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消息,今天下午,华为开发者大会2019(后文简称HDC2019)正式开幕。
这并非首届华为开发者大会,但却是近年最高调、也是传播量最大的一次。
在今年华为因为一些原因在美国遭受不公平待遇之际,他们高调的通过这种方式谈自己的生态构建,同时对外完整的介绍了自己的生态系统,彰显目前华为的“软实力”成绩与发展水准。
面向未来:鸿蒙OS现身挑战iOS与Android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首先登上舞台,发表主题为《全场景时代新体验与新生态》的演讲,演讲中宣布正式推出鸿蒙OS。

在过去十多年中,苹果的iOS与谷歌的Android一路过关斩将,将Symbian,Palm,Windows Phone等名字埋进历史,如今谈到智能手机,只有两大阵营可选:苹果,或谷歌。
鸿蒙OS是很多人今年才开始听到的名字,它的出现正是因为美国对华为“断供”一事。我们无法确定两者是不是因果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断供事件加速了鸿蒙OS的出世。

根据余承东的说法,安卓有超过1亿行代码,内核就超过2000万行,但一般用户用到的代码不到8%,整体比较冗余,在IoT物联网时代这既没必要也不需要。
由此他提出了“微内核”的概念,这是鸿蒙OS的特点之一。
区别于“宏内核”,微内核采用同一套操作平台,针对不同硬件能力的产品进行部署,并采用分布式架构,提升效率。
微内核的另一个优势是安全,由于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只有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代码少,出错几率也少,代码运行效率会更高。

鸿蒙系统微内核优势

鸿蒙可以满足多种设备需求
举例来说,手机和车载设备的用途不同,灌入同样系统无必要,但它们可以采用同样的内核,部署不同的界面或功能。
对开发者来讲,一套代码开发不同硬件的App也更容易,余承东举例也是手机-车机-大屏(电视),同样代码,适配不同的屏幕。
这幅从手机到大屏的PPT,仿佛也在苹果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出现过。

鸿蒙系统的开发历程,先从智慧屏开始
余承东说,鸿蒙已经研发两年,目前“随时看用”。他确定将在今年首发的智慧屏产品中率先使用鸿蒙OS 1.0。未来三年,鸿蒙OS会逐步应用在可穿戴、智慧屏、车机等更多智能设备中。
我们相信华为有这样的实力和速度,但决定一个生态繁荣与否的,恰好不是它自己,而是第三方App的丰富程度,或者说围绕它的第三方开发者的数量,从每次库克来中国都要拜访开发者就能看出“开发者”这类人有多重要。
所以华为宣布了三个关键动作:
1、向全球开发者开源
2、成立开源基金会
3、建立开源社区,与开发者一起共同推动鸿蒙的发展。
翻译过来就是代码免费用,研发有奖励,聚集码农一起讨论。路径与安卓或iOS的开始都是一样的。

鸿蒙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鸿蒙OS迈出了第一步,从零开始挑战两个已经几乎占满100%市场份额的统治者,是其他公司不会干的“傻事”,但华为已经默默做了两年。
我们希望不久之后能看到华为公布鸿蒙OS第三方App与开发者数量,那才是一个生态系统繁荣与否的硬指标。
面向现在:手机系统EMUI10的主要任务是万物互联
以往主要用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EMUI主要更新是相应速度提升或某个功能的改善和加强,这次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总裁王成录在舞台上也提到了这些(华为表示在系统流畅性这一方面,EMUI10已经超过了iOS,做到了世界第一),但更宏伟的篇章并不在这,而是EMUI10的三大关键技术:硬件能力互助互享,一次开发多端部署,以及分布式安全。

华为声称论流畅性,EMUI10世界第一

EMUI10系统正式亮相
EMUI10在尝试打破单一硬件边界,形成超级终端。也就是说,华为希望人们再次谈起自己的EMUI时候不再只是“华为的手机系统”,而是终端设备之间互助与共享,实现超越单终端的体验。
为了说明此特性,华为拍了一个手机+大疆无人机的短片,男生用自己的华为手机接收无人机的拍摄画面,再将其分享到女友的手机上,以及家里的大屏幕电视上。
另外在现场的视频演示中,女生在电脑上使用鼠标,将手机中的信息直接拖拽到电脑之中。

