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范围包括出版物零售;互联网文化活动;互联网平台、零售、安全、数据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电子产品、数码产品、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

华为给大众的印象是一家通信为主附带卖手机的通信公司,为什么要做云计算呢?
时代使然,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都不能和趋势作对。
数字经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户对于计算力的需求激增,诸多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云计算市场保持高景气,同时5G商用已至,新兴应用起量在即,有望带动数据中心需求提速。
其实,华为云自2011年就开始布局,此次华为云计算公司的成立,也意味着华为将加大云计算的研发投入,国内云市场将更为激烈。
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最早是由谷歌(Google)提出的,它描述的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
“云”其实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通常我们将提供资源的网络称为“云”。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对用户进行按需服务。

云计算示意
云计算是继20世纪80年代大型计算机到客户端/服务器(C/S)的大转变之后的又一种巨变,它描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IT服务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的、易扩展的,而且常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云计算带来的就是这样一种变革——由谷歌、IBM这样的专业网络公司来搭建计算机存储、运算中心,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就可以很方便地访问,把“云”作为资料存储及应用服务的中心。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云原生技术在各个行业的蓬勃应用,企业IT基础设施、中间件以及应用开发架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云计算市场现状
云计算概念首次在2006年8月的搜索引擎会议上提出,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应用模式,云计算最为显著的三大优点分别是高灵活性、可扩展性及高性比,在未来高效的资源共享将大大提升效率。应用方面十分广泛,包括存储云、医疗云、金融云及教育云等等。
国外云计算平台头部公司包括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 Cloud、谷歌云及Next10。

其中AWS的市占排名稳居全球首位,作为云计算领域的领头羊,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在“跨界”数据库方面表现可谓足够优秀。谷歌云虽然关注度较低,但是在Gartner发布的报告中,谷歌云以3.95%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公有云市场的第三把交椅。
在国内市场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962.8亿元,较2017年增长39.2%。《白皮书》预测,2023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国内云计算市场仍被阿里、腾讯、百度等巨头把持着。根据今年三季报数据,阿里云继续保持主导地位,国内市场份额占45%;腾讯云国内市场份额占比18.6%;AWS、百度云分别位居第三、第四位。
华为做云计算也有自身的优势,拥有着强大的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能力,再加上鸿蒙系统的加持,华为云政务解决方案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位居领导者区间,并占有全面领先优势。
云计算的特点
从研究现状看,云计算具有以下特点。
超大规模。“云”具有相当的规模。Google云计算已经拥有100多万台服务器,Amazon、IBM、微软和Yahoo等公司的“云”均拥有几十万台服务器。“云”能赋予用户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
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体。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但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运行的具体位置,只需要一台终端设备,就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各种能力超强的服务。
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因此,可以认为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通用性。云计算不局限于特定的应用,同一片“云”可以同时支撑不同应用的运行,在“云”的支撑下可以构造出千变万化的应用。
按需服务。“云”是庞大的资源池,用户按需购买服务,像自来水、电和煤气那样计费。

5G+云+AI”成为必然
12月9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5G、云计算、AI等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并形成《“5G+云+AI”: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引擎》研究报告
每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都具有浓重时代印记,5G、云和 AI 技术的碰撞和融合将为社会带来数字溢出效益。从微观层面上看,“5G+云+AI”技术是企业构建数字业务体验平台、 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从宏观层面上看,“5G+云+AI”将加速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供应链的智能化,将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从最初的生产者传递到最终的用户。
报告指出,“5G+云+AI”正深入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全流程,帮助企业 实现规划、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对客户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5G+云+AI”技术融合加速数字溢出
数字经济正在席卷全球,带动经济社会迈入新时代。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
数字经济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挥关键力量的同时,也驱动着产业向着网络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传统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在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如4G时代网络的带宽和延迟不足以支撑终端和中央无缝的联接;私有部署的传统计算无法实现算力资源规模化的整合;简单人工神经网络有限的准确率不能满足产业内对智能应用的高精度要求。
白皮书指出,以5G、云计算、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为传统企业由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化搭建阶梯,通过其技术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在传统业态下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商业等领域进行变革与重构,进而推动企业重新定位和改进当前的核心业务模式,完成数字化转型。
“5G+云+AI”带来新体验、新模式、新产业
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尤其是5G、云计算与AI的各自发展与相互协同,正在创造出新的数字化业务体验、新的数字政务模式以及新的产业要素配置布局。
从企业业务来看,敏捷和创新是数字化业务能力的体现,5G、云计算、AI等技术可以打破企业以往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支撑业务创新和敏捷迭代,重构数字化的业务体系和运营体系,带来全新的业务体验。
同样,“5G+云+AI”正在重塑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打造开放的平台,汇聚社会资源提升服务和监管能力,助力数字政务进入智能阶段。在产业侧,“5G+云+AI”正在加速整合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链的优势资源,并利用产业基地集群效应构筑新的数字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协同创新服务。
回望历史,重要技术的兴起和发展,都会引起商业业态的变革。正如5G技术以低时延、大带宽、广连接的优势,结合行业各种场景,为体验和应用带来质的飞跃,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云计算将汇聚更多样化的算力和应用,让政府与企业进入上云的快车道,加速产业的智能升级;基于优秀的算法,海量的数据,以及云端丰富的算力,AI将为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5G+云+AI”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
如今,“5G+云+AI”正深入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全流程,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对客户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升级。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健康,这些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行业都已开始依托
关于如何促进“5G+云+AI”的融合发展和广泛应用,白皮书最后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从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加强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动政企智能化转型、打通产业链、构建新生态、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数字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不断推动政府、企业、城市的智能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实现数字化转型,让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新时代早日到来。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