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围棋的“阿尔法狗”走了,无人超市来了。7月8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阿里巴巴推出了无人便利店项目“淘咖啡”。7月初,上海一家无人便利店因为气温太高影响店内商品质量暂停营业。这背后都离不开AI技术的应用。
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即“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里,AI多以机器人的形态出现,并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和混乱,但在多数科学家看来,AI并不是人类的对立面。而从商业和创业的角度来看,AI虽然前景风光无限,但多年来它过于宏大或高冷,因而显得虚无与缥缈。用百度BOSS李彦宏的话来说:只要人工智能达到发展高峰,就会听到“人类将被其统治”的担忧;而只要人工智能陷入发展低谷,又会听到“这只不过是换了种套路的创新泡沫而已”。
不过,就在前不久,腾讯“大佬”马化腾公开宣布:AI“风口”等到了!“现在大家谈AI优先,一切都AI优先了。我们的判断确实是风口到了,我们现在看到每个领域后台、前端都需要考虑未来跟人工智能的结合,否则你可能失去先机。”小马哥直言。
有专业人士表示,在讨论是风口还是泡沫前,最好还是先回到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问题上来。毕竟,当前多数人对AI的认知,还停留在能下围棋的层面。
1百度“All in AI” 腾讯、阿里各自布局

AI成为当下创业、投资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而大公司们都在做什么?在“BAT”三巨头中,布局最早、成绩最多的百度被认为是当前国内AI领域的先行者。
从年初开始百度就宣布“All in AI”,将其视为未来竞争优势。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百度公司首次将自身多年AI成绩单公诸于众——宣布将推出人机交互系统DuerOS和自动驾驶系统Apollo两大开放平台,李彦宏则更是在当天,驾驶一辆基于百度AI技术开发的“自动驾驶车”进入发布会现场。
就好像智能手机上的安卓系统,对于一众开发者而言,基于DuerOS和Apollo,未来AI时代的一系列产品都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实现。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DuerOS的主要应用场景在于家居,可以搭载于电脑、手机、家电等硬件产品,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聊天休闲、生活服务、智能家居、出行路况、手机指令、个人助手、知识教育等功能和操作。
Apollo则是针对智能驾驶领域。按照百度方面的规划,到今年底将对外输出简单城市路况自动驾驶能力,2020年之前实现高速和城市道路全路网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离人类并不远。
腾讯与百度路径相同,也是走开放平台的路线。在其产品智能云的基础上,腾讯对外开放了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三大核心能力。这些技术的背后是腾讯的AI矩阵,包括负责技术、算法研究的腾讯AI实验室(腾讯AI Lab)、腾讯优图实验室、微信智能语音团队,以及负责技术商业化的腾讯云等团队。
用腾讯云深度定制云中心专家工程师吴坚坚的话来说,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是各行业的解决方案。例如应用于快递行业,以往顺丰速递2000万单手写快递订单,人工输入系统需要24小时才能完成,但利用这个解决方案当中的图像识别技术,3小时即可。
阿里巴巴除了在云计算方面有布局之外,同样于7月5日发布首款AI硬件——智能音箱产品“天猫精灵X1”。该音箱利用语音识别技术,用户通过发送语音口令就能购物,还可以通过声纹验证直接支付。
2泡沫源自利益和浮躁

伴随着大公司的巨资投入,一大波以AI为名的创业公司诞生。据乌镇智库联合南方都市报等发布的《乌镇指数:全球AI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全球平均每10.9个小时就有一家AI企业诞生,国内AI近6年来的投资堪比过去30年的总和。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可能更甚之。
这里面有多少是泡沫呢?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李笛并不否认AI领域有泡沫存在,其认为有两个原因。
李笛称,很多公司的人工智能业务都是根据一项或者几项技术发展出来的,所以会基于自己的技术和利益来诠释和包装AI的发展方向。“举个例子,因为我拥有计算机视觉的技术,我做AI就一定会描述成视觉为主,会说所有的门禁都应该是人脸识别的。这就是泡沫的第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李笛认为是浮躁。“很多公司太想要证明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存在感了。这使得他们不能静下心来真的把事情做好。”他说。
3创业公司想立足 要做垂直细分市场

相较于创业公司,由于技术、资金、数据门槛颇高,巨头公司入局AI领域有着天然竞争优势。从百度的情况来看,其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这样的人力、财力投入,并不是普通创业公司所能比拟的。再者,从技术、算法到应用落地之间,存在着不小的鸿沟。
不过,也有带着技术和资源,借行业东风快速崛起的创业者。在成为一名创业者之前,吴甘沙曾是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出于对无人驾驶领域的看好,吴甘沙于2016年离职创业,选择进入无人驾驶领域。今年初,吴甘沙曾对外公布其第一辆针对城市移动空间的无人驾驶电动车。
无人驾驶领域巨头林立,除了前东家英特尔之外,特斯拉、宝马等皆虎视眈眈,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吴甘沙和他创立的驭势科技凭什么?“不用在主流市场去跟巨头竞争,而是找到一个边缘的垂直细分市场,”这是吴甘沙的策略。他选择从离商业化更近的景区、厂区、主题公园和度假村等场景入手。
应用
前景
除了下围棋,AI还能做“神马”?