现场演示,无人机摄像头代替了手机摄像头
这种分享,现有设备之间也可以实现,但过程远比视频演示中复杂,而且跨设备(画面从手机到电视)过程更麻烦。
在安全性方面,EMUI10也将采用“分布式”的思路,华为简单总结为“正确的人使用正确的设备”,正确的人指的是通过口令,生物特征,行为特征等验证用过的使用者。
正确的设备说的是设备证书与密钥符合华为的安全标准,而且华为谈到的设备不只是手机,还有智能家居设备,电视,音箱,甚至汽车——华为并没造汽车,但他们发布了智能车载系统HUAWEI HiCar。

华为要打通多设备,EMUI10是第一步
它也基于EMUI10平台,手机车机将实现可信连接,车机可以通过语音命令,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家居,而手机也可以远程控制汽车。
从用户的手机开始,拓展到客厅(智能电视系统),手腕(智能手表系统),汽车(车机系统)。
打通所有环节,统一生态和体验,让用户在每个生活场景都离不开某一家厂商,这做法也跟苹果与谷歌不谋而合。

华为的目标,多设备没有隔阂
面向生态:HMS和它为开发者做的事
在上文我们说开发者才是衡量一个生态繁荣与否的标准,在今天下午的第三场主题演讲中,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所介绍的便是这部分:华为是如何构建平台,让开发者在这里制造更多App。

华为应用商店也是重要一环
他首先介绍了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全球生态的数据:截至2019年7月,全球注册开发者增长至91万,同比增长幅度为102%;接入HMS Core应用同比增长115%,数量达到4.3万;华为应用市场覆盖超过170个国家或地区,月活用户达到3.7亿,同比增95%。
华为应用市场累计应用下载达3500亿,同比增94%。另外,已经已上架超过800个快应用,通过华为的开发环境工具,最快3天就可以完成开发上线。
张平安讲的大部分数据都提到了全球开发者需求,从这也能看出华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自己只圈在中国,例如确定9月在全球上线“快应用”。

华为公布的快应用数量
为了降低开发难度,华为也在尝试通过Kit(开发者套件)构建更简单的开发环境。张平安介绍了Push Kit,Scan Kit,Wallet Kit,Map Kit等。

华为的Wallet Kit
“XXKit”是业内平台级别厂商经常给自己开发者准备的简化版开发部件,我们此前最熟知的就是苹果ARKit,换个简单的说法,以前开发者要做个AR增强现实的软件,需要从头开始自己搭建基础代码,ARKit则是苹果搭建好了最基础的舞台,开发者不用再管这事,只要专注上台如何表演(写代码)就行。

华为的Map Kit
Wallet Kit与Map Kit的意义也是于此,它让华为开发者写代码的难度降低了,也能统一接口,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生态繁荣。
但对华为来说,如何把开发者拉倒自己的阵营,仍是一个长久的考题,苹果的全球开发者已经到了2000万(2018年数据),对比之下华为的91万仍有不小差距。
面对物联网:HiLink+LiteOS+芯片
余承东在一开始提到了“1+8+N”全场景智慧生活,其中1是指智能手机,8是指平板、智能音箱等自研产品,N则是大量的IoT设备”。第四个上场的华为消费者业务首席战略官负责介绍“N”那部分,IoT设备相关。
智能家居不能完全简单理解成冰箱洗衣机联网,邵洋走上舞台也从行业难点谈起,目前实际现状是,不是所有家电都有联网能力,甚至最初根本没考虑联网这件事。
每家厂商都在琢磨自己的标准,手机上可能有20个App控制20个家电,普通家电要变智能家电需要增加成本,至少需要个连接芯片。
邵洋说,这是华为的挑战,也是机遇。华为的解决方式分三层:HiLink开放平台+LiteOS系统+IoT芯片。

