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52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
划重点:让谷歌和IBM两家大公司爱恨难舍的Linux系统,最早只是芬兰一个叫林纳斯.托瓦兹的黑客玩出来的结果;上中学时,林纳斯数学超级好却不解风情,一直没明白找他补数学的女孩子说的“养大型宠物(字面下的意思是调情)”是啥意思;上世纪90年代初AT&T;和伯克利大学的版权官司导致的市场空白,迅速被Linux系统吃进;今天的Linux系统掌管着超级计算机和大部分服务器,算上安卓的话,Linux王国的领土几乎扩展到了整个网络系统,Google搜索,淘宝购物,微信、QQ聊天等全球数十亿人离不开的服务,都运行在Linux之上。正文:随着Fuchsia系统在近期上线,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手机操作系统安卓,看来真的要被谷歌扔进垃圾桶了。
安卓被谷歌打入冷宫,外界猜测是因为采用了开源的Linux内核,使得谷歌对安卓缺乏掌控力,导致碎片化太严重,迫使谷歌让安卓在辉煌时期提前谢幕。
但对IBM来说,Linux的开源却是蜜糖。7月9日,IBM宣布以340亿美元收购Linux最大的商业化公司红帽(Red Hat),以期重新定义企业级云市场。

追根朔源,让两家大公司爱恨难舍的Linux系统,最早只是芬兰一个叫林纳斯.托瓦兹的黑客玩出来的结果。
那么,当时还在上大二的林纳斯是如何玩出一个世界级的操作系统的?
世界上最好养的“书呆子”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了5150新款电脑。
这款看起来像个米色大盒子的电脑售价1565美元,面向家庭用户销售。4年前,刚成立5年的苹果公司已推出世界上第一款个人电脑Apple II,而IBM加入战团,预示着个人电脑时代降临。
与硅谷隔着整个美国和一个大西洋的芬兰,也开始进入个人电脑时代。
也是在这一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统计学教授里欧.华德玛.童奎维特买了一台Commodore VIC-20电脑,这样在学校里大型机做不完的工作,他可以带回家里完成。但问题是,童奎维特教授用惯了纸笔,很不习惯敲键盘。于是,他把目光转向11岁的外孙林纳斯.托瓦兹。

信息时代的“开山鼻祖“IBM5150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人物”
一个好主意油然而生。
随之而来的,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每次教授在纸上写好BASIC语言程序后,就把林纳斯抱到膝盖上,让他把纸上的程序用键盘输入电脑。
身为数学家的外公的想法不复杂,祖孙两人一起体验计算机带来的乐趣,同时培养外孙对数学的兴趣。
于是,每天放学回家帮外公输程序成为林纳斯的“家庭作业”。很快,他敲键盘的熟练程度超过了外公。久而久之,他感觉仅输入外公编好的程序不好玩,开始试着自己编程。这位未来的程序大师编写的第一个程序非常简单:
10 PRINT”HELLO”;20 GOTO 10。屏幕上会显示一行又一行的“HELLO”,没完没了,直到程序被强行终止。
林纳斯将“HELLO”换成“SARAH IS THE BEST”后,满屏幕显示“萨拉是最棒的”。本来林纳斯不算一个体贴的哥哥,但这次耍酷还是成功赢得了妹妹萨拉的感动,这让林纳斯感觉编程真是太好玩了。
林纳斯从此对编程上瘾。
每年10月芬兰就进入过冬模式,大人小孩喜欢在户外玩曲棍球或滑雪,林纳斯却窝在家里通宵达旦地捣鼓计算机。林纳斯功成名就之后,妈妈安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儿子是一个书呆子,从小就很好养,只要把他和一台电脑关进一间小黑屋,再时不时扔点儿面条进去就行。
确实,林纳斯年轻时的呆气堪称一绝:
不善社交,人一多,他就成为空气;衣着不讲究,常常一件睡袍过一天,工作之后,热爱穿公司发的免费T恤,发什么穿什么;上中学时数学超级好却不解风情,一直没明白找他补数学的女孩子说的“养大型宠物(字面下的意思是调情)”是啥意思,反而很认真地照顾邻居家重达7公斤的宠物猫;大学生活开始后,林纳斯终于华丽蜕变为操作系统的一代门派宗师。
“芝麻开门”19岁那年,林纳斯上了外公曾任教过的赫尔辛基大学,报考了计算机专业。比较搞笑的是,这个专业包括他只有两名男生。
看起来,林纳斯上的是冷门专业,但实际上Unix当时已经不经意间为他敞开了一道阿里巴巴式的大门,而过去8年来对编程的狂热爱好,又使他在编程和算法上积累了深厚的童子功:
上中学之前,除BASIC编程语言外,还掌握了用机器语言(0和1的编码)编写程序的能力,对电脑的运行原理和过程了如指掌;学会了自己编写程序设计工具,比如编写的编辑器比电脑自带的还好,让电脑屏幕显示字符的速度快得惊人;对操作系统兴趣浓厚,当时操作系统功能简单,版本众多(每个品牌电脑商都有自己的操作系统),BUG丛生,为他提供了解剖标本;正式开学前自学了关于Unix的经典著作《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对Unix系统做了透彻的了解,对它的热情也高涨起来;而当时有关Unix的纷争,又为林纳斯编写的Linux系统赢得了成长的时间。
为方便理解,我们先说一说Unix系统。
直接说吧,Unix的诞生没什么伟大的抱负。AT&T;下属的贝尔实验的两名员工丹尼斯和肯,想在PDP-11电脑上玩游戏《星际战争》,于是两人写了一个操作系统,这就是Unix。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电脑真的没什么娱乐功能,想玩自己喜欢的游戏还得会写操作系统。

