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呼吸机、输药泵、处方单,都联网自动运行,篡改几段代码就能让腿伤病人致死,使一个医院陷入瘫痪。
这些都是美剧《网络犯罪调查》第二季的故事场景,也是我们正在到来的时代画像。
AI已经开始渗透我们的生活,科技在进步,犯罪也在升级。
但是,更直接的风险,并不是终极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问题,而是从政府、企业到个人,我们首先必须直面的是被竞争对手淘汰的风险!
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在开始,所有巨头再次来到生死较量的超级战场,抓不住机会的巨头再大也会重蹈恐龙灭绝的覆辙。
巨头胶着
各行各业都将重新洗牌。
IDC12月初发布的人工智能白皮书指出, 人工智能将提升金融、医疗、制造、零售、教育行业的效率分别为58%、52%、64%、71%、82%。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仿佛哨音乍响,整个世界从政权、学术机构、商业巨头、到个人,纷纷攘攘恐落人后。
国内外科技巨头,无一不重金布局AI产业,从基础研发、中间技术层、应用场景、人才,到围绕各个环节展开的并购。
这个月以来,AI领域布局的卡位竞争,更是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头条新闻密集爆发:
这个月,高通与百度宣布联合优化百度DuerOS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地球人工智能项目。谷歌宣布:谷歌AI中国中心成立。1工信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著名人工智能学者吴恩达宣布成立一家立足于解决AI转型问题的公司Landing.ai。阿里发布阿里云ET大脑,全球首个类脑架构的人工智能,同时宣布与宝马进行自动驾驶合作。
密集的头条争夺战,可以看出目前巨头们的胶着状态。
这种紧迫感很容易理解,毕竟这几年我们都见识到过移动互联网对各行各业摧枯拉朽式的洗牌,抓住机会的新巨头迅速崛起,没有抓住机会的迅速消失于历史的舞台。
12月10日上午,中兴程序员欧某新从办公大楼楼顶一跃而下,舍下家中的老人、妻儿,结束了42岁的生命。
10年前中兴也曾像今天的腾讯一样给员工发12个月的奖金,如今通信时代过去,裁员而不是奖金,成了通信行业的主流。
一荣百荣,一休百休,皆是气候使然。
除了通信终端厂商,通信运营商也在面临人才流失。
有联通内部人士向秋水笔谈透露,目前腾讯云已经在业界大肆搜罗AI方面的销售人才,他们深圳分公司已经被挖走四五个。
背靠运营商起家,也随着运营商渠道衰落而陷入困境的酷派集团,目前也在大力招募AI人才,但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毕竟顶尖人才都已经在顶尖的学术机构以及科技巨头手里,高薪稳定,不会轻易跳槽。
秋水笔谈还获悉,9月中旬,酷派集团常务副总裁兼国际总裁杜金彪,开始全面主管该集团的手机以及硬件业务。
不到三个月,11月底,杜金彪请辞,投入与AI关联度极高的物联网创业大潮。
此前杜金彪已经主管酷派目前最稳定的海外业务一年有余。
人才在转移,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正在加速AI时代的到来。
一是算法的优化,特别是深度学习算法在语音和视觉识别上取得成功,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9%以及95%,让机器获得了两项人类非常重要的感知能力。
同时分布式算法,把一个大计算任务,拆分成多个小计算任务,分布到多台机器去计算,再进行结果汇总,大大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
二是计算能力的增强,特别是量子计算机的发明,一个40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解开1024位计算机花上数十年解决的问题;
三是经过移动互联网这些年的发展,全球特别是中国,大数据的积累十分丰富,成为驱动AI发展的“石油”资源;
四是5G商用这两年就会出来,将为AI的普及应用,提供高铁路网,为天量的数据提供快速而且宽敞的跑道。
AI已经准备就绪,只待东风。
中国逆袭!