华为对物联网的解决方案
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是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它解决的是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
用户看到的入口是华为手机上的“智慧生活”App,用户买了符合HiLink标准的设备,就能在智慧生活中统一控制,背后则是HiLink的协议。
在这场面对开发者的大会上,邵洋介绍的是跟开发有关部分,例如控制界面已经自动适配了“1+8设备”,开发者无需为手机开发一个控制程序,再给平板开发一个,再给手机来一个······ 而是大部分统一代码,只是少量调整。

HiLink生态需要持续扩大
LiteOS,如其名,它是轻量级系统,用于不那么复杂的设备,根据邵洋的介绍,LiteOS在华为内部已经发展了7年,华为的智能手机,家用监控摄像头等等均是LiteOS;它从出生开始就体现了华为的“微内核”构建思想,未来也会并入鸿蒙OS。

LiteOS被华为看作是业务和硬件的桥梁
至于芯片,邵洋以华为研发的“凌霄”wifi-IoT芯片和“鸿鹄”芯片为例,后者在明天发布的荣耀智慧屏上就会用到。

凌霄芯片用于WiFi

鸿鹄芯片用于显示设备,智慧屏用的就是它
IoT设备有点像第三方App开发引导,不同的是App是软件,IoT则是各种硬件(及微系统)的集成。相比起来,后者似乎更复杂。华为的HiLink开放平台+LiteOS系统+IoT芯片,是为让这个问题更简单而准备的。
如果说鸿蒙OS或HMS是吸引码农来华为这边写代码做软件,HiLink+LiteOS+凌霄、鸿鹄新品,则是给生态硬件设备准备的开发包,如果有第三方厂商想制造符合华为标准的产品,大到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到智能灯泡摄像头,从华为大礼包三件套开始会简单得多。
推向开发者考题:麒麟芯片
虽然这是一次开发者大会,但麒麟芯片仍被单独拿出来讲,不止因为“自研芯片”在中国手机(甚至整个科技行业)都不多见,还因为麒麟芯片是构造AI人工智能的硬件基础。

麒麟和AI
2017年9月2日,麒麟970成为了世界首款内置NPU处理器的移动芯片,NPU全称为“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即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在此之前,“人工智能”在一般更多存在于电影或高端科技研究方向。
当具备AI能力的芯片被手机厂商们安装到自己的产品上时候,他们也赋予了AI更多接地气的玩法,例如拍照识图,人脸识别等。麒麟970参与了“人工智能”对一般用户的启蒙,之后的麒麟980是AI算力的进一步加强,今年的麒麟810,则是华为让AI能力向中端产品的覆盖。

麒麟芯片也需要和开发者一起
但AI能力又并不止依存与麒麟新品和华为自己的算法。华为Fellow(公司院士)艾伟今天在台上介绍的另一半是AI计算能力向开发者的下放,他演示的视频正来自台下的一位开发者。

麒麟芯片中的达芬奇架构
AI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今天下午华为介绍的所有业务中,它或许会是变数最多的一个。无人能真正衡量AI最终价值,和它能多接近真正的人类想法。
艾伟在演讲结束让AI的客户价值回归到有料(靠麒麟新品),有量(靠华为终端出货量),有时间(靠开发者的努力),前两个华为已经初步做到,“最终做到怎么样,看你们的了”——他在走下舞台之前,对着台下的开发者们这样说。
写在最后:
华为今天对自己的整个产品体系做了次梳理,这是一次为码农们服务的晦涩大会,一般用户只能从主题演讲只言片语中看到华为构建未来的想法。
有句俗语说“一流公司做平台”,华为的平台却不止手机,平板,笔记本这些硬件分类,而是1+8+N的巨大野心。
他们的表达方式,则是初出茅庐的挑战者鸿蒙,推给全球开发者的HMS和快应用,以及站在软件+硬件交界处的HiLink三件套和麒麟芯片等等。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