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篇文章里,你会看到很多OPPO无法提供的资料,以及我的实测思考。好,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从产品开始说起,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Part1:OPPO FindX2 Pro的总体设计
Part2:QHD+屏幕素质与O1协处理器评价
Part3:游戏实测与多维度综合续航测试结论
Part4:IMX689规范科普与拍照模组的综合实测结论
Part5:如何评价从市场角度,FindX2系列眼花缭乱的刀法
注:测试样机为内部工程机,本文的ColorOS版本为7.1A01,Factory基带版本为0301。本文所有测试结果和测试评价仅限于该版本得出。(3月5日,OPPO向所有测试用户推送了0305版,ColorOS7.1为A03,解决了此前工程机涉及到的所有问题)

FindX2 Pro很适合拍各种题图,很好看
Part1:OPPO FindX2 Pro的总体设计
如果你问我,这代FindX2 Pro和初代FindX哪个设计更好,我会选择二代。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更舒适更愉悦的使用产品,而不是满足某个小执念。这其中包括了外观设计,CMF工艺,总体性能与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等。尽管FindX2 Pro没有一块无暇的全面屏,但其他方面无疑是全面超越FindX的。

PU素皮的色彩很正,高级感很强
FindX2家族分为标准版和Pro两个系列。得益于这一代超薄的柔性三星Super AMOLED面板,使得FindX2家族在控制机身厚度上有大约1mm的屏幕厚度先发优势。(这块超薄屏的基础特性同样用于Reno3Pro和小米10Pro)。此外,汇顶最新一代超薄光学指纹模组的加入,也让最近发售的旗舰机型具备了一些腾挪空间的可能性。FindX2家族拥有玻璃、PU素皮和超薄陶瓷三个版本,标准版厚度为8mm(陶瓷,玻璃)、PU素皮为8.7mm,重量分别为196g、187g和180g。Pro版厚度为8.8mm(陶瓷)和9.5mm(PU素皮),重量为209g与200g。我们可以认为,因为供应链材料的改良,最新一代的陶瓷也可以见到摆脱厚重这个词的这一天。我手上的这台PU素皮FindX2 Pro,比我主力机Reno3Pro略趁手,不过圆润的手感基本一致。素皮Pro版厚度在所有型号里是最厚的,但并不像其他平面9.5mm手机那么有刮手感。另外,机缘巧合,我实际上手了187g 的FindX2标准版,那个手感真的是和Reno3Pro一样的,非常舒适。

67.8度微曲面,很漂亮

确实怎么看都好看
OPPO的Reno3Pro作为OPPO对双曲面屏幕的新评估,将曲率定在了67.8度,FindX2系列也采用了这个曲率。曲面设计在FindX2上完全属于美学范畴,不具备实用价值,因此OPPO也做了大量的防误触设计,以防因美翻车。
我在写Reno3Pro文章的时候提出一个猜想:OPPO是否会在这种微曲率,超轻薄的路线上努力精进下去。我其实不相信一款堆料到极致,用了大量定制大尺寸元器件的旗舰机,能做到Reno3Pro那个境界。但事实证明,OPPO在确保旗舰品质的基础上,做了巨大的努力,削减每一克重量和厚度,同时具备素皮/陶瓷外壳、1/1.47英寸大底的IMX689、双4800万主摄与潜望式模组这些严重影响手感和外观的器件,能把外观控制到这个程度,我认为已经非常不容易。期待各位拆机UP主揭晓内部奥秘。