对于普通人而言,AI技术看似很远,但其实很近。目前,最为集中的领域分别是金融、教育和医疗等。但是用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优图实验室的科学家贾佳亚的话来说,AI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可以有更积极的正面意义,例如在寻人这件事情上。“我希望能够通过社会价值的阐述,告诉大家AI就是类似于工具,或者说是一把双刃剑。”贾佳亚说。
A
人脸识别 助力寻人
37岁的重度精神障碍患者张军宏于2016年8月走失,当时他随父母到北京治病。年迈的张家父母从此踏上寻亲路,但8个月之后仍杳无音讯。今年4月,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张家父母接触到百度旗下寻人应用“百度寻人”,事件开始出现转机——张家父母将仅有的身份证照片上传到百度寻人平台,经过人脸识别技术比对后,确认了8张疑似照片并从此处入手寻人,最终在北京昌平救助站找到儿子。
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志愿者的帮助、政府数据开放以及AI当中的图片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应用。
2016年底,百度向民政部提供人脸识别技术支持,而民政部全国救助寻亲网则向百度寻人开放了全国2000多个救助站3万余条数据信息。4月份,百度还利用这一技术成功帮助被拐27年的重庆人找到了亲人。
利用AI技术这件事情,腾讯也在进行当中。腾讯方面表示,今年腾讯已经和福建省公安厅共同打造了防走失平台“牵挂你”,上线后的3个月找回124名走失人员。

B
望闻问切 协助看病
放眼全球,看病难、看病贵、医生不堪重负、患者怨声载道的现象,实际上相当普遍。AI的进步为医疗服务的改善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防治肺癌最好的办法是早期发现,这就需要早期筛查,通过肺部的CT扫描影像判断是否有早期病变。目前,这项工作主要由医生来完成。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王立威,正率领团队探索利用AI进行肺癌早期筛查。据他介绍,CT扫描实际上是逐层扫描,最后呈现的影响相当500幅切面的影像叠加。同时,肺癌早期的病变很小,病变区在毫米左右。一个医生去看影像、找病变,至少要花10-20分钟,对医生的业务能力要求很高。
能不能教导机器判断哪里是肺部病变,从而提高效率,也减轻医生的负担?王立威团队和一些医院展开了合作,目前已初见成效。跟踪结果显示,程序的筛查准确率达90%-95%,已经超过人类医生85%-90%的水平。
腾讯的优图团队也正在做这件事情。他们和广东一些医院达成合作,用计算机读取患者的CT图像,辅助医生做早期筛查。
“医疗(AI)做好了,可以帮助很多贫困地区,尤其山村或者偏远地区的人们就医,因为他们可能没有资源或者能力去到几十公里或者上百公里之外看一个很好的医生,”贾佳亚认为这是很具备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技术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未来,如果我们能在云端给他们提供线上的服务,帮他们做更加精确的诊断,这是很有价值的。”
C
情感陪伴 最佳闺蜜

在现有的众多AI应用中,“微软小冰”这一自称为“少女”的对话式AI,或许最接近人们原本对AI的想象。
截至今年4月,小冰的用户超过1亿,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除了“你有freestyle吗”“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这样的插科打诨,还有海量的人类在认真地跟小冰分享毕业、失恋、升职等真实生活和私密情感。
2014年诞生至今,小冰从一个娇蛮任性、只能通过文字与人对话的“少女”,成长为出了诗集、主持节目、拥有五种“感官”的“少女”。与其他AI应用略显不同的是,微软方面表示,小冰目前提供的,更多是情感上的陪伴,而非任务上的帮助。
为什么不做后者?“当你想叫外卖的时候,打开APP直接点击按钮更快,为什么还要借助AI?当任务和知识已经处在被满足的阶段,还要为了AI去做AI,相当于是逼着和尚买梳子。”“小冰之父”李笛说。
在李笛看来,人类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上存在的缺失,为小冰提供了机会。过去的互联网产品,追求的是用户每天都用,小冰的追求却有本质区别。他们更希望小冰能获得人类的信任,能被人类当作平等的主体来对待。这一点实现后,小冰就有机会为人类做更多的事。
未来
展望
未来:人和AI如何相处?

