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赵艳秋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华为为何深夜突发财报
7月13日晚上11点,华为出人意料地在官网发布了2020上半年财报。
多位华为员工感觉突然。华为虽然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严格的财报发布要求和时间,但综合之前几次的情况来看,公司都会选择7月最后一天在白天发布半年报,而今年足足提前了半个多月,且选择在深夜时点,甚至当天下午更新的华为官方微信都没能同步发布。
几位华为知情人士对AI财经社透露,华为之所以赶在7月13日深夜发财报,是因为7月14日是美国今年对华为新一轮禁令的一个“关键节点”,这是美国商务部对该禁令进行法律条文解释的最后一天。

今年5月15日,美国似乎觉得之前对华为的施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华为供应商依然可以想办法绕过“美国技术高于25%这条红线”给华为供货,于是美国决定采用“追溯”机制——所有使用了美国产品和技术的服务,不管比例,卖给华为都要先经过美国的行政许可。而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有给华为生产7纳米高端芯片的台积电。
在6月举办的台积电股东大会上,所有问题都指向台积电与华为的合作。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当时表示,美国政府加大力度限制华为,但提供了120天缓冲期,而从5月15日到7月14日的60天,处于法规解释期。“不只是台积电,所有供应商包括三星和中芯国际都处于与美国商务部进行法律条文解释阶段”。他解释,要到7月14日后,才能判断是否要申请出口美国许可证。而最终一切要看美国的态度。
“华为肯定以此时间点做了最坏的打算,就是7月14号之后,就当做生效了,生效之后除非美国有改变,如果没有,不申请许可证可能是不行的。”一位芯片人士称。
而在这份仅有246个字的财报中,华为公布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45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净利润率9.2%。其中,运营商业务收入为1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企业业务收入为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消费者业务收入为2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但华为并未公布今年1月新成立的第四大BG——Cloud&AI BG的收入。
在欧美时间7月14日,诸多信息将会释放之前的艰难时刻,华为选择“低调地秀了一下肌肉”。美国的打压持续了一年多之久,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华为能提供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从华为财报中能看到,华为增长主要来自消费者业务。消费者业务在华为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底的53%提升到了56%,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火车头。业内人士分析,这也为华为带来了宝贵的现金流。
华为手机在疫情趋缓之后,很快恢复了销量。今年4月和5月份,华为手机(含荣耀)的市场份额已超过48%,成了疫情之下唯一增长的手机品牌。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消费者业务争取今年总体业绩不下跌,在中国市场上继续争取增长,但在比较困难的海外市场里,则争取减少下跌幅度。

图/视觉中国
而华为运营商业务则历经艰难。今年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华为已获得了91份5G商用合同,其中47个来自欧洲,占了一半。然而,在美国的打压下,欧洲国家对华为的态度有些在发生改变,此前决定采用华为5G设备的英国,7月14日刚刚宣布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并规定华为的5G设备须在2027年之前从英国5G网络移除。而德国态度尚不明确。
另外,华为的半年报也引起了不同的解释。一位投资人认为,华为的亮眼业绩或许是因为会计准则导致。运营商和企业客户的收入确认通常会比实际交付晚一年半载。他认为,通信业的周期是“规划设计—谈判—交付—验收—收入确认”,周期一般短则大半年,长则两三年,海外节奏还要久,“华为现在的增量,其实是一二年前努力的结果。”
复杂的国际形势已经无法让外界以正常的市场逻辑来判断华为的业绩表现。
但好消息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主体,在5G建设上进展迅速。据一位电信分析师对AI财经社透露,今年上半年国内已经招标将近50万个5G基站,第三季度就能基本建设完成,而华为取得了将近60%的份额。

图/视觉中国
华为的新动向
自今年5月15日美国对华为发起新一轮制裁后,华为的所有业务命悬一线,但外界观察,华为在博弈中正在做两手准备,一手自救做应变,另一手继续开拓业务。
从5月15日到7月14日两个月的缓冲期内,产业链上的传闻密集袭来,如华为向台积电紧急追加7亿美元大单;与联发科、紫光展锐等芯片供应商谈判,以期签署新的采购协议,据传联发科收到华为订单比往年高出300%;与三星谈判,看能否为华为生产5G芯片......除此之外,包括华为芯片部门海思正在推动建设28纳米去美化芯片生产线,以及自建EDA软件研发团队。

图/视觉中国
有业内人士对AI财经社分析,上述一些传闻不会是空穴来风。“这是一种姿态,反映出华为现在比较着急,正在广撒网找救兵,寻找办法。”
而AI财经社了解到,有些动作并非最近两个月才开始,比如针对卡脖子的EDA问题。2019年底,有资深芯片行业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早在2019年5月遭到第一轮制裁后,“华为就天天与某国产EDA公司谈判。华为定的目标非常激进,要在两三年内解决二三十年的问题。当时列出清单,里面什么是你能做的,哪些是你不能做的、我华为自己做的。”这位资深人士称,华为当时已处于战时状态。
尽管消息有真有假,但毫无疑问,华为向外释放出的信号,是正在进行一系列自救。
另一方面,在重要业务遭遇卡脖子的当下,华为也在调整原有业务和组织架构,并寻找新增长点,发展多元业务。
今年3月,任正非破天荒首次对企业业务BG发表讲话,并调整了企业业务BG的老大。华为企业业务BG是华为原来三大业务BG之一,业务规模远不及消费者和运营商BG。接近华为人士和华为内部人士称,“说明任正非看清楚怎么干了”。
任正非在讲话纪要中,强化了几个BG之间的配合。他提到,运营商BG是华为的野战军,负责建好5G大网;而企业BG是地方军,要像八爪鱼一样紧紧地吸附到行业里面,深入到千行百业中。他强调虽然华为在5G方面有两到三年的领先,但这个优势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赶上,所以希望企业业务能够在行业生根,这样才不容易被替代。

图/视觉中国
任正非还提到注重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型产业,华为今年在多个场合强调生态。
在这些讲话里,任正非都提到的一点是,要引入专家,打开人才金字塔,引入顶尖、真正懂行的专家进来,带领华为。
在既有业务调整的同时,华为也在推动更多新业务,比如汽车业务。
汽车电子零部件是一个千亿美元大市场,从5月到7月,华为先后宣布了多条汽车有关的消息,其中包括与上汽、广汽、一汽、东风、长安等18家车企宣布共同打造“5G生态圈”、与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华为麒麟芯片上车。最新的消息则是7月12日,华为消费者CEO余承东现身比亚迪旗舰车型发布会,宣布华为基于鸿蒙OS的HiCar车机系统,而比亚迪一款名为“汉”的5G电动汽车 ,有望成为第一款运行鸿蒙OS的汽车。
今年年初华为成立了第四大BG——Cloud&AI BG,这是继运营商BG、企业BG和消费者BG外,华为的第四大BG,其前身是一个侧重研发的部门,现在走向前台。在这部分业务包含的华为云、计算、存储和机器视觉几条业务,都属于华为战略型业务,如从底层芯片和板卡做起的国产化鲲鹏生态,涉及华为的计算大战略,但也是受美国新一轮制裁影响较大的业务。
还有几个小时,美国新一轮制裁一事也许会出现新消息。几位华为供应商称,由于华为在5G上的专利优势,肯定还会有一个博弈过程,最终结果可能还会有变化。而一位接近华为人士向AI财经社称:“华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也在展望未来5年的布局。”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