从下到上为闪光灯,IMX689,色温传感器,IMX586和长焦
外观辨识度是目前手机厂商重要的设计目的。从背面看,FindX2Pro和标准版基本承袭了Reno3Pro的设计风格,但是Pro版就像我说的,具备了一种往日中国厂商不具备的富贵逼人的气息。我前几天还打趣,这种富贵逼人的气息,好像过去只属于某些欧洲奢侈品公司或者日本的高端品牌,与传统电子厂商无关。
Pro版的背后摄像头排布,应该代表了OPPO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设计风格,如同华为承袭了保时捷的车灯矩阵设计,OPPO这种侧竖向美学,也会成为OPPO最主要的辨识度。况且,OPPO也做到了侧面安置如此巨大的三颗模组:OIS SONY IMX689、IMX586超广角和OIS 5倍光学潜望镜以及独立色温传感器。留个猜想,内部是否也采用了重新规划的条状双层主板和定制双电芯呢?
标准版的背部就简洁很多,8mm的厚度捏在手上,无限接近Reno3Pro的设计。摄像头区域的美学设计也不像Pro版这么欧气十足,非常低调简朴。
总结一下FindX2 Pro的外观设计:选用大尺寸顶尖器件的前提上尽可能的做到了重量和厚度的优化。外观偏欧式奢华风,拿在手上非常有质感,属于那种不看参数就看外观 和亮屏也不低于5000元的好东西。如果非要说遗憾和毛病的话,那就是这块PU素皮毕竟是PU的(可能是考虑防水防污和日常磨损选用PU),不是Nano头层小牛皮,相对某奢侈品牌的苹果手表腕带(东京银座店卖9000人民币),亲肤感和质感都差不少,中框镀金颜色略老气,如果采用18k玫瑰金可能会更好点。
FindX2标准版的外观则主打轻薄简朴的路线,品质感有保证,但和Pro版的高级版差距较大。我个人觉得不缺钱直接上Pro版得了。
Part2:QHD+屏幕素质与O1协处理器评价
这块屏幕的实测,请大家仔细阅读头条MDT评测室@MobileDeviceTalks 的量化评测。我说点应用层面和O1的话题。这块屏幕的基本指标是:6.7英寸QHD+(3168X1440)分辨率的三星SuperAmoled超薄柔性屏,具备120Hz全局刷新率。屏幕采用COP封装,底边宽度为2.98mm,经过与一加7T Pro(QHD+,COP)和Reno3Pro(FHD+,COF)对比,同属目前最窄边的一批旗舰机。这块屏幕的基本参数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说我在整个测试过程和实际使用中的主观感受:

建议日常设置为QHD+,120Hz和影院模式
先聊聊ColorOS 7.1中关于O1和色彩模式的设置与结论。与Reno3Pro不同,这次增加了一个影院模式。根据OPPO官方JNCD的指标,生动P3模式JNCD小于0.8,柔和与影院模式都小于0.4。而根据MDT@MobileDeviceTalks 的实测,覆盖100%sRGB的柔和模式与广色域DisplayP3影院模式的DeltaE2000平均色彩偏离都是0.65,这是个令人惊讶的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影院模式是OPPO结合了P3和sRGB特点自己调出来的色彩模式,而生动模式则与Reno3Pro的生动模式没什么太大区别,DeltaE2000平均色彩偏离在1.15左右(具体见MDT实验室的实测结论)。色温方面,影院模式是6500K,而生动模式则是7500K,综合来说影院模式更接近iPhone11 Pro MAX的整体屏幕观感,推荐使用。
来自PixelWorks的Iris引擎,OPPO定制了一颗图像协处理器O1。这颗芯片有三个核心作用:提供动态HDR优化;将SDR转为HDR和提供高达60fps的插帧加速。

PixelWorks的Iris引擎SDR转HDR的过程
Iris引擎具备将HDR10/SDR视频转换成10/12bit HDR视频的能力,提供1000000:1的对比度、自适应色彩校正和亮度调整、自动对部分图像进行锐化处理、此外对低分辨率视频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上播放时,进行可编程缩放算法和最大32倍缩放比率的画质优化。这对480P、720P的视频在这块QHD+屏幕上播放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颗O1芯片另外一个核心作用就是对24/30fps的影片进行插帧加速处理。Iris引擎官网介绍的移动计算版本,提供每秒5亿像素的处理能力,将视频最高提高到60fps。发布会上OPPO宣称这颗芯片具备120fps的插帧能力,不过我手上的COS里只能到60fps,估计以后会有更新吧。
目前搭载O1的FindX2系列手机,在3月6日发布的时候,提供对YouTube、腾讯体育、腾讯视频、爱奇艺、Netflix和优酷视频的SDR/HDR转换能力,HDR加速能力和最高60fps的插帧能力。在体验阶段实测了Youtube和Netflix。值得一提的是,Youtube对QHD+分辨率的设备,即便是原始8K60的视频,也最多提供到1440P实际播放。在部分4K30的场景里,O1的加速效果比较明显,大场景变换的果冻感基本消失不可见。在正式测试阶段,我的使用了腾讯视频的《决战中途岛》 1080P版本,请大家注意一下这几个场景(场景截图不等于肉眼观感,仅做场景测试说明使用):