贝尔实验室旧址,实验室已经解散,现仅保留名字
Unix系统诞生得这么不正经,完全和晶体三极管没法比,要知道晶体三极管是带着替代真空管的伟大使命被发明出来的。
结果就是,AT&T;根本没把Unix系统当一回事,加上当时正受到垄断管制,不能制造和销售计算机,于是授权费都懒得收,把Unix系统和源代码许可证书都免费公布出去,意思是谁爱用Unix系统玩就尽情取用吧。
Unix系统在大学里很快成为宠儿,到上世纪90年代初,它已经是所有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的首选操作系统,并衍生出许多版本。眼看着Unix系统成为一桩大买卖,AT&T;肠子都悔青了,当初怎么就没收授权费呢?很快,AT&T;和伯克利大学就Unix系统的版权问题打起了官司。
这场官司让Unix系统在当时成为烫手山芋,却也让林纳斯这个21岁、邋里邋遢的芬兰青年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有了抢占市场的机会。
Linux系统的诞生:只是为方便黑学校电脑1991年1月2日,圣诞刚过,芬兰还是白雪茫茫的寒冬模式。
林纳斯揣着圣诞和生日红包钱,在赫尔辛基一家经营电脑的夫妻店,花3500美元DIY了一台外观平淡无奇、性能彪悍的电脑,他付了1200美元,剩下的需要在三年内还清。
随后,他又为新电脑花169美元,买了一套Minix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
软硬件准备就绪,林纳斯准备用Minix系统自带的终端仿真程序,黑进学校性能更为强大的电脑,上网看新闻或编程。当时家庭拨号上网又慢又贵,通过学校电脑上网不花钱,还很快。所以,黑学校电脑既酷炫又实惠,几乎成为林纳斯的必修课。

