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
那么,vivo为什么要做这次品牌定位的升级?这就需要回到商业的本质。本质上,企业品牌定位的升级,是品牌升级的一部分;而企业的品牌升级,则需要与战略升级、产品升级紧密联系在一起。
老冀注意到,vivo今年推出的S6/S7和X50系列等手机新品,其实已经聚焦在影像和设计这两个方面,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其中,vivo S系列定位于“轻薄自拍旗舰”,主打“前置影像”+“极致轻薄设计”。
今年3月31日发布的vivo S6系列在自拍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强化了暗光自拍能力,还推出了屏幕柔光环补光技术,为年轻群体提供更优质的夜景自拍体验。在暗光环境下自拍时,用户可以开启vivo S6系列的屏幕补光功能,为面部补光,就如同在暗光中为自己开启了一道“主角光环”。用户在使用“主角光环”进行自拍时,可以实时预览自拍效果,大大提升了暗光自拍成片率。
vivo S6系列的设计师还从经典的音乐旋律中获得灵感,创造出天鹅湖、多瑙河、爵士黑三款浪漫新配色,配合带有特殊光影纹路的圆形复古唱片摄像头设计。与此同时,机身的重量仅有约181克,厚度也只有8.6毫米,足够的轻盈。
8月3日发布的vivo S7系列,则继续在“前置影像”+“极致轻薄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提升。vivo S7首发行业4400万像素超高清主摄,新增105°超广角副摄;支持f/2.0超大光圈和PDAF自动对焦。4400万像素主摄能够为自拍提供更优质的基础画质,即使经过放大或裁切,人物面部细节呈现依然丰富。PDAF自动对焦的对焦最小距离仅为15厘米,实现超近距离自拍,哪怕是睫毛和眼线精细妆容都可以清晰呈现。

这一次vivo S7还挑战设计极限,通过内部机身架构的优化和精巧的堆叠,在保证旗舰的整机配置的同时,将机身体重控制在170克,厚度最薄压缩至7.39毫米,更新了vivo最薄5G手机的纪录。
S系列的这两大特色确实打动了消费者。S6上市仅一个多月销量就突破了100万台,S系列的累计用户更是突破了1000万。老冀相信,继续在这两点持续改进的S7,上市之后同样会大卖。
作为vivo品牌下的高端旗舰,X系列则力求在影像和设计上做到极致,主打“专业影像”+“优雅设计”。
6月1日,vivo发布了全新的X50系列。其中,vivo X50 Pro搭载了超感光微云台功能,达到了5轴视频防抖的效果,防抖角度由传统OIS防抖的正负1°以上提升至正负3°以上,可防抖的范围面积是传统光学防抖产品的约3.2倍。微云台辅以智能运动追焦功能,让用户在运动场景下轻松获得更加稳定、清晰、顺畅的运动场景拍摄体验。而有了微云台防抖加持的vivo X50 Pro,防抖暗光成片能力是无光学防抖的12.5倍、普通光学防抖的2倍。
X50系列在设计上同样做到了极致。老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采用的双色云阶设计,让本来由于微云台导致的镜头凸起消弭于无形,不仅体现了工业美学设计,更通过巧妙的色彩过渡兼具了科学功能与视觉审美,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老冀还注意到,X50系列同样回归了轻薄机身。