比较能看得出来O1性能的在航母的大范围机动,夜间航行以及激烈的空战场景。实际观影确实可以发现在航母大范围机动和空战场景中,画面顺滑了不少,往日的果冻感几乎不存在。而在暗色调和夜间场景,O1的HDR能力也可以完全展现出来。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O1这种性能,会徒增耗电么?后面的续航测试会告诉你。
FindX2系列屏幕参数,目前初始系统设置为:智能分辨率、智能刷新率、生动色彩模式。而我日常使用的是:电影模式(默认色温)、QHD+分辨率和120Hz刷新。无机评测人士的困境就在这里:给你QHD+高刷屏和大电池,你要说人家太重太厚;给你QHD+高刷屏+说得过去的电池和65W快充,你又脑补这手机续航崩溃到无法用。那么,FindX2 Pro的续航到底行不行?下一部分来介绍。

Part3:游戏实测与多维度综合续航测试结论
先简单说一下游戏测试。因为我个人并不喜欢用曲面屏打游戏,而且用我账号测试这玩意可能会掉分,所以只做了十来局的PUBG Mobile国际服和《和平精英》测试。从需求和产品匹配角度来说,FindX2系列并不适合重度和半专业游戏玩家,Reno ACE这方面表现更出色一些。主要问题在于三个:第一是曲面屏在操控上不如平面手机来的顺手,即便这块屏的采样率高达240,超过很多打着游戏噱头的旗舰机,但我适应这块屏花了很长时间,不像ACE我只用了一局就适应了。第二个问题是没有耳机孔,C口耳机太碍事,而TWS耳机延时是个很闹心的事情。最近PUBG Mobile国际服针对TWS进行了-60%的延时专项优化,但是OPPO的Enco Free依然很难满足高阶段的战斗需求,主要问题还是枪声和脚步有延后,隔壁楼宇的脚步听不清楚。

目前看国服的对骁龙865的优化进度要远好于国际服,画面更顺畅,国际服可能还需要点时间。我打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的参数都是桌面QHD+分辨率120Hz刷新,游戏内HDR高清、超高帧率、全屏反锯齿和电影画质。这张图是其中一局《和平精英》的对局数据,游戏时间为28分钟。PUBG两款游戏续航实测:9.5分钟对局掉电3%,28分钟对局掉电10%,十分稳定,没有意外波动。这个续航数据和目前主流的旗舰机相差无几,谈不上出色,更谈不上崩盘。另外多说一句,这手机有双扬声器,声音很大,在公众场合不但扰民,而且听不清楚枪声方位,建议打游戏时全程耳机。
说完游戏,来说正经环节:多机型视频播放横向对比。考虑到不同形态的屏幕功耗不一样,所以除了分辨率和刷新率之外,我基本选择的都是最近几个月新发布的基于三星E3发光材质SuperAmoled的产品,最高亮度都在800nit,峰值激发亮度1200nit,分辨率涵盖QHD+和FHD+两种,刷新率60Hz/90Hz/120Hz。测试统一参数设为:80%亮度(大约300nit)、90%电池电量(规避100%电量的涓流影响),全部使用TWS蓝牙耳机输出,声音电平50%。使用的测试影片为腾讯视频1080P《决战中途岛》,O1默认关闭。另外自备一部4K影片专门测试FindX2Pro的O1的极限负载,测试结果如下:

多平台1小时1080P视频续航对比
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无法从实测得出FindX2Pro续航翻车的结论。负载最大的一次测试是播放打开O1加速,播放4K视频,此时录得11%的电量消耗。而其他时间各项测试,FindX2 Pro并不比骁龙855+ QHD+/90Hz、骁龙865/FHD+ 60Hz出现崩盘式的费电。这台FindX2Pro在各种模式转换间连续跑了7个小时的视频测试,累计视频播放消耗电量68%,外加其他操作损耗,电量90%电量跌到18%,亮屏时间7小时44分钟。当然,非要说这每小时多费2%的电量一天下来累计也有15%-20%的劣势,这也没什么问题,但这手机从9%开始到充满电只需34分钟,所以这点劣势我觉得不算什么问题。另外,在塞满80GB个人数据,装247个软件,打开WiFi、蓝牙(连接睡眠监测的手环)、打开5G,8小时隔夜待机掉电,连续五天测试均录得5%,这个隔夜掉电数据和同期测试的Mate30 Pro基本一致。
至此,可以给个结论:FindX2 Pro的续航完全经得起评估,绝不是续航崩盘的产品。不过,对于一般用户,还是建议带着充电器或者Vooc充电宝,以防万一。
Part4:IMX689规范科普与拍照模组的综合实测评价
FindX2 Pro的核心卖点是影像系统,由三枚镜头组成,分别是:1/1.47英寸,单个像素1.12μm,采用Quad Bayer编码格式2X2OCL,合并像素尺寸2.24μm,能在最低1.0Lux照度下实现全像素对焦的4800万像素索尼IMX689主摄,最大光圈F1.7,采用OIS稳定技术,这颗主摄采用裁剪的方式支持2X变焦,在2X变焦下最近对焦距离约为10cm,可以实现中焦微距。另外两颗主摄是索尼IMX586 F2.2的超广角镜头和OIS 5X潜望镜模组,最大光圈F3.0,光学等效焦距80mm,10倍混合变焦在160mm左右。
OPPO并没有向我提供IMX689的详细资料,还好在2019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上,Son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提交了一篇叫做《A 1/2inch 48M All PDAF CMOS Image Sensor Using 0.8µm Quad Bayer Coding 2×2OCL with 1.0lux Minimum AF Illuminance Level》的文章,发表于IEEE.org。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这枚1/2英寸,0.8μm的新感光器,就是目前这枚商用的IMX689的前身。我花了33美元购买了此文章,在这里为大家做一个规范科普。以下关于IMX689的科普阐述,主要来源于这篇文章,再次感谢索尼为产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般读者只要能读懂这篇文章的Abstract部分即可。简单点说吧,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接触到的CIS编码有两种:一种就是媒体上经常提到的QuadBayer Coding(QBC),另外一种是不常见的Dual Photodiode Coding(DPC或者叫DPD也行)双光电二极管编码。各自的优势在于QBC实现了超高像素和高动态范围,DPC则实现了PDAF。索尼半导体在这两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性能CMOS解决方案,试图在一个CMOS上同时解决高像素、高动态范围表现和超高速的PDAF性能,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索尼IMX689,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把2X2片上透镜在QBC上实现的全新CMOS,索尼把IMX689 称为CIS时代的变革。

主要编码格式的CIS的性能评估
这是文章中给出的Bayer编码,QBC编码,DPD编码和QBC 2X2OCL的主要性能特征对比。IMX689作为第一款商用QBC 2X2OCL,像素大小从文章的0.8μm大幅度提高到了1.12μm,在量子效率(这是对感光元器件敏感性和转换效率的关键指标)、对焦性能、HDR能力上具备较强的性能,特别是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QBC,如IMX586,IMX689在量子效率和低照度全像素对焦性能上全面胜出。
总结:IMX689试图解决三个问题:超低照度下的全像素对焦速度、实现更高的像素和实现更大的动态范围表现。索尼观点很明确,高像素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下图是索尼对原型感光器的实验结果,相对传统的QBC(例如IMX689 VS IMX586),PDAF性能和QE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十分之恐怖。其中IMX689可以在1Lux超低照度下实现全像素对焦,而IMX586只能最低在10Lux。而不同通道的QE,也有7%到10%的性能提升。在文章的最后,索尼除了对这款0.8μm,1/2英寸大小的实验原型做了性能总结,还官宣了会量产0.9/1.0/1.12μm规格的QBC2X2OCL,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尺寸最大的量产版:IMX689。