林纳斯的母校赫尔辛基大学,整个计算机专业只招到2名学生
但是,一番操作下来,林纳斯发现Minix系统根本不好用,尤其被他寄予厚望的终端仿真程序,更是超级难用。
黑学校的电脑是刚需,既然Minxi系统不好用,那为何不从裸机开始(从BIOS系统入手),重写一个呢?反正在冬天的芬兰,哪也去不了,有大把的时间可用,还有一台彪悍的386个人电脑做开发工具。
总之,万事俱备,就差他把十个手指头放到键盘上了。
说实话,独自开发操作系统的日子其实十分单调。林纳斯每天24小时是这样度过的:编程——睡觉——编程——吃椒盐卷饼或洗澡(随便冲冲了事)——睡觉——编程。
好在感觉不枯燥。
但他如此沉迷,还是引来了父母的担忧。父亲尼奇忧心忡忡地对母亲米奇说:“赶紧让他去外面找份差事吧。”米奇担心的则是另一回事:“像他这副(整天宅着不出门的)德性,以后还怎么去结识好女孩儿啊?”
在父母为儿子操心时,黑客儿子也为正在开发的系统操碎了心。
开发到文件系统驱动环节时,由于感觉太费劲,林纳斯差点放弃。但他发现,放弃操作系统开发,生活又将进入无趣状态,大学课程没什么挑战,唯一的课外活动是每周三晚上的频谱俱乐部派对,由于没女伴,派对显得比较无聊。

功成名就后,林纳斯了却了老妈的心病,找了一个很猛的女朋友:6届芬兰空手道冠军
还是写操作系统有点意思。
于是,Linux系统的开发又继续进行。
1991年9月17日,林纳斯将Linux系统0.01版本上传到FTP,源代码大概有1万行(现在超过1000万行)。
由于当时的电脑内存有限,如果运行的程序大于内存,很容易导致电脑崩溃,而Linux系统拥有分页到磁盘的功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第一炮就炸了个不小的动静,让许多Minix的用户转投Linux阵营,这也导致双方爆发了微内核和宏内核的口水战。
经过全球黑客的共同努力,1994年3月14日,Linux系统1.0版本在林纳斯的母校赫尔辛基大学发布,此时它的代码量已经超过17万行,用户超过10万。
相对于当时如日中天的Windows,Linux完全免费,完全兼容POSIX1.0标准,意味着可以通过模拟器运行DOS、Windows程序,支持多用户多任务(比当时的Windows强),同时具备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鲜明的特色赋予了Linux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在Windows开始独霸全球操作系统时,仍能撕开一条口子。
更重要的是,由于Linux支持多种平台,可以安装在各种计算机硬件设备中,比如手机、平板电脑、路由器、视频游戏控制台、台式计算机、大型机和超级计算机。在跨平台适应性上,甩了Windows好几条街,这也为安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简单说,Windows相当于英特尔的CPU,Linux则相当于ARM的芯片。
让微软感到头疼Linux系统1.0发布一年后,史上最成功的操作系统——微软的Windows95发布,从此Linux系统与Windows系统开始同台PK。虽然一直到现在,无论个人电脑还是服务器领域,Windows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Linux系统也让微软不敢忽视,始终是让它头疼的力量。
1998年10月,微软在法国发布了反对Linux系统的公开信,算是正式确认了双方的竞争关系。
Linux系统能从北欧一隅之地崛起,迅速成长为抗衡微软的一支力量,和林纳斯恬淡的处事风格有关。

Windows95的发布,奠定了微软在桌面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
和盖茨16岁创办公司(虽然失败了)就以赚钱为目的不同,林纳斯开发Linux系统则是为了好玩,没有商业目的,软件雏形刚出来,就放到网上,和全球的黑客一起完善修改。起步即开源引来了全球优秀程序员,他们帮林纳斯节省了庞大的操作系统开发费用,也积累了最初的传播口碑,塑造了技术领先的形象。
另外,时运也是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初AT&T;和伯克利大学的官司,使得当时各公司和机构应用的Unix系统面临侵权的风险,大家急需一款新的操作系统应急,而基于Unix的Linux系统既节省了部署成本,又拥有技术优势,于是这场官司导致的市场空白,迅速被Linux系统吃进。
1998年是个重要转折点。
此前,Linux系统的用户主要是软件爱好者,鲜有大公司,此后,Sun、IBM、英孚美软件(Informix)、甲骨文(Oracle)等公司相继加入Linux阵营。同时基于Linux的谷歌搜索引擎上线。Linux系统四面开花,当年占据17%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Linux系统爆发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可以说把Windows秒的渣渣都不剩。微软为手机开发的6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每一个最后都失败了,而基于Linux内核的安卓却成为一代霸主。
为何两款系统会冰火两重天?
主要是因为微软擅长开发桌面操作系统,这种优势像基因一样深植于公司内部,但智能手机市场和个人电脑市场截然不同,Windows的闭源使微软无法引入基因不同的开发团队,结果就是Windows Phone的各个版本几乎都是MINI版Windows,典型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
相反,Linux系统由于开源可以引入不同公司或开发团队,开发出多样化的产品,从PC操作系统,到谷歌搜索引擎、安卓等,更能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生命力更显旺盛。
娶芬兰空手道冠军为妻Linux系统声名鹊起之后,林纳斯最初直接的受益是,终于偿还了上大学时DIY电脑欠下的钱。一个叫彼得.艾文的黑客在网上为林纳斯发起募捐,成功募集到3000美元。用这笔钱,林纳斯在1993年底还清了电脑欠款。
更重要的受益则是,他终于找到女朋友。

