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时间6月21日上午消息,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的人工智能研究院集结了包括微软、谷歌、百度和盖茨基金会在内的大批公司和机构,希望通过共享技术和想法的方式,帮助科研人员和学术机构获取最新的发现和信息,并对其加以利用。
这个项目名为“开放学术搜索”(Open Academic Search),其目标是让企业、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开放自己的人工智能和分析工具,允许其他组织自由使用和调整,以此为研究人员提供帮助。该项目还希望能让研究人员、医生和教授使用最新的发现,在这个新成果和新数据层出不穷的时代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希望通过合作方式,而非竞争方式来促进学术搜索和分析。该研究院CEO奥伦·艾兹奥尼(Oren Etzioni)表示,一些企业已经可以免费分发部分工具,让别人可以自由使用,但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开放和协作状态。“我们相当于对他们说,‘这对你们百利而无一害,把这些基础研究开源之后再整合起来是一种双赢策略。’”艾兹奥尼说。
新的论文、发现和研究成果都在以极高的速度涌现——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科研成果每9年就能翻一番——因此医生、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人们很难跟上科技发展速度,更不用说将这些成果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将各个组织的人工智能和分析技术开放并结合起来,然后以新颖的方式共同应用于实践,是充分利用学术研究的重要步骤,因为不同的组织和企业分别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不同领域。
“科研领域目前面临的形势是,我们每天都在损失一些知识。”微软研究院延伸创新总监Kuansan Wang说,他将担任这个新部门的顾问。“我们有那么多的出版物、会议和发现快速涌向网络,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处理所有新的发现,这一直以来都是一大挑战。”
艾伦研究院提供一个名为Semantic Scholar的服务,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寻找与某个主题最相关的论文,然后找出论文中最重要的引文。之后还会训练人工智能系统阅读论文,并对其加以学习,好让系统提供某个主题的概要,并过滤最重要的引文,而不是让人类亲自完成这些分析。与此同时,微软学术搜索也将训练其机器系统广泛阅读5万个不同的领域,而且还会与清华大学共同追踪具体的作者。
谷歌学术搜索早在2004年就已经发布。百度学术搜索则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学术搜索引擎,每年的搜索量达到30亿次。百度学术产品经理Bing Cao和谷歌开发者顾问丹·布里克里(Dan Brickley)也将与华盛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们一起出任该项目的顾问。
现在,该项目获得的很多资源都来自相关企业和组织的现成资料,但其组织者预计今后还将增加新的材料。
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百度今年晚些时候将开放百度学术搜索的部分元数据和行为数据,方便感兴趣的组织进行研究和部署。他们还将在百度的其他合作中推广该项目,以期引入更多研究机构和出版商。
该项目对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同样非常重要,因为这家非营利组织也会将其针对健康问题展开的研究对外开放。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该基金会和其他组织的研究人员更为轻易地获取信息。
该基金会副总法律顾问表示,艾伦研究院和相关企业在过滤海量数据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可以弥补该基金会的不足。(樵夫)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