悟透“第二曲线”?怎样在你的公司打造“第二曲线”?
2
开创“第二曲线”的四种方式
如果从广义的发展模式来归纳,实现企业基业长青至少有四种方式。即:能力迁移、飞跃式创新、颠覆式创新和多样化。

“能力迁移”意即将某一地区或领域内的成功模式推广复制到新的地区、领域。比如:将产品或服务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的典型案例——海航集团,通过收购瑞士空港公司,并购爱尔兰飞机租赁公司等方式拓展海外业务;又如,从四川简阳县一条小街创业开始,海底捞将品牌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并开拓至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
“飞跃式创新”是指原有产品或技术的重大突破或飞跃,最典型的莫过于当前通信技术从4G到5G的跃升。华为从2009年发布首款安卓手机,到今年2月发布折叠屏Mate X手机,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设计和性能,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在2019年的一季报中,华为手机产品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占比上升至15.7%,这一比例可以形象地说成:全球每销售6台手机,就有1台是华为的。这种“飞跃式创新”“突破式创新”,堪称楷模——这正是大多数技术公司所追求的。
“颠覆式创新”就是在原产品或服务外,彻底摧毁原来的产品体系,启动一个新的产品或服务体系。这种创新模式的逻辑起点是:技术的进步超越了需求。用户追求产品和服务的更高性价比,追求效率、便捷,从而为企业提供了颠覆式创新的机会。有意思的是,颠覆式创新的主角往往不是业内同行,比如:谁能想到微信颠覆了通信运营商的短信,余额宝某种程度上颠覆掉了传统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共享单车颠覆掉了地铁站旁拉黑活的“残疾人助力车”——这都是技术并未大突破的情况下,从根本上变换产品及服务,从而超越了传统行业原来的增长曲线。

《道德经》有云:“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有时,颠覆式创新也可被称为“弱者的战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保生存被迫采取的战略。历史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在敌强我弱的特定情势下,采取的一种伟大战略,目的是实现革命力量“求存”和抗战的最终胜利。
还有一种创新模式是“多元化”,也就是“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企业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需求,提高抗风险能力。
3
玩转“第二曲线”的三个关键点
了解了这么多,关键问题来了,怎样活学活用第二曲线理论?
第一,要准确把握开启“第二曲线”的时机。
“第二曲线”是不是启动越早越好呢?从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来看,并非如此。首先,企业原有的曲线还没有走到峰值,若早早启动“第二曲线”,势必会占用企业资源、成本,从而会影响“第一曲线”的发展,甚至放弃原本的明星产品和市场,进而影响企业的现有收益。其次,“第二曲线”开启的前期是下滑的,也就是说要持续加大投入,才能确保“第二曲线”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第一曲线”即将到达峰值之前,才是开启“第二曲线”的最佳时机。若“第一曲线”走向衰落时再开启“第二曲线”,那么同样会因为资源(资金、人力、时间)的投入不足,影响“第二曲线”的增长,丧失发展的先机。
所以,“第二曲线”的启动时机关系到“第二曲线”的成败,而启动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到达顶峰之前的临界状态。

如何适时启动“第二曲线”,需要对机会做出正确判断。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维度:一是科学技术层面,有重大技术突破或重大技术转入应用时,就是一个关键节点。如5G通信技术的商用,就为万物互联、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社会层面的变化,如中国目前正步入老龄化社会,生育政策的变化会带来不少商机。三是市场经济层面,如出现经济周期阶段性的波动,某产品供给过剩或金融市场动荡。四是企业自身内部的参照指标,需要指出的是,经营指标由于其真实反映的延后性,所以不应作为曲线峰值的判断标准。
第二,要找到“第二曲线”的立足点。即:找到公司自身的“第一性原理”或者找到公司“第一条曲线”的成功之处。
这里的第一性原理是指在不参照经验或其他因素情况下,直接从事物最本源出发,回归事物本质去思考企业最基础的要素。第一性原理往往可以被抽象成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并不断迭代。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他的著作《刷新:重新发现商业与未来》中写道:比尔·盖茨创立微软的愿景是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好用的电脑,如今这个愿景早已实现,但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伟大的成就已成过往。微软的“刷新“,也就是运用第一性原理回归其本质,梳理企业基础资源,最终提出“云为先,赋能他人”的愿景,实现了“第二曲线”的引领,重回巅峰。

只有“第一曲线”是成功的,才能把核心竞争力迁移到“第二曲线”。如海底捞,从四张桌子起家,到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二线城市开店,再到进军韩国、日本、美国等城市,并于2018年在香港上市,海底捞将成功的经营模式迁移到了多个市场,其物超所值的服务正是赢得客户的核心竞争力。
升级曲线一般是大型企业所采取的方式,如华为公司,1987年创立于广东深圳,从前期的代理销售转型为自主研发,2012年华为成为全球第一的通讯设备供应商,直至现在5G通信技术一骑绝尘。伴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华为公司持续依靠强大的科研投入,第一时间把握社会、行业、科技和基础研究层面的突破,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其发张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开启“第二曲线”的过程。

所以,请企业管理者切记,“第二曲线”的基础是“第一曲线”的核心能力。“第二曲线”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是从“第一曲线”中成长出来的。
第三,企业或组织应该促进“第二曲线”的生长。如何促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入:
一,植入土壤。企业要创新,核心是要有创新者生存的土壤,要建立一套创新、容错的机制,正视人才的冗余,鼓励多样性的创新。
二,建立制度。要建立保障第二曲线“活下去”的制度,往往“第二曲线启动初期很少能直接盈利,所以要适时把资本、人才等资源倾斜注入,保证“第二曲线活下来,从而实现倍速增长。比如:当下大热的抖音,就是一个“投入”出来的案例:在今日头条发展趋稳的情况下,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推动了短视频产品的发展,并在2017年10亿美元收购北美音乐短视频社交平台Musical.ly,将之与抖音合并,抖音的辉煌是典型“养”出来的第二曲线。
三,灵活的组织。目标、投入明确后,实现方式是关键,决定着“第二曲线”是否能迅速长大。如队伍要以专门的小团队为主,果敢灵活,发现问题迅速修正或迭代。如腾讯的微信,就是由深圳部门之外的广州研发中心张小龙团队打造,正是这一小而精悍的组织,全权负责无需过多“请示”,最终将微信产品不断升级和迭代,打造成10亿用户数量级的万能APP。
琢磨下你的“第一曲线”,探索下在此基础之上、未来可能的“第二曲线”吧,当你的“第N曲线”出现时,基业长青将不再是口号和梦想。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