在AI的高速赛道上,可以说正在进行的是中美较量,但中国要超车,还有很多的功课要补,其中基础研发的教育与创新力量,都是中国必须花时间资金,甚至进行彻底的制度创新,开拓空间,去培育的。
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口优势,变成人才优势,舍此,都是曲折。
不久前,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人工智能的崛起》一文刷屏,以图鞭策西方国家跟上时代。
中国为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所付出的努力前所未有: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上千亿人民币,企业也在大力扶植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如果这种全国范围内的努力修成正果,中国将会成为AI的主导力量,提高工业生产率,成为新型AI商业的领导者。
IDC的白皮书,预计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到2020年将达到2758亿人民币,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50%。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支出将达到325亿元,占全球整体支出的12%。
在公司数量上,人工智能产业的中美双寡头格局已经形成。
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达到2542家,其中美国拥有1078家,占据42%;中国其次,拥有592家,占据23%。
人才储备是未来这个产业能走多远的基础支撑。
美国AI产业人才总量约是中国的两倍,基础层人才数量是中国的13.8倍。
美国团队人数在处理器/芯片、机器学习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无人机4大热点领域全面压制中国。
在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和专利数量保持高速增长。但中国缺少重大原创科研成果,人工智能顶尖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相较而言,中国在人工智能需要在研发费用和研发人员规模上的持续投入,加大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算法和算力领域。
中国在人才储备以及基础研究、教育方面短板,会严重影响未来的竞争力。中国政府大概也已经意识到这点,开始利用政策引导资源去撬动AI基础研究。
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确立“三步走”目标: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12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把基础研究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攻坚位置。
同时,中国学术界在AI领域的研究也开始活跃,实力不断增强,开始实现局部突围。
就在12月19日,《Nature》发布本年度科技界最重磅榜单之一:2017年度十大人物。“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入选。今年5月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等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发布。
此外,美国麻州大学一项电脑科学论文发布数量调查显示,在2012~2016年期间,论文被引用次数前十名当中,排名最高的是微软,中国科学院与清华大学分据第3名与第9名。
中国各个方面的突破,也让处在领先位置的美国感受到了压力。
2016年12月,白宫发布的《人工智能、自动化和经济》报告指出,应该通过政策激励释放企业和工人的创造潜力,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保持领先。
除了双方政府推动,科技巨头们自身也在通过加紧招募AI高端人才、组建实验室等方式,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同时,通过持续收购新兴AI创业公司,争夺人才与技术,并通过开源技术平台,构建生态体系。
经济学人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截至12月初,全球在AI领域并购资金高达213亿美元,交易比2015年多出26次。
谷歌是在搜索中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的先驱,也是点燃AI收购战的先锋。
2014年Google以4亿美元收购深度学习算法公司Deepmind,完成收购后,他们开发的AlphaGo成功让人工智能再次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2016年,谷歌宣布,其战略从MobileFirst转向AIFirst,通过AI,Google已经升级了几乎所有旗下产品的体验。
CBInsights的研究报告显示,自2012年以来,谷歌共收购了11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是所有科技巨头中最多的。苹果、Facebook和英特尔分列第二三四位。
通过积极并购,Google已经完成“AI+软件+硬件”的生态闭环,抢占先机。
在美国巨头们的巨大阴影之下,国内的巨头们也正在各个层面展开努力,并取得突破。
紧紧追随Google步伐的百度,今年4月公布“Apollo计划”,向全产业链开放百度的自动驾驶技术,试图打造智能汽车界的“安卓”。5月4日,百度宣布,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彻底转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腾讯也已经部署AILab、优图实验室,腾讯开放平台推出人工智能站点AI.QQ.COM和腾讯AI加速器,以“基础研究、场景共建、AI开放”为战略层层递进。
这个月召开的AI领域顶级会议第32届NIPS公布,2017年NIPS共接受了679篇论文,谷歌贡献最大,60篇,腾讯AI实验室以9篇,位列全球32名,中国第二。
华为也在芯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9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AI)移动计算平台:麒麟970,随后的10月,华为发布搭载这款AI芯片的旗舰手机:Mate10。
与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相似,中国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拥有全球最多的用户和活跃的数据生产主体,正在成为AI应用的最大市场。
市场一直是中国科技公司实现逆袭的法宝。只是这一次,市场、应用开路突围,反哺基础研发创新的意识,明显更加强烈了。
这是中国自我进化的一次绝好时机,逆袭之路正在脚下。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