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知道,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手,说明你也做得也不怎么样?
因为这个行业没什么钱赚,没有人看得上你这个行业,所谓:不受天磨非好汉,不遭人妒是庸才。在我选择投资企业考察团队的能力,重点之一就是研究它是如何面对竞争对手的。
腾讯这个行业前景就非常好,一路走来,它也遇到了超级多的竞争对手。比如:
·1999年腾讯QQ出生时就面临三个竞争对手;
·2001年在腾讯多次摸索盈利模式的时候,尝试注册收费,一下子冒出了20多个对手;
·2004年腾讯上市,大家看到这个行业这么好赚,就出现了200多个竞争对手;
在这中间,微软、雅虎等如日中天等巨头也一度是腾讯QQ的竞争对手,那腾讯是如何击败行业巨头建立的“扛QQ联盟”呢?

▲腾讯遭遇多个竞争对手袭击
2
腾讯是2004年6月在香港上市,翻看腾讯349页的招股书,我们会发现:2003年腾讯总收入7.35亿,税后利润3.2亿。
也正是在2004年8月,在微软总部工作了9年的熊明华受命回到中国,组建MSN中国研发中心。
2005年微软总部看到一份报告,与大张旗鼓的网易、新浪等企业不同,微软在没有专门的MSN中国运营团队,以及任何宣传和本地化支持的情况下,用户数却是网易的3倍。
当时MSN在中国即时通信的市场份额为10.58%,虽然与QQ 77.8%的份额相距甚远,但它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即时通信软件。
其中大约2000万的商务人士用户中,腾讯用户约950万人,占比47%,MSN用户约1075万人,占53%。
而在MSN过去2年的新增用户中,有95%是腾讯QQ流失的用户。
当微软总部看到这些数据时大吃一惊,于是在中国区员工的主导下,微软做出了将MSN业务独立、实施本土化运营的决策。
3

很快市场上传闻MSN要收购腾讯,还流传一封以比尔·盖茨口吻写给马化腾的信:“QQ不是社会网络,感谢QQ给中国小朋友普及了即时通信的概念,等他们长大工作了,有钱了,就慢慢转移到了MSN,无缝切换。”
在种种传闻中,2005年4月11日,微软与联和投资公司(上海国资委的投资型企业)成立了合资企业——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上海美斯恩(MSN读音)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唐骏认CEO。
当时,微软已经是世界IT第一大公司,比尔盖茨也以466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资本雄厚,而且它背靠上海国资委。
微软MSN技术部的负责人熊明华也是1996年加盟微软,参与了微软扼杀网景浏览器公司,也参与了Windows 2000和MSN的开发。
你会发现,MSN不仅有数一数二的老爸、老妈,还有钱、有背景、有技术。
对于腾讯来说这个对手不可谓不强大,而且当时腾讯根本招不到最优秀的人才,中国TOP10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愿意去腾讯,所以腾讯实际上是在用‘二流’乃至‘三流’人才,与微软打仗。
▲微软产品
4

MSN中文网
难道腾讯只有等死的份?可怕的是,这个时候,微软MSN又开始出招了,还是三个大招,让腾讯无处可躲。
第一招、合纵连横组建“抗QQ联盟”。
微软推出了MSN中文网门户网站,把内容频道以承包经营的方式向社会招标。
同时,微软联合了淘宝网、联众世界、上海文广9家大型网站,组建了行业内传言的“抗QQ联盟”。
当时MSN广告营收就有7000万元左右,几乎是腾讯的网络广告收入,合作伙伴数也逐渐增加到20多家。
你看,这是不是还有点当年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游说六国组成“抗秦联盟”的味道?
第二招、推出短信收费业务
MSN中国出资收购了电信增值服务的深圳清华深迅公司,向MSN用户提供10元包月的短信服务。
这个模式和腾讯创业时的盈利模式一样。
第三招、MSN联合雅虎推出即时通讯互联互通
要知道,这个互联互通可以把全球的即时通信用户都连接起来,MSN准备用这种方式来打破腾讯QQ 占比77.8%的市场垄断地位。

