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

发布时间:2020-06-20    浏览数:
六年前,vivo Xshot 凭借其优秀的影像能力,让我对国产手机的拍照体验刮目相看,也使得我对 vivo 手机萌生好感。那时,vivo 还是以 Hi-Fi 作为主打卖点,而这篇文章的主角 X 系列才刚崭露头角。

最近,我仔细回顾了 X 系列的发展轨迹,发现 vivo 对于这个系列的产品规划非常清晰,每一步都走得非常稳健,也有一些产品特色的传承,比如不断打破记录的轻薄设计。并且随着 X 系列知名度的扩大,它的产品定位几乎每一年都在发生变化,持续往更高端,更前沿的方向发展,顺利成为了 vivo 新技术的首发阵地。而作为搞机爱好者,谁不想第一时间尝鲜新技术呢?

这不,搭载「微云台」硬核科技的 vivo X50 Pro,最近就来到了我的手里,在将其作为 Android 主力机体验了半个月后,我想,是时候可以聊点什么了。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2)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3)

提到 vivo 手机,我和不少认识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在硬件上,vivo 的工程师很有想法和实力;在系统体验上,Funtouch OS 的表现还得再接再厉。

其实严格来讲,Funtouch OS 对于大众用户还是很友好的,只是对于我们这些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数码发烧友来说,它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所以,当我听说 vivo 准备将 OS 推倒重来,我内心还是很期待的。当下,手机行业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创新的脚步也明显放慢了下来,这也使得我的内心深处特别想看到不一样的创新,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4)

vivo X50 Pro 主打的「微云台」技术,在我看来就是属于突破固有思维的创新。

从去年开始,各大手机厂商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视频创作体验,早已在防抖算法下足功夫,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了混合防抖技术,不过这种方式多少会带来一些问题:

为此,今年部分手机便通过采用镜头素质更高的超广角,达到兼顾画质与防抖的目的,毕竟超广角放大裁切之后,依然有非常可观的视野。

按理说这样的组合已经足够好了,接下来只要持续改进算法,加强镜头素质就行了,作为消费者我还是很懂得知足的……只不过,厂商对技术的追求始终是无止境的。因此,当我得知 vivo 将在 X50 Pro 上实现「微云台」技术的量产时,我还是有点惊讶的,这也是 X50 Pro 最开始吸引我的主要原因。

「微云台」技术的首秀是 APEX 2020 概念机,几个月前我也短暂体验过,不过考虑到该技术在当时还没量产,确实很难感知得到「微云台」的魅力。时隔数月后,我重新在 vivo X50 Pro 上体验了这项「微云台」技术,完全是判若两样,虽然不如预期那样惊喜,但是我对于这项技术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云台跟「相机」功能做到一起的消费电子产品,最流行的应该是大疆推出的 Osmo Pocket,它通过将手持云台和相机合二为一,最终带来了非常便利省心的视频拍摄体验,并且还在防抖性能上拥有出色表现。

那么,「微云台」对于视频创作和拍照,到底好在哪……?

接下来我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些看法。

今年,我正式切入到视频创作领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视频制作,当我越是深入其中,就越发现拍摄一部视频的难度,远远超乎了原本的想象,并且,使用相机拍摄还得借助各种工具,比如电动滑轨、三脚架、手持稳定器等等。且不说这些工具使用起来有多繁琐,光是硬件成本,就是一个大问题。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5)

如此之高的门槛,足矣劝退绝大部分人。

视频创作想要走进大众群体里,唯有像手机摄影一样「去工具化」

以 vivo X50 Pro 搭载的「微云台」技术为例,它提供了非常优秀的硬件防抖体验,基本可以确保正常拍摄下,防抖不再成为前期拍摄的阻碍。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借此拍出一部运镜自然,不会明显抖动的视频。

我自己在使用相机拍摄时,经常就会被防抖这个问题困扰,即使用上了手持稳定器,最终也需要借助剪辑软件的防抖动处理,而素材处理之后不可避免会产生轻微的「果冻效应」。

◎ 视频作者:vivo 影像实验室

视频不同于照片,拯救废片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如果前期拍摄时发挥稳定,自然也可以减少后期可能产生的问题。至于画质、对焦和录音等方面的体验,目前各大 Android 手机普遍存在问题,需要点耐心去适应和接受。