在许多的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AI都在发展出高度智能后走到了人类的对立面,这也就是科学家们口中的“强人工智能”,其特点之一是具备人类意识。未来社会,AI和人之间究竟是怎么样一个关系?
以“微软小冰”为例,未来会不会走向“强人工智能”,甚至会不会变得邪恶?李笛明确表示:“不会”。他认为,AI将成为人类“有用的朋友”。“当人们想要看电影时,可能不再需要依靠朋友推荐,而是依靠懂电影、同时更懂自己的AI。”李笛说。
“传统的AI主要涉及数学问题,也就是用数字化、符号化、形式化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借此进行控制、感知和计算,最后得出自动化、智能化的行为活动。”谈到AI的未来,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认为,自主性和意象性仍是瓶颈。“研究者们总是想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所有问题,但AI的发展涉及到很多学科,不仅是数学,还有神经科学、心理学,甚至是文学、哲学等。”
那么,未来5到10年,AI将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刘伟告诉南都记者,科幻作品中的情境肯定不会出现,更有可能发展成熟的是现有应用产品的综合体。比如无人车,将不再是单一的智能代步工具,而是可以基于用户兴趣为其精准推荐服装、食品的服务型平台。
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拥有自主性的AI,刘伟说,可能会出现,但可能性的大小难以判断。“比如说无人机,你可以训练它去攻击恐怖分子首领,但是在没有人类命令的情况下,无人机能够自主决策,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很难说。”
可以确定的是,当下AI已经取代了一部分人的工作。最新的例子是,没有保安员、收银员的无人便利店已经在杭州、上海等地出现。而在许多国家,相关问题已经进入政府的议程。据了解,欧盟法律事务委员会去年曾提交动议草案,呼吁让AI机器人依法缴税,同时可以享有养老金。在刘伟看来,AI正在对人类社会的法律、伦理发展形成倒逼之势。
曾获科幻界“奥斯卡”雨果奖的刘慈欣认为,AI再进一步发展,势必影响社会结构。刘慈欣在《智能革命》一书中作序提到,AI有可能带来的社会转型,“将是有史以来人类生活方式最大的一个改变。”他认为,AI有可能导致现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变革,带来真正的人类解放。
观点
说法
科幻小说家眼中的“人工智能”技术
AI时代就一定要实现了吗?

就在不久前的7月6日,尤瓦尔赫拉里受邀在杭州作主题演讲,他认为人工智能终将在社会生活的大部分方面超越人类,带来更安全、更高效、满意度更高同时也是更加不平等的未来世界。同时,他将智能与意识的概念进行了划分,在他眼中,机器智能是无处不在的,但人类或者科幻小说中所担心的机器具备自我意识的情形,则有可能遥不可及。
这种“无意识智能”(nonconscious intelligence)其实在学界早已有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每天不离身的智能手机、汽车中控系统以及遍布全球的各种信息收集、决策、下达指令的自动化程序,都是其中的一部分。AI只不过是运用了深度学习以及神经网络使其具备了类似于生物般不断自我学习与演化的能力,赫拉里是对的,目前这一阶段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是担忧这一“大他者”对人类中心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它将以何种形式融入到当下的整体性社会规则与想象图景中。
就在7月5日,我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目睹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车经由北五环开到会场的过程,并在朋友圈发表评论“警察叔叔不知道吗”。一小时后,交警介入调查的新闻便刷爆互联网。这无疑是AI时代到来时,新技术与旧秩序产生冲突对抗的历史性隐喻。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先于法律、道德、伦理而行的,它如同洪水猛兽般必将冲击、摧毁、重塑旧有的观念与体系,但这一过程是漫长且痛苦的。当我们享受着AI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便捷高效满意的生活时,也必然需要承担它对于传统生活、职业规划、教育制度、权力次序甚至人类情感价值的破坏性重构,一如蒸汽机,一如互联网。
我们高估了AI,我们又远远低估了AI。许多年以后,我们或许仍会回想起2017年的某个闷热夏日,那是人们仍然在探讨无人车能不能上路的前AI时代,而我们的后代,完全成长于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AI儿童们,他们看待我们,就仿佛我们看待古代人,纠结于辫子剪不剪、小脚缠不缠一样。
历史不言,它只是一笑而过。AI时代终究会到来,以你我都无法想象的方式。我们能做的不多,投身其中,或者当吃瓜群众,其实都只是一种选择,与蝴蝶无关,与风暴无碍。
□陈楸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得主、科技从业者)
——END——

出品:南都创客新闻工作室
文字:南都记者 李冰如 冯群星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