QBC2X2OCL与QBC的关键性能指标对比
下面进入实测阶段。因为目前处于特殊时期,我计划前往京都为FindX2拍摄样片的计划落空,而国内好点的景点也都不开门。选来选去,最终在南京牛首山风景区的佛顶宫进行本次有限拍摄。本次拍摄只拍摄了佛顶宫外观,佛顶塔,而预期中的内景,也就是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佛顶舍利供奉地——舍利大殿和七宝舍利塔,则无缘相见。因此本次拍摄,没有机会展示IMX689在室内复杂光线和低照度下的对焦、色彩、降噪等关键指标,只能以后补上了。
本次拍摄的总体环境不佳:寒冷、刮风、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光线生硬锐利,缺乏柔和感。整体光线对摄影设备来说比较难以把控,对白平衡准确性有较大的考验。作为本次拍摄的重要参考,华为Mate30Pro也加入进来,参与了超广角成像和主摄成像两组测试。
1) 第一组:IMX586超广角成像样张及细节分析
本组在逆光环境下拍摄了佛顶塔,FindX2Pro和Mate30Pro分别关闭炫彩和徕卡色,直出样张。

Mate30Pro与FindX2Pro超广角样张
从焦距上看,Mate30Pro确实是略微窄了点,FindX2 Pro的广角更宽。成像风格看,华为拍摄此类素材总是喜欢偏向古建筑风格,整个画面比较质朴;而FindX2 Pro则能忠实还原现场的风格,特别在蓝天,水潭和袈裟顶棚的表现近乎完美的还原现实。两张照片均为大逆光拍摄,样机均采用自动HDR,表现均比较出色。因为成像色彩风格缘故,FindX2 Pro的画面更有层次感一些,特别是天空云彩和水面的表达。

超广角中心区域100%细节展示
超广角中央区域100%成像放大视图。因为这两枚镜头的焦距并不一样,所以没法从图上直接说谁好谁坏。图上看Mate30Pro的地砖细节比FindX2 Pro明显要好,但锐化的痕迹比较明显。两者在“佛顶塔”牌匾的表现上基本一致。两者中心区域成像素质都比较高,相对Mate30Pro呈现的古建筑风格,FindX2 Pro的正常自然色调可能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超广角边缘成像100%细节展示
这是两者超广角边缘成像对比,FindX2 Pro的层次感更强,明暗对比表现更好一些。两者的边缘成像都还算清晰,降噪表现在手机这个领域都算很出色的。总体来说,两者在超广角的成像风格上差异很大,解析力基本一致,Mate30Pro在中心细节上略胜一筹,而FindX2 Pro在画面风格,边缘成像明暗观感,对比度上则好于Mate30 Pro。

FindX2 Pro的色彩策略为自然准确的风格
这张FindX2 Pro的超广角舍利大殿外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准非常到位,我是没想到国产厂商也有主动意识和苹果一样追求色彩的本源,这显然是个好现象。
2) ---第二组:IMX689主摄成像样张及细节分析

IMX689主摄与IMX600Y主摄样张展示
我是替华为感到有点遗憾的,整体色彩取向并不适合拍摄这类风光照。IMX689呈现出来的自然色彩、明暗层次感和HDR能力,赚到了我的眼缘。而Mate30Pro的近景水面细节保留上略好一些,而FindX2Pro在水波光线反馈上更佳。在这个场景,我投给FindX2 Pro。而Mate30Pro因为色彩策略缘故,显得画面比较暗淡,不过Mate30Pro的地面细节还是更清晰一些,FindX2 Pro就显得比较平淡。
主摄的曝光参数分别为:F1.7、1/6764s、ISO100和F1.6、1/7813s、ISO50。Mate30Pro的近处地砖细节比较清晰,FindX2 Pro地砖色调比较淡但细节未丢失。而佛顶塔的细节,则是FindX2 Pro的全方位胜出。我个人认为这是IMX689的宽容度好很多,另外自然色彩的HDR也比华为偏古旧风格的色彩占一定便宜。

