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Han的第64篇原创文章
每年初夏,都是中美科技企业的“开发者大会”季。
Facebook的F8在5月打头阵,然后是会期再次撞车的谷歌I/O和微软Build,接着是苹果的WWDC,最近当然是正在热点上的百度Baidu Create 2019。

作为业内“开发者”,我自然都有关注。
虽然是“开发者”大会,但大家也都会发布新的产品,比如Facebook发布新版设计,谷歌发布手机等等,我在这,将更注重在技术上。

在技术层面,如果选出一个最大的核心词,那今年依然是AI。围绕这个方面,我发现各家的大会侧重点虽然不同,但也有6个共同点,下面就来说说。
干货一:Everyone一词频频出现在今年各家的发布会上,Everyone一词频繁出现。
百度去年就喊出“Everyone Can AI”,要让每个人都能使用AI,每个人都能轻松的成为人工智能的开发者,让 AI 技术平等赋能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让AI 落地各行各业。今年,“Everyone Can AI”依然是不变的理念。

同样,谷歌则是“AI for Everyone”,旨在说明AI技术可以惠及各类人群,而不仅仅是健康的、喜欢追求新事物的人群。同时,发布课程“AIfor Everyone”,帮助所有人理解AI技术。
微软是“每个人都有AI代理”。在大会上,纳德拉畅想未来,每个组织都可以用AI代理帮助业务发展,这就像拥有网站一样普及,而每个人也都可以利用AI来方便生活。

这些,都揭露了一个AI行业的未来共识:无论是开发者端还是应用端,AI的普及大势所趋。作为开发者,要学会使用AI、利用AI,而应用者,则要拥抱AI能力、完善产品化方案。
干货二:数据安全成为新焦点数据安全问题,则在今年,被各家企业重点关注。
扎克伯格在F8一开场就说,未来要做一个“关注隐私的社交网络”,第二天就成为各媒体热点。

而苹果也特别强调了移动端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进而保证自家信用卡新产品的无压力上线。

谷歌和微软则在开幕式演讲中,一开头就强调了用户数据保护的重要性,隐身模式、一键删除等功能将成为标配。
百度也在本次的Create大会中,强调AI安全体系是百度大脑的一部分,全面保障网络、系统、数据、隐私和应用安全。

AI时代,数据是各家的弹药,而通用标准缺失和行业过去的野蛮生长,已经成为全行业必须关注的重点,以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当然,“问题”也是“机会”,“痛点”也是“需求”。
在未来,能安全地、合规地利用AI,不仅是必须,更是一道优势企业和平台的重要护城河。
干货三:AI要有温度“Do Better,科技为更好!”这是李彦宏在Create大会上演讲的结束句,以此总结AI的人文关怀。
百度AI寻人项目已经帮助超过6700个家庭重新团聚;百度AI助盲行动,正在帮助更多盲人朋友通过AI语音技术与世界温暖对话…

而今年谷歌I/O的重要主题就是“人文关怀”。时间有限的开幕演讲中,重点介绍了各种AI应用。
比如,帮助聋哑人看视频,自动加字幕的LiveCaption;帮助渐冻症等特殊群体交流的Project Euphonia;还有JeffDean亲自介绍的预测印度洪水防灾。

AI会威胁人类么?
随着AI产业的加速发展,这一问题一直是所有大厂无法回避的问题。
各家的努力,也都在说明,人类能给AI赋予温度,未来的AI会造福人类。
干货四:技术创新方向趋同通过各家在大会上的技术Demo,我们可以看到各家企业技术上努力的方向。
我发现在几个AI的方向上,各家有一些发力点比较趋同。
一个是连续交互。用户需要每次唤醒语音交互系统,一直是业界的产品痛点。在今年的大会上,各家都有对连续交互技术进行展示。
在Google IO上,演示者通过一次“OKGoogle”唤醒助手,接连操作定闹钟、查看社交网络、叫车等功能,都无需再次唤醒。讲演最后,闹钟响了,一句“Stop”就关闭了闹钟,不用再加上“OK Google ”了。