开发Linux系统时的林纳斯,系统最早起名“怪胎”,后来改用他的名字(Linux)
成名之后,林纳斯担任了赫尔辛基大学的助教,用瑞典语教授“计算机科学入门”,有15名学生上这门课。林纳斯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给他发一封电子邮件。学生们发来的电子邮件要么是简单的文字信息,类似“您好,托瓦兹老师”,或者发一些课堂笔记,总之是在证明:老师,我作业完成了。
但一个叫朵芙(Tove)的女学生发来的电子邮件却与众不同,她邀请林纳斯约会。朵芙曾6次获得芬兰空手道冠军,解决个人感情的方式也带着空手道的进攻色彩。
“朵芙是第一个通过互联网方式接近我的女人,而我干脆就把她娶回了家。”多年以后,林纳斯这么得意地对来访者说。
盖茨和林纳斯:两种人生比尔.盖茨出身于富裕家庭,从小就想赚大钱;林纳斯家庭经济一般,实际上由于有相当一段时间手头特别紧,他的妈妈不得不把唯一的投资——一张赫尔辛基电信公司的股票(当时还是纸质的),送去典当行换取现金,这张股票价值其实并不大,只有500美元。
尽管如此,林纳斯对发家致富特别是一夜暴富依然没什么兴趣。
从赫尔辛基大学毕业后来到硅谷,乔布斯曾邀请他开发MacOS,但被他拒绝了,如果答应的话,他很可能得到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后来,有几家Linux系统商业化公司比如红帽(RedHat)给了林纳斯一些股票期权,使得他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但离真正的富豪距离还很远。
当然,说林纳斯对财富清心寡欲也不客观。事实上,红帽公司给了他价值50万美元的期权,公司上市之后,一夜之间,那50万美元变成100万美元,“坦白地说,我兴奋地快要发狂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林纳斯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计算股票赚了多少钱。
如果以财富多少为标准来定义成功,林纳斯显然算不上成功人士,但如果以对行业的贡献度为标准,林纳斯的地位其实并不逊色于比尔.盖茨。
比尔和林纳斯,就像硬币的正反面,争议颇多,很难说孰优孰劣,但可以肯定的是,两人的人生都很精彩。

今天的Linux系统掌管着超级计算机和大部分服务器,算上安卓的话,Linux王国的领土几乎扩展到了整个网络系统,Google搜索,淘宝购物,微信、QQ聊天等全球数十亿人离不开的服务,都运行在Linux之上。即使长期敌视Linux的微软(毕竟是直接竞争对手),也开发了自己的Linux服务器版本,用于Azure云平台。
而IBM近期完成的对红帽340亿美元的收购,是蓝色巨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这也凸显了Linux的价值。收购完成后,红帽将作为IBM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来运作,并将纳入IBM云计算与认知软件业务的财务报表。
IBM意在借助Linux在开源软件领域开拓疆土,帮助其巩固云业务增长引擎。目前IBM的云业务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亚马逊和微软。可以说,蓝色巨人将复兴的未来押注到了Linux身上。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图片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即联系删除。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