主摄中央成像100%视图细节
对了,佛顶塔的原图盲测,更多的吃瓜观众喜欢自然色彩的FindX2 Pro。华为这种颜色风格更适合中东大漠的创作。

FindX2 Pro超广角与主摄样片展示
这是FindX2超广角与主摄的逆光拍摄。独立色温传感器的存在,使得这两张照片的色彩差异在目前所有具备超广角的手机里属于最小的那一批。我们应该倡导和鞭策所有的手机厂商去想办法解决不同焦段的色彩一致性问题,尽管这很难做到,但减少差距总是可以做到的,FindX2 Pro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范例。硬抠成像细节优劣的话,IMX689在这种场景比IMX586优在边缘成像。这张IMX586的超广角照片,塔尖部分存在边缘发白的情况,而IMX689主摄就不存在这种成像瑕疵。
3) ---第三组:IMX689主摄裁剪2X变焦成像分析
FindX2 Pro的2X变焦由主摄IMX689剪裁而来,直接上测试样张:

IMX689的1X与2X效果展示
主摄的1X和2X基本保持了画面的色彩稳定性,没有出现色彩上的重大翻车。2X裁剪对塔身细节的表达非常好,地面细节一般,涂抹感比较重。对这个塔拍了不少片子之后我就发现,这颗主摄对地砖的表现是色彩比较淡,对比度不高,2X变焦会丢失一些细节。但好在1X和2X对佛顶塔的表达都非常到位,2X的塔尖边缘细节也值得表扬,逆光下既没有紫边,也没有白边,也没有色散。

FindX2 Pro 2X中焦微距样片
FindX2 Pro的这枚主摄在2X变焦下支持最近10cm的对焦,得益于MBC2X2OCL强大的全像素追焦能力,充当一个2X中焦微距镜没有太大问题。另外,这是我见过用主摄裁剪的最美的焦外画质,在部分场景下呈现自然的圆形光晕,极美。
4) ---第四组:关于S5K3M5长焦镜的一些探索
FindX2 Pro的潜望镜采用的是S5K3M5 1300万像素,标准版的FindX2直立式长焦采用的是也是这颗底。它的单像素面积为1.0μm,1/3.4英寸。通过对这颗潜望镜焦外光晕的观察,可以断定这次的潜望镜总成和Reno10X上那颗D-CUT并不一样,应该是业界目前采用的一般性方案。丑话说前面,如此小的底,在低照度的对焦速度、成像质量、噪点控制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潜望镜作为手机长焦的解决方案,是不是一个长期正确的方向?还是短期内的过渡方案?在Reno10X那个阶段无从判断。在索尼确定了要同时解决超大像素成像、高规格HDR和低照度PDAF性能这个方向之后,这件事就变得有意思起来。我们先比较一下IMX689 1X 成像100%裁剪、2X成像100%裁剪和5X长焦镜的实际成像,感受一下差距。

不同变焦倍数的原图展示
先来看1X、2X、5X的全局图片,在照度良好的情况下,FindX2 Pro在色彩表现上尽可能的做到了接近。当然这个5X潜望镜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颜色表现和主摄并不一致,这也是目前所有潜望镜手机的主要特点。

很严肃的说一句,IMX689的1X变焦和2X变焦都无法达到目前这颗潜望镜100%视图的细节大小(这好像是一句废话)。所以我采用两步走对比,先上一组1X和2X 100%细节与潜望镜30%缩放视图比较,可以发现这三者区别非常小。这也就是说,IMX689基本具备形成一个80mm焦距,但是画面尺寸很小(大约500万像素)的高品质成像能力。那么,潜望镜如果放大到100%视图会怎么样呢?