▲2005年,微团与雅虎合作
5
面对背景、财力、技术、合作伙伴都远超腾讯的竞争局面,你可能会说我招谁惹谁了,赚点钱容易吗?
这种情况我在自己做企业的过程中也经历过:2004年我创业的时候没有对手,2007年开始出现有对手,到2009年有一大堆竞争对手围在我公司楼下抢客户。
其实在每一家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面对竞争这堂课,我们早晚是要补的。
当然,对手强大,不等于可怕,更不等于不可战胜。
这个时候腾讯已经今非昔比,它有了十几亿的融资,还有南非MIH大股东,以及从高盛加盟的刘炽平,经过一番酝酿后,腾讯也开始见招拆招。
首先,面对“抗QQ联盟”,腾讯引入了与谷歌的合作。
我们经常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为腾讯引入南非MIH大股东、后加盟腾讯任首席探索官——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的撮合下, 腾讯找到了雅虎的美国竞争对手——谷歌进行合作。
腾讯为用户提供谷歌的网页搜索服务和广告服务,嵌入到QQ、网站、浏览器、等产品中。这也为后来腾讯推出自己的搜索网站搜搜网、广点通广告系统打下了基础。
其次,为了更强地黏住用户,腾讯针对微软的Hotmail邮箱,推出新的产品。

张小龙创业被收购的Foxmail
当时,即时通信工具与邮箱有着最密切的关联性,但腾讯的QQ邮箱不好用,1亿多QQ用户中,使用QQ邮箱的不到1%。
腾讯于是又用这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时候腾讯找到了Hotmail在中国的最强竞争对手——Foxmail,在刘炽平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终于在2005年3月16日,腾讯对外公布收购了Foxmail公司,这就是微信之父张小龙的团队。
没过多久,QQ邮箱的使用率就成功超过微软的Hotmail。
▲QQ邮箱发展历程
第三,制定行业标准,“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2005年6月30日,腾讯QQ的注册账户数达到4.4亿,相当于美国和日本人口的总和,月活跃账户突破1.7亿。
于是2005年10月27马化腾发布了一篇《看见了未来》的演讲,他宣布:“中国的即时通信应用目前已经领先世界,即时通信的下一个发展阶段也将进入由中国领导的即时通信全面社会化的阶段。”

马化腾演讲
当时马化腾定义即时通信的六大应用趋势和三个发展阶段:
由“技术驱动”模式向“应用驱动”再向“服务和用户驱动”模式的转变,腾讯重新定义了即时通信,也给行业未来指引方向,这是一个行业领军者必须承担起的责任。
同样,国内做网络营销培训12年的单仁资讯,也重新定义了网络营销行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网络营销扫盲阶段
· 第二阶段——网络营销工具、应用服务阶段
· 第三阶段——给企业赋能阶段
遭遇竞争是我们企业成人礼的必修课,遭遇竞争是好事,因为你对手的级别决定你的级别。
同时我们发现企业经常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回避竞争,害怕躲起来;
第二种:积极应对竞争,就像腾讯发挥自己贴近用户、快速反应的优势,同时找到自己的同盟,积极出招;
第三种:利用竞争,腾讯内部形成自我竞争,就像2011年微信三个团队同时竞争开发一样,与其被对手干掉,不如给自己人干掉。
当你能战胜世界首富、战胜行业巨头,这家公司的能力也就不言自明了,这也就是我投资所选择的“十年100倍”的好企业了。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内容了,大家肯定还想知道,微软作为当时行业的领头羊,怎么就能轻易地给腾讯打败了呢?其实这中间不只是腾讯见招拆超的能力很强,还因为微软自己出了一些“昏招”,给了腾讯机会,那微软到底出了什么“昏招”呢?请看下篇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