百度则在Create上,演示了DuerOS 5.0的全新技能“全双工免唤醒能力”。除了连续对话,还特别拥有“拒绝反应”能力,也就是在多人环境下,能保持清醒,知道该听谁的。
另一个,则是模型压缩,以及在边缘设备上离线计算。AI模型虽然强大,但是一个完整强有力的模型占用的空间却非常巨大。
虽然移动端调用可以配合云来实现,但是依然有一定延迟,另外还有很多使用情形,比如野外移动设备,需要脱网使用。这就需要减少模型体积,让移动端可以存放,完成全部任务。
今年谷歌则在会上宣布,已经可以将语音识别模型压缩至0.5G,完全在手机端完成计算。而百度的PaddlePaddle框架则全新提供了模型压缩库,对于体积已经很小了的MobileNetv1模型,依然可压缩70%。

苹果方面,对于此,其实早在去年就开始布局。今年的WWDC,则发布了全新Core ML 3.0,支持更多模型,可以让开发者方便地,直接在Mac上开发移动终端AI应用。目前已经支持视觉,自然语言和语音多种功能。
干货五:AI更加产业化微软在今年的Build大会上,展现了基于Azure的智能云全新框架。底层的Microsoft Graph将会支持上层包括Office,Windows等在内的一体化Microsoft 365 云平台。
Azure上则继承更多AI能力,比如现场展示的基于Azure speechservice的会议系统,及包括视觉、语音、搜索、翻译和决策在内的Azure Cognitive Services新功能。

微软还宣布,Azure已经进入了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95%的财富五百强企业,涵盖传统制造业、物流、航空、零售、媒体等多领域,产业化全面铺开。
同样的,“产业智能化”也是今年Baidu Create的主题焦点。

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同步发布新车型;与浦发银行联合的深度学习实验室发布 “金融数字人”虚拟员工;与一汽红旗联合打造的中国首批L4乘用车量产下线。
为助力AI落地,百度大脑则升级为5.0版,成为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实现算法、计算架构和应用的融合,为开发者提供了包括基本AI模型、训练、部署、集成和安全在内的整套方案。
在当今的AI时代背景下,随着C端需求更加饱和,中美科技企业,将自己的技术积累赋能到全产业,是未来更多的发力点。
干货六:平台性能更加全面对于像我这样的开发者,对平台类产品最大的要求就是:开发者体验要好。
比如,需要的功能是不是支持,需要的优化是不是好做,对于现有硬件的兼容性是不是好,以及整个开发过程是不是简单。
而另一方面,如果开发者已经习惯于某一个平台,中途想要切换就不是很容易了。
这些,都在迫使各个平台加强功能“全面性”,扩大自身能力和开发者体验,以此形成护城河。
百度在本次大会上,在已有的通用AI芯片“昆仑”后,再推出远场语音交互芯片“鸿鹄”;同时,宣布与华为深度合作,飞桨(PaddlePaddle)平台,将可以在华为麒麟芯片上运行。
这些,都在点亮硬件技能点,让百度大脑成为“软硬一体的AI大生产平台”。

其实,“软硬一体”,早已被各大厂,认定为未来方向,各家已经开始重点布局。比如谷歌Tenserflow的定制芯片TPU,还有微软AI芯片Brainwave。
重要的是,国产AI框架终于和国产AI芯片走到了一起,形成完整合力。
要知道,国际上很多流行的AI框架,很大的壁垒,是来源于和底层芯片的“深度配合”。这个也成为了潜在的,国外科技企业对中国技术控制的咽喉点之一。

微软方面,今年则同样支持更多硬件加速,比如支持NVIDIA的 TensorRT 和 Intel nGraph 的 ONNX ,这样开发者就可以在 NVIDIA 和 Intel 芯片组上进行高速推断了。
同样,在收购Github后,微软本次发布,更是优化了体验,比如AzureAD引入 GitHub,这将让代码库和云开发的认证系统结合。同时微软也推出了可视化机器学习配置界面,0代码即可完成部署。

大厂们的AI产业化赋能重点,不在一个核心算法,也不在一个AI芯片的开发,而在于每一个环节都要打通,让整个平台能力全面化,这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竞争武器。
终
从2019年几家科技企业AI相关的开发者大会来看,AI依然是科技主战场,各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也都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百度作为布局AI最深的中国大公司,更注重产业智能化;美国企业更是站在国际化角度,通过AI助力主要业务线,如微软将云和AI结合布局,苹果更注重移动端的离线开发。让每个人都能享受AI的便利,却是大家坚信的未来。
而在这路途上,让AI更有温度,让数据更安全,则是所有人的必修课;让技术更先进,让平台能力更全面,让开发者体验更好,则是各大企业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2019年的小目标已完成

22/52篇原创笔记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