另外,视频制作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前期拍完的素材需要整理,导入到项目之后还得剪辑,接着需要针对每一个视频片段进行调色和音频处理,甚至是制作字幕等等。在这些方面,vivo 提供的配套体验还比较基础,好在有「剪映」这款强大 app 的存在,手机厂商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至少还有第三方 app 可以补救。

总之,一部视频从拍摄到最终渲染输出,是一个复杂且考验耐心的过程。vivo X50 Pro 在得到了「微云台」的加持后,前期拍摄的整体画质较为出色,即使不借助手持云台,也可以拍出过渡自然、平稳的视频。未来,也希望 vivo 能够将配套的工具做得更加完善,并提供更出色的算法,全面发挥「微云台」的强大优势。

◎ 视频作者:数字尾巴

聊完了视频创作,我们继续看看「微云台」对于拍照的意义所在。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快速了解手机一般是如何提升弱光和暗光的拍照表现。

这几年,手机摄影领域主要有三大派系: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机几乎都是「均衡型」选手,普遍采用 1/2 英寸或更小尺寸的传感器,包括 vivo X50 Pro 也是如此。不过这位朋友还是有点特殊,它在拥有了「微云台」的加持之后,硬件规格要比同级选手更胜一筹。

通常情况下,手机想要获得更好的弱光和暗光效果,一方面是靠夜景模式之类的数学摄影算法,另一方面就是靠光学防抖降低安全快门时间,或者增大光圈。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6)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7)

而 vivo X50 Pro 做出的选择是:「你要的,我全都给你。」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 X50 Pro 采用了定制的 IMX589 传感器,光圈提升到了 f/1.6 ,还联合索尼定制了专业色彩滤光片,并且还放了个「微云台」的大招,升级了数学摄影的算法,师从谷歌 Pixel 系列。

「微云台」对于拍照的意义降低快门速度,增加进光量。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的准确性,我拿着 vivo X50 Pro 拍了大量弱光和暗光的照片,发现它确实做了一些交互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8)

综上所述,防抖性能更强的「微云台」和定制传感器的组合拳,确实让 X50 Pro 拥有了更低的安全快门,这项优势也使得 X50 Pro 在弱光和暗光环境下拥有更大进光量的先天优势。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微云台」也好,「光学防抖」也好,这些技术的存在都是为了抵消手持状态下的抖动问题,让手机摄影变得更稳,达到降低安全快门的目的。

因此,vivo 这次带来的「微云台」技术,可以说是将手机的防抖性能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进化也得让手机在传感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全新的硬件技术来提升弱光和暗光的照片拍摄能力;而对于视频创作来讲,「微云台」的加持带来的体验提升则更加明显,真正做到了「你负责抖,我负责稳」的防抖体验。

vivo X50 Pro 样张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9)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0)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1)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2)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3)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4)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5)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6)

尾巴

随着短视频的崛起,5G 网络的到来,加上流媒体的质变,与视频相关的一切已经成为大众用户的首选。而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也从手机摄影转移到了视频创作这条全新的赛道。

视频不同于拍照,它是动态变化的,牵涉到的点和面更多更广,对于创造工具的人是如此,对于使用工具去创作的人,也是如此。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道路,而 vivo 敢为人先带来了「微云台」技术,其探索精神值得佩服,这点我认为必须给个赞,毕竟作为晚交卷的大厂,「微云台」的思路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我眼中的 vivo X50 Pro(17)

事实上,这并不是 X 系列第一次首发 vivo 的最新研发成果,早在多年前它就带来过第一代的屏下指纹技术,作为 vivo 知名度最高的产品线,今年伴随着 vivo X50 Pro+ 的发布,X 系列甚至一跃成为了旗舰系列,与 NEX 系列并驾齐驱,完整覆盖了 3000 元到 5000 元的价格段,下半年如有 NEX 系列新品,这个价格肯定还会继续向上探。

当然,好马也要配好鞍,优秀的硬件同样也需要出色的软件体验,在这一点希望 vivo 加快步伐,尽早通过新系统满足更多追求极致的用户。

毕竟……国产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加上疫情的原因以及 5G 网络的到来,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全新的拐点。

越是艰难,越是需要创新,和改变。

* 感谢@baggiohua 为本文拍摄了 vivo X50 Pro 产品照
上一篇:苹果很好,但我选安卓,说说安卓系统的几个优点 下一篇:卢伟冰笑得合不拢嘴:小米618拿下百项冠军!这两个最有含金量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