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幻想乡很是美好
自2016年VR成为创投圈的热门产业,新鲜的科技体验也让VR赢得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大量VR头显设备的出现。但是与索尼、HTC等VR巨头上千元的VR头显相比,如今市面上销量最高的VR头显大多不足百元,这些看似低价的VR头显几乎都产自深圳、广东地区的小工厂,并没有太多的技术性可言,成本价最低甚至仅有3元。低劣的山寨VR产品无疑影响到自身的体验,如何成功躲避VR头显消费陷阱成为消费者面临的难题。
可是这个难题不应该是由消费者来买单,而是应该由中国的VR行业从业公司来买单,是他们热炒起了整个行业,在全球顶尖VR技术产品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给投资人“讲故事”,塑造了一个貌似已经成熟可以给普通消费者带来很完美的体验的产品。

一个VR盒子的成本只有几元人民币
譬如暴风魔镜这类倚靠着上市公司的企业,不从技术产品的角度入手打造一款长效有趣的VR硬件,而是仿佛饮鸩止渴一般不断推出仿照谷歌CardBoard入门VR眼镜的所谓盒子产品,直到2016年末才姗姗来迟地发布了其第一款一体机产品,算是稍许挽回了些声誉。
这是中型的创业公司,其实不论他们如何发力或是划水,归根结底还是要吃VR这碗饭的,也算是卯足了劲头要在这个行业闯出一片天地。真正要对比的是所谓行业独角兽的公司——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被称誉为BAT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的公司又在做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首先是国外的几家巨头:

世界科技三巨头
1、苹果自2015年起就不断收购或是收编VR/AR行业的技术人才,申请了近百项相关专利,在实验室里不断试验,至今不草率推出VR/AR的产品;
2、谷歌在尝试性推广了Cardboard眼镜后在全球掀起了VR眼镜盒子产品的热潮,它却在这个时候激流勇退,发布了Pixel订制VR手机,制定了VR行业的统一标准平台——Daydream,成为行业红海,包容所有上下游企业;
3、微软对于商业用和工业用产品早早发力,先后推出了多款VR眼镜产品,以及影响了世界电子科技行业走向的AR眼镜Hololens,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销售,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一块版图;
反观中国的领军企业们:

中国互联网三巨头
1、百度迟迟不在VR这个号称下一代互联网的行业发力,在2016年焦头烂额于其被消费者抨击已久的无序竞价推广带来的各类社会事件,最后只能学习谷歌、三星打着人工智能研究的牌子掩盖自己技术实力不足的事实;
2、淘宝在2016年双十一打出了所谓“Buy+败家”的VR购物,可是一切都是那么不成熟,行业软文宣发震天响,购买体验破碎,就是在看着几个静态图片点选,和实际宣传的效果天差地别,结果到了11月12号就几乎销声匿迹;
3、腾讯现在似乎执着于“三亿鼠标”和“王者农药”的高热度带来的高红利,趴在自己的垄断产品QQ和微信上坐地收钱,偶尔发布一个WeGame通过关系打压一下Steam中国区,盆满钵满就足够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时至今日还在画着饼的所谓腾讯Solar VR社交和那个不知道被搁置多久的腾讯幻境VR app。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中国企业植根于骨髓的“小富即安”的心态在作怪,已经是行业巨头了,已有行业已经能够保我吃喝不愁,乐享百年人生了,为什么还要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研发、探索工作?到时候看哪个小公司做得还凑合买过来挂上我的牌子不就行了?

诺基亚破产倒闭
风暴君只能说这个想法很有建设性,很长远,很科学,就是忘记了几个血淋淋的例子——柯达、诺基亚、摩托罗拉,曾经的行业独角兽坐享全球的刚性消费需求,结果呢?柯达破产重组,诺基亚品牌售出,摩托罗拉销声匿迹,这样的例子难道不够惨痛警醒吗?
今天风暴君的一番吐槽反思或许会成为庸人自扰,人微言轻,影响不了大局,但是风暴君真的想说,在现在的社会中国想要强大,互联网行业一定要强大,可是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这样恶性循环下去,风暴君以前展望的中国科技引领全球,或许只会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憧憬。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