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对于X50系列的变化是买单的。6月1日X50系列一经发布,既夺得了当月3000-3500元价位机型的销量第一。
老冀认为,品牌升级究竟到不到位,还是要看产品升级是否跟上。从今年vivo发布的几款手机新品来看,做到了产品和品牌升级的无缝联动。
那么,这一次vivo为什么要选择影像和设计作为品牌定位升级的两大突破口?据老冀观察,这次升级的背后,其实有三大逻辑:
在vivo的历史上,一共经历过三次大的品牌定位的调整,每次都是为了抓住消费者的本质需求。vivo认为,很多时候消费者也意识不到自己深层次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就需要vivo将其提炼出来,将其交到消费者的手中。
2009-2014年,初创发展阶段的vivo注意到了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音乐和智能化的需求,主打Hi-Fi & Smart。
2015-2018年,此时的vivo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需要照顾更广泛消费者的需求,品牌之下也引入了更多的产品系列,因此将品牌定位升级为Camera & Music。
2019年至今,经过缜密的消费者研究之后vivo发现,除了相机功能外,消费者对于外观设计也有着更强的感知和重视,因此将品牌定位升级为Camera & Design。
老冀发现,每一次品牌的升级,都体现了vivo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但不论是音乐、影像还是设计,都是为了塑造一个更能与用户共鸣,打动用户,也有鲜明态度的品牌形象。
2. 选择长赛道
其实,每次品牌定位的升级,必然会涉及到产品的升级;而要实现产品的升级,必然会涉及技术路线的选择。vivo将技术分成了两种:短赛道和长赛道。
短赛道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短期需求,但技术很容易就会碰到天花板,较难形成品牌的差异化。例如,vivo认识到,指纹识别技术属于短赛道。虽然vivo是最早普及该技术的手机品牌,不过,随着友商的积极跟上,仅仅依靠指纹识别,无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足够的差异化认知。
长赛道的门槛则要高很多,相应的技术天花板也高,不仅需要更多投入和积累,更需要对消费者认知和自身的技术积累做平衡。
2013年之后vivo认识到,影像技术属于长赛道,值得长期投入。为此,vivo在全球布局超过600人的团队。为了提升对于消费者的认知,vivo还专门成立了一支30人左右的摄影师团队,负责把专业的影像认知提炼,并交由技术团队实现。
今年6月,vivo X50 Pro在业界率先采用了“微云台”结构,而这背后则是vivo独创的异形磁动框架、超薄双S型FPC排线等技术,既实现了专业级的防抖,又比市面上大多数的5G旗舰机还要轻薄。
vivo认为,任何技术都是为消费者的需求服务的,消费者对于拍照和美的追求都是长期存在的;也正因为如此,vivo坚定地将影像和设计作为未来的长赛道。
那么,当选择了一种技术作为长赛道之后,是否意味着在该技术涉及的所有领域都进行投入?老冀注意到,vivo仍然选择了聚焦在两个领域:
一是致力于开发自拍、人像、夜景、运动等模式,尽力覆盖手机使用日常拍摄场景,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记录;
二是致力于追求更清晰、更具美感、艺术感、立体感以及专业度的拍摄效果,让每一张照片都能完整保留美好瞬间。

vivo X50 Pro+样张
老冀还注意到,vivo每一次的品牌定位和升级,都是非常具体的两个单词,就像上一次的“影像”和“音乐”,还有这一次的“影像”和“设计”。
这其实也意味着,vivo在技术创新上仍然非常聚焦。再强大的企业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将其投入到消费者最需要,也是企业最擅长的领域,而不能撒胡椒面一样分散用力。
从vivo历次的品牌升级,老冀体会vivo这家公司独特的经营之道,那就是回到两个“基本点”。
透过影像效果和外观设计这两个消费者最关心的关键点,vivo找到了用户需求的基本点,那就是:买到好用的、简单易用的科技产品。因此,在品牌升级的同时,vivo还在今年提出了“至简至悦”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努力实现“科技不复杂,产品不乏味,用户会心动”。
在“至简至悦”之下,vivo分析了已有的用户群和想要定位的用户群后,发现有很大一批消费者是基于体验驱动和人文(感性)驱动的需求来选择手机品牌,所以提出了vivo品牌的“人文之悦”定位。
老冀认为,这确实是钟情vivo品牌的消费者群的本质需求。与那些习惯于比较手机参数、讨论性价比的“参数党”消费者群不同,vivo的这批消费者在购机的时候,更多是选择在其特定需求上做到最好,而非“什么都有”的产品。而vivo恰恰能洞察到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为其提供能够打动他们的产品。
在vivo看来,企业经营的基本点,其实就是“长期主义”:在做任何决策之前,先不要考虑短期的得与失,而是看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否有利。
对此,vivo高级副总裁、首席营销官倪旭东深有感触。他坦言在vivo负责营销多年,从来没有设定过销量和利润的KPI,“我们不会刻意去强调、追求这些结果的东西。因为在这些KPI的驱动下,容易做短视的事情,很难去平衡好短期和长期。”
相反,vivo的管理层在交流的时候,更看重思考的过程,看重是不是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用vivo创始人、总裁兼CEO沈炜的话说,就是要“保持平常心”,“不争朝夕”。例如,在目前市场压力空前的情况下,有些手机厂商就会倾向于打价格战抢占市场,而vivo认为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坚决不参与。
在管理巨著《基业长青》中,作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在研究了18家基业长青公司的成功经验之后,发现这些公司有个共同点——起点的终点(协调一致):将核心理念和目标融入组织结构的所有层面,化为目标、战略、职务设计、文化习性等公司的一切作为中。
如今,vivo正是以终为始,以两个“基本点”作为最基本原则,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战略、产品和品牌进行全面升级,做更好的自己。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