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当我们以为VR设备会如游戏主机一样,靠拉拢第三方内容割据地盘时,VR行业却自发的产生了有趣的变化。而这种不同寻常的业态,需要从两家企业的技术开源说起。
首当其冲的是依仗分发平台起家的Valve,由于Steam平台本身的开放性质,Valve需要拉拢更多的第三方开发商入驻,因此它们自然不会走Gear VR那样的“封闭”道路。于是在去年8月时,Valve拉上了合作伙伴HTC,一同开放了Lighthouse(灯塔)追踪技术。
而早在Lighthouse开放的两个月前,微软就已经着手铺开HoloLens的系统和硬件,这可以看成它们在手机端遭受挫败后,其平台梦于VR领域的延续。
令人意外的是,这两次开源事件随即引发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有别于htc vive、Oculus Rift和psvr三个围绕设备展开的主流派系,VR市场中也逐渐形成了以Valve和微软为首的两个技术矩阵。
Valve:围绕追踪技术的硬件矩阵Lighthouse追踪技术开放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衍生出了大量第三方外设。这些设备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完成了从“芯片”到“追踪元件(Vive Tracker)”,再到“独立外设”的进化,发展十分迅速。
在正统的手部控制上,VR gluv依托Vive Tracker实现了手指追踪和手腕旋转的精度识别。而HTC近日更是向开发社区公布了一批全新的教程,其中包括Master of Shapes团队的“追踪枪”和“虚拟喷漆罐”,以及Two Bit Circus团队的定位演示成品。
对于中小型开发商来说,遵循“Lighthouse标准”来构建设备的成本更低,Valve和HTC为它们创造了入局VR行业的捷径。而针对具备开发能力的大企业,Valve则祭出了“共享技术”的套路。
Valve的首席执行官Gab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自己有一套固定的内部开发流程,到了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就会把这些成果公开给我们的合作伙伴,以及一些第三方游戏开发者。”
Gabe产生这样的想法,也许和它们早期原型硬件的失败密切相关。相比Oculus,Valve的VR头显还要出现得更早一些,其房间定位的设计思路也对Lighthouse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由于早期机器过于笨重,而当时市场又未引起重视,Valve才遭遇了滑铁卢。
就目前来说,怀揣核心技术的Valve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分发平台的成功,共享技术显然成为了入局VR硬件市场的最快手段。另一方面,它们也在逐步“找回”自己的硬件业务,去年在Steam Dev Days上推出的全新控制器,也可以说是一次试水。
值得一提的是,LG最近发布的VR原型机恰恰就是结合Valve技术的产物,这款设备不仅在定位体验上非常接近HTC Vive,在设计上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Vive中“坑洼”的激光感应凹槽被换成了一整块塑料薄膜,而为了方便体验者摘戴头盔,头显也提供了一个上拉功能(像太阳眼镜一样)。
微软:Holographic系统的平台梦在2016年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微软首次公布了Holographic系统的推广计划。
其执行副总裁特里·迈尔森(Terry Myerson)表示:“通过Windows 10,我们和合作伙伴创造了令人惊艳的成果,微软接下来将更进一步将平台扩展到混合现实领域。”
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和宏碁相继抓住了橄榄枝,并开始着手研发自己的PC VR头显,而在2017年的CES上,我们很快就看到了成果。

虽然这些VR头显的外貌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原理几乎一致。在Hololens的启发下,这些设备都采取了内嵌摄像头的形式来实现“inside-out”功能。从理论上来说,它们能够排除基站的干扰,在不用配备外置传感器的情况下,实现六个方向的自由跟踪。
值得提及的是,这些第三方设备不仅能够在硬件设计上参考HoloLens,也能获得Windows系统的平台支持。根据微软公布的信息来看,程序编程接口、Xbox Live服务都将是接入AR/VR设备的一环。
从技术开源出发,却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Valve自始至终就是面向消费市场的企业,在游戏分发平台的帮助下,其合作伙伴能够迅速接入消费级。从LG原型机的设计倾向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它在HTC Vive的基础上进行了“轻量性质”的优化,显然是为了娱乐和游戏而服务。
不过,由于Valve带动了第三方外设的开发潮,这从侧面促使了其商业端的发展。借由这些外设的完善,它们甚至能够实现从C端到B端的逆向输出。VR主题公园等项目的展开,也可以当成外设向B端拓展的一个雏形。

与之不同的是,微软在B端早有建树,Hololens不仅是各大高校项目的常客,也与NASA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这其实有据可循,HoloLens高达3000美元的费用并非一般消费者可以接受,而针对这个独立的产品,微软迅速改变了起初面向消费者的市场策略。
有趣的是,联想、惠普、戴尔等联动产品的推出,也许是微软再次拓展消费市场的一次尝试。这些第三方设备的售价均在300美元左右,又由于它们最终都会接入Windows应用商店,因此变相推广了微软的消费级产品。不过,Windows应用商店的活跃度很一般,加上内容多为微软的第一方作品,它比起Steam的体量还是小了那么几圈。
另一方面,英特尔则有些与众不同,它受及HoloLens技术的启发,建立的是一个名为“Project Alloy”的标准。这个标准证明了“inside-out”追踪技术非常契合VR一体机的硬件形式,后续也可能将带动一批新兴设备的革新。
Valve和微软技术矩阵的建立,一方面巩固了自己擅长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版图的纵向扩展,它们只是阴差阳错的走了一条相反的路线。但换个角度来看,微软曾经在E3上还宣布过与Valve进行合作,它们之间有着一种若隐若离的关系,这可能也是VR行业正在健康发展的一种表现。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