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vivo X50 Pro正式开售还有几天,但是单单从预售成绩上来看这一代vivo X50系列就注定不会让我们失望。据官方统计,仅仅预售期间vivo X50系列的预售额就已经超过了六亿,这一销量不可谓不惊人。

vivo X50系列新品预售超六亿
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外观设计绝对是影像其购买欲望至关重要的一环。外观、重量、和手感才是线下用户第一时间能够感知体会到的最重要参数;这在尚未正式开售体验的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

vivo X50 Pro
因此,这一次vivo X50系列能够在预售阶段就能如此成功,以“anti chaos(反混沌)”为名的设计核心绝对功不可没。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危机“。它在摧毁生命和健康的同时,更打破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 正是因此,基于对于现代人们焦虑心理的洞察,vivo希望能够在设计上加入了更多正面的形象设计,以雅致对抗混沌。让渴望回归生活和心灵秩序的现代人重新审视生活。
颜色一致都是设计语言中最直观也是最突出的表达。红黄蓝三原色经过不同设计师的调配就有了无限种可能性,或安静内敛、或热烈奔放,也赋予了人们无穷想象,或积极向上、或低调纯粹。这一次vivo X50系列一共带来了四种颜色“液氧”、“引力”、“黑镜”和“浅醺”。

不同颜色的vivo X50系列
据了解,此次vivo设计师团队与法国设计趋势研究公司卡琳等设计机构,经过上千次的色彩调配,制作了近600个手板后,才最终敲定了这四款配色。同时,再配以AG 磨砂玻璃这种亲肤的材料,让vivo X50系列不仅给用户带来更高端的视觉体验,同时也带来了更柔和细腻的触觉感受。

vivo X50 Pro顶部的Choker
此外,vivo的设计师还为vivo X50系列巧妙地设计了一个“choker”。也就是位于机身顶端的项圈式装饰,其中包含了与CMF(颜色、材料和表面处理)配套的设计,包括简洁利落的线条、富有变化与律动的光感纹理以及X系列科技属性的彰显:5G & Professional Photography。
除了色彩和材质的变化,这一代vivo X50系列在外观上还做了很多。比如那颗标志性的“微云台”。除了保证产品在影像性能上的领先和独到体悟之外,这一设计同样塑造了更加清晰而独特的品牌印记,给用户带来更大的差异化体验和一目了然的辨识度。

独特的背部摄像头设计
当然,“微云台”也没有我们说的这么尽善尽美。在它开启了手机防抖新时代的同时,也为vivo的设计师们带来了不少难题:微云台是一个全新并且庞大厚重的新元件,它的加入对于视觉、握持以及手机平放的姿态都会带来极大的破坏。
据了解,微云台的内部构造大致由限位机构、双滚珠悬架、镜头、音圈马达、双S型 FPC 排线、T-FPC、磁动力框架、模组载架以及保护盖构成。其整体面积约为普通主摄平均占版面积的5倍、潜望式摄像头的3.2倍。

庞大复杂的微云台结构
如何将如此“大”的“微“云台放到手机有限的空间中,是vivo技术团队首先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还好,异形结构磁动框架的到来缓解了不少的问题:借助于此技术,在保证微云台正常使用的前提下,vivo将占板面积节省约了40%,厚度减少1mm,“极限”压缩微云台与屏幕的距离至0.13mm,再加以良好的结构保护措施,实现了外观设计与主板布局“完美”平衡的堆叠方案。
可是即使如此这般做完,机身最厚处依然接近了10mm,一个超过机身2mm厚度的凸包依然是vivo设计团队面前一道待解的难题。

双色云梯的到来,重要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双色云阶,第一阶为承载主摄、人像和广角的高阶梯,采用的是经典黑色,第二阶为承载潜望的中阶梯,采用了与电池盖(第三阶梯)CMF 相呼应主题色,从而将摄像头变为了继电池盖、中框之后的第三视觉点。
两层台阶,如层云叠上,化解了云台和主摄凸包的总厚度;又如云扁平而舒展,视觉感官极为干净、轻薄,实现了科技和人文的平衡,正是“设计”的灵魂内核。
在解决了色彩逻辑和结构设计上的两大难题之后,vivo X50系列的风骨也基本呈现在了我们面前:以“化繁为简”、“少即是多”两个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为核心,以简洁、无负担的雅致有序为基准,用X50系列的雅致设计对抗混沌世界的焦虑,以此刻的宁静感知世界的美。
因此,轻,也是vivo X50系列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大概从5G时代快速普及开始,各家厂商为了硬件竞速开始在机身重量与厚度上一路飙升,此外又有iPhone的226g(iPhone 11 Pro Max)为底,各家就更显得有恃无恐。纵观最近的产品,重量在200g以内,厚度小于9mm似乎就已经是“轻薄”的产品。

vivo X50仅有7.49mm厚
而X50系列的到来则完全重写了“轻”在手机上的概念:标准版X50的厚度仅为7.49mm,Pro的版本也只有8mm左右。如此厚度搭配仅仅180g的机身重量,vivo为我们带来的是完全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手机的轻盈手感。
不仅如此,为了给用户带来轻薄无负担的使用体验,X50系列采用了 AMOLED 极孔柔性屏以及 COP 封装技术,相较于传统硬屏,体积上更加轻薄、重量更轻、黑边更窄。
对了,就连摄像头模块的弧度,都经过了vivo设计团队的精心调教。为了回归现代主义风格的初衷,vivo设计了R3圆角矩形的摄像头模块外观,追求简洁、明朗、利落,回归了X系列伊始的安静。在行业内大量的大圆角设计中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至此,vivo X50系列的全貌才最终成型。
其实一直以来,vivo一直都在努力通过设计创造出令人心动的手机产品。从2012年仅有6.55mm,打破当时手机厚度极限的vivo X1;到凭借“光感美学”的优雅时尚设计被带上纽约时装周秀场舞台的vivo X23;再到与知名设计师Alexander Wang 深度合作了 vivo X30系列联名限定版。

vivo X30系列Alexander Wang联名限定版
我们能从X系列一代一代的进化与变革中看到vivo对于手机工业设计有着相当的固执和自我的诠释。而这一次vivo X50系列则更加鲜明的展现了这家公司的理念。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X50系列是vivo“设计驱动”战略主导下的第一款旗舰:
·2019年底,vivo提出,坚持“以消费者驱动和设计驱动”的原则来做好产品。
·2020年初,vivo创始人、CEO沈炜在的年会上表示,一直以来,从用户的内心出发来设计产品,持续不断的了解消费者的诉求,是驱动vivo不断成长的根本原因。
·2020年2月份,vivo内部进行了一项组织架构调整,将原“产品领域”更名为“产品设计领域”,并新增了一条主导NEX系列的产品线。此次更名虽然仅增加了两个字“设计”,但这背后,意味vivo更加注重设计驱动力。
vivo从不吝惜在设计创新中的投入。据设计团队介绍,vivo每一款手机的设计诞生,都要经历近近千次的手板设计,而每一次设计手板高昂的成本投入(单价超过5000元),甚至超过了最终成型的实际机型。
其实回看vivo的历代产品,你甚至已经能从其中看到累年以来时尚的演进。而我则希望,在“设计驱动”带领下的vivo未来能做到更多。
(7458966)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