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变化总是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业务、战略调整。如何让联合创始人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文丨万珮
编辑丨蔡逸枫
来源丨投中网商业深度
11月29日晚间,雷军发布内部信称,小米作出新一轮的管理层人员变动,林斌升为副董事长、王翔为集团总裁、何勇升为集团副总裁;周受资、卢伟冰重要业务线轮岗,黎万强、祁燕因个人原因离开小米。小米近来在人事上动作频频——这已是这家公司今年第六次调整。
“没有老兵,没有传承;没有新军,没有未来,”雷军曾在内部信中表示。小米成立近十年,虽然完成了上市的重要一课,但它仍然要面对智能手机陷入增长瓶颈的危机,——小米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智能手机销量和收入同比下滑。而IOT,特别是5G属于前瞻性业务,何时爆发还未有定论。财报同时显示,智能手机仍然为小米提供了六成的收入,IOT近三成。
在此次调整中,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离开尤其引发关注。这位从金山时期就跟着雷军的老部下曾经在2014年暂别过小米。2010年,雷军与林斌、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刘德和洪锋共同创立小米,据了解,目前,黎万强、周光平、黄江吉三人已经离开。
与小米有关的知情人士向投中网透露:此番人事调整,黎万强的离职早已是既定事实,对小米本身影响不大。
黎万强在小米内部被称为“阿黎”,他曾经一手打造小米的营销体系,让“米粉”一词深入人心,作为小米的灵魂人物之一,黎万强的两进小米都对整个小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二次告别黎万强的雷军和小米,会迎来自己的“成年礼”吗?
小米的新动作
雷军认为,没有一劳永逸、一步到位的组织调整。小米要从游击队变为正规军、集团军,“建设不好组织体系就是风险管控远远不足,这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投中网据公开报道统计,雷军在2019年做过六次人事和组织架构调整。
这说明小米在求变。雷军在内部信中说到作出此次调整的原因——明年是小米5G业务的冲锋年,也将是小米推动“手机+AIoT”的关键年,小米需要更强有力的集团管理支撑,需要干部轮岗机制持续带来的组织革新活力。为此,经管理层讨论决定,作出新一轮的集团干部任命。
在此次任命中,林斌升为副董事长、王翔为集团总裁、何勇升为集团副总裁;周受资、卢伟冰重要业务线轮岗;而黎万强、祁燕因个人原因离开。
而在此前,今年小米已经进行了五轮组织架构和人事上的调整。
今年2月,据《财经》报道,小米推动层级化落地。小米一度非常倡导扁平化,但因为公司团队壮大以后,这种粗放式管理便也不再适合。而层级化管理既能给内部员工以清晰的上升路径,又是小米从草莽生长的初创公司转型成规范的大公司的重要一步。
而为了继续强化技术立业,在2月26日,小米成立技术委员会,新任命 15 名管理干部。其中,任命崔宝秋为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
雷军强调,“技术事关小米生死存亡,是小米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和引擎。”
此外,这次调整还意在从组织架构层面加大对AIoT战略推进的力度,新成立人工智能部、大数据部、云平台部直接向CEO汇报。
5月31日,小米再次宣布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任命通知,原集团质量办公室与安全合规部合并为新的集团质量办公室任命李涛为办公室主任,向副总裁颜克胜汇报。
6月12日,小米成立线下业务委员会,由中国区副总裁张剑慧兼任主席,向雷军汇报。于澎为副主席,向张剑慧汇报。
频繁人事更替背后,是小米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雷军在内部强调小米仍然是以“手机+AIOT”双引擎驱动,但当前手机业务很难有爆发性增长,IOT业务短时间内有很难代替手机业务成为新的主力生长军,此前《财经》杂志分析称,小米若成功,或可抓住IOT平台的机会,成为硬件和互联网接壤点上的巨头;若不成,则不得不在如狼似虎的手机竞技场中进行无休止的战斗。
第三季度财报表示,小米智能手机销量为321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3330万部,减少120万部,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也同比减少7.8%至323亿元。
尽管雷军在财报会议上解释,小米手机销量下滑系稳健去库存所致。但对于一家手机公司而言,手机销量下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雷军此前也表示,手机公司销量一旦下滑就是一条不归路,原因并不复杂,手机行业高度依赖供应链,而销量多少决定在供应商中话语权的大小。
“米粉缔造者”黎万强
此次离去的黎万强,大概是公众认知中除了雷军以外,小米最为外界熟知的“灵魂人物”。雷军评价他为一个较真的人。他曾于2014年短暂离开过小米,后来又于2015年重新回归。
在加入小米初期,黎万强负责MIUI的研发,当时他做了一个3000万的推广计划,雷军却问他,“你能不能不花一分钱做到100万用户?”
