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伍洋宇
编辑 | 文姝琪
16.70港元,7月9日午间收盘,小米公司股价接近17港元——上市两周年,它似乎终于要重回发行价。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小米人积攒八年多的情绪得到一次完美释放。但市场并未加入这场狂欢,小米17港元/股的发行价开盘即遭破发,跌幅达2.35%。经历了一天的拉扯后,小米报收16.8港元/股,较发行价仍跌去了1.18%。
小米 “开盘破发”已是招惹议论纷纷,两次“腰斩”则更为外界所咋舌。
第一次就发生在上市。小米在一级市场的估值曾一度传来高达1000亿美元,但以发行价盘算仅为543亿美元。事实上,小米在2014年底的融资消息就已传出过450亿美元的估值。换句话说,小米后来四年的努力,只换来了不到100亿美元的增值空间。
第二次则在上市的一年之后。刚上市的一个月,小米股价也曾大幅上涨,最高触碰到每股22.2港元的盘中价格,随后便一路走低。期间挣扎上升过几次但都不持久,最后在2019年9月2日盘中创下8.28港元的历史最低价。
两次节点性的“被看低”为小米招来诸多质疑,这背后并非没有原因。
小米上市本身没有踩在一个好的时间点上。2018年的资本寒冬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历历在目,彼时,市场兼具内忧外患,外有中美贸易战、美联储加息,内有去杠杆、严监管。这些动作延伸至资本市场后引起“钱荒”,导致大批赴港上市的新经济公司估值倒挂。
它们本在半年前还雄心勃勃,但七八月等待它们的只有“破发”和“流血上市”。
而后,上市近一年多的时间小米也没能扭转开局劣势,这与其自身表现有关。富途证券投研团队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称,这段时间小米股价低迷主要是由于在4G时代其市场份额不断被友商侵蚀,而小米中低端手机盈利能力低下,互联网服务业务和IoT业务也一直在爬坡当中,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存疑。
2019年,小米发布的机型中最主要的有三款,旗舰机小米9、性价比机型红米Note7,以及主打设计流的小米Mix3,从产品的突破性上来讲得到了消费者和行业的一定认可。
不过,据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对国内智能手机手机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销量前三的厂商是华为、OPPO和vivo,其市场份额分别为38.5%、17.8%和17%,小米仅以3880万台出货量占据10.5%市场份额,同比下滑21%。
这个下滑幅度不仅超过了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总出货量7%的下跌,也使小米成为了排名前四的厂商中除逆势上涨35%的华为之外下滑最厉害的手机品牌。
与此同时,据小米2018年第四季度至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其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同比增速为75.4%、56.4%、44.0%、44.4%,互联网服务同比增速为39.3%、31.8%、15.7%、12.3%,均显示出增长疲态。
实际上,关于股价为何持续走低的疑问,小米也曾对外回应。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沟通电话会上,小米时任CFO周受资表示,股价会受到很多外部大市场的影响,“小米坚信只要持续在业务道路上为用户提供价值,小米的业绩持续增长迟早会在股价上体现的。”
以小米当时的股价表现来评判,这是一个听上去说服力并不强的回应。毕竟在2019年1月,小米董事长雷军、时任CFO周受资及其他控股股东宣布将禁售期延长一年,都未能大力拉动股价。
但这样的情况似乎就快成为历史。如果拉出一张今年的行情图,会发现小米上半年已经基本脱离10港元的“稳态”,开始冲向新高。

对于一只个股而言,其涨跌机理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题材风口等多个方面有关。单就基本面来说,小米作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其核心在于其手机市占率的提升,通过手机销售扩大用户基数并向用户提供服务,再到从服务实现大规模变现。
而从其核心手机市场来看,随着4G时代向5G时代的转换,国内智能手机厂商的主战场也在一并迁移。因此,从前述投研团队的视角看来,能够刺激资本市场持仓小米的事件类型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其5G手机市占比的不断提升;第二是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变现力的提升;最后是小米综合利润率的回升。
由此再看小米从去年低谷期到今年的股价表现,可以暂且从三条路径找出它上涨的原因。