2X和5X变焦100%画面展示
就目前来说,潜望镜的放大倍率还是要比IMX689的放大倍率大很多,这与IMX689只有4800万像素有很大关系。如果假以时日,索尼能在QBC2X2OCL的基础上开发出1亿像素的CMOS,那么5X裁剪达到目前这个潜望镜画质的可能性就出现了。而QBC2X2OCL完全可以解决极低照度的对焦、降噪、色彩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我个人觉得潜望镜的解决方案并不会活太久,索尼再努努力,至少100mm焦距内靠两颗不同焦距的QBC2X2OCL来实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5) ---关于拍照部分的中期总结
因为特殊时期,无法对FindX2 Pro的模组进行更多的测试,特别是佛顶宫舍利大殿内金碧辉煌的复杂光线下的表现,也没有进行视频、夜景和人像实拍,以后会补上。说个中期结论吧:
1. 这套模组的核心是QBC2X2OCL,实测发现色彩表现、宽容度表现和对焦速度均明显优于QBC的IMX586。主摄的2X中焦表现不俗,焦外成像质量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高速PDAF的存在,使得这颗50mm中焦镜作为微距头拍摄小品和花鸟虫鱼成为可能。
2. 作为全球第一款在超广角上使用的IMX586,表现也相当不错。
3. 整套模组的色彩偏真实自然风格,内置的炫彩模式日常无需使用,但是在雾霾天可以起到良好的去除雾霾、提高画面通透度和对比度的作用。
4. OPPO为这套模组配备的独立色温传感器,为色彩准确性和色彩一致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这颗潜望镜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地方,和业界目前大多数手机用潜望镜表现基本一致,低照度对焦速度、噪点控制和成像色彩都有一定局限性。
Part5:如何评价从市场角度,FindX2系列眼花缭乱的刀法
这个话题我本来不想说,但只要是产品,就有槽点和缺点,FindX2系列也不例外。一个合格成熟的商业公司,在产品上动刀子是不可避免的。既要让消费者要么跟钱站一边,要么跟产品站一边,又不能吃相太难看。这种刀法在业界经常翻车,要不就是高低搭配差异性不明显,两边不讨好,要么就是丐版缩水太多,成为坊间的笑料。
先说FindX2 Pro的槽点:没有无线充电。没有无线充电这个事情,我个人无所谓,但很多人挺在乎的,那就等着Reno ACE2首批搭载Vooc无线闪充吧。其他么,没槽点了,这恐怕是OPPO有史以来第一次旗舰机槽点如此少,前年FindX的槽点比这个多,什么沉重、IMX519扫个码、机身发热等。
然后重点吐槽FindX2标准版,其实就目前这个价钱,FindX2的槽点也不是不能接受。也许大家会说,标准版模组最大的槽点是万年IMX586。但我要说,FindX2的拍照模组是很有特色的,我准备再入一台标准版,因为我需要那颗1200万像素的首发IMX708电影镜头。这组OIS IMX586+IMX708+5倍混合变焦的组合在4000多块钱价位没毛病,千万别质疑OPPO调教这颗OIS IMX586的能力,这颗主摄比绝大多数缺乏经验的IMX686和GW1表现要好得多,我在日本拍了上千张照片,非常满意。从拍照和视频角度出发,FindX2还是比较正常的,没必要吐槽。
FindX2还有的槽点就是Z轴马达了,震动感确实比X轴有些差距,X轴马达那种哒哒哒的感觉确实用了回不去,所以请尽情吐槽吧…….
从刀法看,FindX2标准版最大的槽点在很奇怪的LPDDR4X,这个刀法有损网络上的舆论口碑。这个没办法,不要强行解释,没太大意义。其他我觉得都还行,如果认为马达最重要的话,Z轴马达确实也不太体面。但考虑到4000多块钱你已经拥有如此美丽的屏幕,180克的重量,65W快充,8mm的厚度和骁龙865+X55套件以及一组真的能经得起评测的模组,那个看上去刀法很奇怪的LPDDR4X也就不那么难看了。
哦,对了,这俩手机使用的都是UFS3.0,支持TurboWrite+HPB,我实测顺序读取为1650MB/s,顺序写入为740MB/s。这个性能,不构成槽点。就我个人来说,FindX2标准版的LPDDR4X是个槽点, Z轴马达算个槽点,其他都很可以,也对得起这个价钱。
写在最后:
这是我个人极度喜爱的一款旗舰机,我也有十几年没有为一款手机写过这么长的评测了,所以无法做到客观评价。正因为如此,我对售价并不在乎,考虑到市场接受能力,目前这个定价算是合理范围。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