这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想到了用新媒体的方式去做传播——带着团队在论坛里“笼络”了100个超级用户参与MIUI的研发设计的反馈,自此,第一批米粉诞生。
小米的营销法则让外界看到社群和新媒体对于塑造一个品牌的力量。在《参与感》一书中,黎万强总结了小米的营销之道,即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
这一度被视为小米在手机红海中脱颖而出的法宝。
据《财经》杂志报道,黎万强对工作非常投入,比如,为了雷军的一句赞扬从黎明忙到半夜,小米年度发布会前,会把控从PPT色彩到灯光的布置效果等每一个细节。这常常让同事感到压力,“用鞭子抽着你往前走,在他的心中有一把尺子,只有他自己和他的部门都达到尺子上的某一个刻度,他心中的焦虑才会缓解。”
黎万强曾在接受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采访时说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想,虽然做小米很辛苦,但是小米无疑比其他人幸运,这个世界上很多创业者,其实很难有机会做成几亿美金的生意。
但黎万强还是于2014年离开了小米,理由是“遭遇中年危机”。据腾讯科技报道,长期的高节奏,让自己想到要调整一下,重新想一想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不过这个时间并不算太长,在2016年,黎万强复又回归负责小米市场和影业。
黎万强曾表示,回归小米的第一年,面临的核心命题是:如何把小米的初心找到,把老用户唤醒。
彼时的小米正处于一轮增长危机之中,黎万强说虽然离去只有短短一年,但变化已经产生——节奏正变得更快,“以前用十天时间做一件事情现在只给你三天时间,信息传播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们的品牌需要进化,以前的玩法需要升级,需要尝试新的东西、新的渠道,”在接受《财经》杂志的采访时,黎万强如此说到。
他认为不论怎样挑战永远都在,目标是 100 亿美金和 1000 亿美金所面对的挑战完全不一样,你就会发现永远都没有高潮,因为永远都是高潮。
对于黎万强过往的功绩,雷军认为,阿黎带领MIUI、小米网(小米销售与服务体系)、小米品牌市场体系等多项业务持续开荒,在商业模式验证执行、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等多个领域,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这次离去,黎万强在朋友圈说道,“我正式离开小米了,说一声道别,祝福小米未来越来越好。近10年征程,感谢雷总,感谢小米并肩作战过的兄弟们,感谢所有媒体朋友、合作伙伴的抬爱和支持,还有天南海北给过我建议和鼓励的米粉朋友!还有我老爸5点摸黑起来煮的那锅开业小米粥,谢谢这滚烫沸腾的10年!”
人事变化总是意味着一个公司的业务、战略调整。如何让联合创始人在不同阶段都能发挥不同的作用,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此次黎万强的二次隐退,扶正林斌、提携王翔,说明小米会将国际化作为今后主要的战略之一。卢冰伟,则具有与儒雅的联合创始人们迥然不同的“敢怼”的个性。小米此次组织架构的升级,是将组织管理进一步“大公司化”的明确举动。
再次告别黎万强的小米,这个仅一岁多的上市公司,也将迎来自己关键的转型期。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