一方面,尽管“黑天鹅”事件在今年突如其来,但小米在进军5G领域上依然显示了难以撼动的决心。并且,小米正同时在中高端市场和中低端市场稳步推进。
今年2月13日,雷军通过线上直播形式发布了支持SA/NSA双模5G的小米10,而随着其他机型的步伐紧跟,小米已经在上半年陆续推出了6款5G手机。此外,行业人士预计小米今年还将持续推出至少4款5G手机,其产品发布速度之快,可以称之已经开始抢占5G普及红利。据富途证券数据,目前,小米5G手机占公司出货量的比重为26%,在国内5G手机市场占有率为15%。
另一方面,小米2019财年报告及2020年一季度财报析出后,尽管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为小米赢得不少掌声。其中,在稳步增长的营收之外,小米海外市场的表现格外瞩目,不仅在一季度总收入中占比首次达到50%,在印度和西欧市场的占有率也有明显提升。
据IDC统计,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连续十个季度在印度保持出货量第一,按出货量计算,当季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约为29%。据Canalys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在西欧同比增长115%。
当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动力是来自回购。去年9月2日,也即股价创新低的当日,小米公布了120亿港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股价刺激性地短期上涨。今年6月23日,小米再次公布了股票回购授权决议,回购总数不超过议案通过日公司总股本10%。以小米当日的市值计算,此次回购金额上限将超300亿港元,是目前回购规模最大的一次。
不过,小米方面曾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授权属于每年常规操作,与“行权”有区别,仅表示董事会有了回购权利,而并非小米要进行回购。但总体来看,回购“行权”也只是时间上早晚的问题。只是应该指出,回购对于股价的作用只是短期提振,长期而言仍旧需要小米的核心价值来支撑。
事实上,小米不得不加大资本市场的表现力度。
与小米前后脚上市的明星互联网公司中,美团、拼多多均已相继突破千亿美元市值。其中,后于小米两个月登陆港股的美团点评,其股价已涨至199.8港元(7月8日数据),较其69港元的发行价翻了两倍不止;美股电商黑马拼多多的股价已经超过90美元直逼100美元,虽又有回落,但较其两年前19美元的发行价可谓涨势凶猛。
在此,更不用提遥遥领先的腾讯和阿里,以及纷纷选择在港股二次上市的网易和京东,后者也是分散资本目光的强力军。
事实上,对于小米当时的上市,雷军曾公开表示过没有给予支持态度,并称之为一种“弃权”。那是一个谈判出来的结果,高管团队在2017年底通过会议认为,小米已经到了IPO的规模和时间点。绝大部分高管支持,而雷军没有反对。
“我觉得再有两三年来酝酿的话,上市会更好。当然,永远没有最好的时间点。”他说,“反正上市也只是个开始,小米在市场的大环境中接受锤炼,可能也更好。”
据网易科技报道,决定上市的那一年底,雷军曾带着2000亿美元估值的目标与投行接触,并获得了对方认可。尽管这个数字后来一直未经证实,但依旧被默认为雷军对小米上市的原始希冀。
如今恰好两年时间过去,如果小米当初没有选择上市,这两年的酝酿是否足以撑起他的这份想象?外界不得而知。
在富途证券投研团队看来,小米上市后的两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股价不断下滑进入低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目前看来市场对其呼声确有渐渐放大的趋势。
一方面,小米上半年的股价并非凭空好转。这背后是小米实行了比较稳健的经营策略,保证了现金流以及利润等财务指标,同时在4G手机上清理库存,为接下来的5G手机元年打好了一定基础。
另一方面,小米在国际化和“5G+AIoT”战略下,建立了5G手机市场、海外市场和IoT领域的一定优势,这都会是小米未来的重要看点。
据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对界面新闻分析,从全球疫情影响看,中国智能手机购买复苏进程要快于欧美,从供应链恢复程度看,大致的顺序是:中国>欧洲>美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小米在中国和欧洲的份额是比较大的优势。”
尽管如此,印度政府6月29日面向59款中国App所下禁令,还是为小米的海外市场埋下了一笔隐患。首先,App下架本身可能会对手机销量带去一定影响;其次,软件的经验在前,中国硬件厂商在印度的处境已经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继续注意的是,上一次小米股价由10港元奔向13港元的路途,也大概持续了三个月。这次股价新高,也大概站在了三个月的时间节点上。
小米能否继续保持现有增势?或许,这既是它对自己股价持久性的验证,也是面对资本市场一份迟到两年的、验证自我价值的回答。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