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l”这个组合大家肯定都再熟悉不过,指的就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Intel x86处理器的软硬件黄金组合,几十年来这简直就是PC行业的标配。
随着移动浪潮的兴起,ARM芯片架构、Android/iOS系统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Wintel”组合也开始动摇,微软就开始大力支持ARM架构,软件上先后有Windows RT、Windows on ARM操作系统,硬件上则有Surface系列平板机。
早在2012年,微软就在其第一款平板设备Surface RT上,就标新立异地采用了ARM架构的NVIDIA Tegra3作为处理器,与Windows RT系统相搭配,开辟了新的战场。
不过受制于架构、系统的不成熟,Surface RT只能使用Windows商店自带的UWP应用,而且数量相当有限,生态环境的不佳导致这款产品并没有取得所预期的成功。之后的几代Surface又用回了常规的X86架构。
但微软从未放弃在ARM平台上的努力,而在完全统治智能手机等移动领域之后,ARM生态也逐渐向PC市场发力,尤其是高通先后发布了骁龙8cx/8c/7c等计算平台,同时大力倡导Always Connected PC始终连接的设备,再加上系统、软件对于ARM架构支持的逐步深入,微软也看到了新的机会。
Surface Pro X应运而生,而且带来了截然不同的ARM芯片。

Surface Pro X十分特别地采用了一颗ARM架构、微软定制的Microsoft SQ1处理器,这也是首款3GHz主频的PC ARM处理器,其集成的Adreno 685 GPU性能高达2TFlops,同时拥有骁龙X24 4G基带,能够随时上网,甚至支持NVMe高速存储接口,能够使用全速SSD,功耗却仅仅只有7W,能耗比十分喜人。
说到了ARM架构,就不得不提到兼容性问题。微软官方称,Microsoft SQ1能够兼容绝大多数32位应用程序的使用,虽然由于驱动程序、内核版本等原因,依然会有一些游戏、跑分程序、杀毒软件等无法正常运行,不过就日常体验来说,浏览器、聊天工具、多媒体播放、文档处理等等都绰绰有余。
另外,高颜值一直是Surface产品家族的特色,Surface Pro X自然不能例外。仅仅7.3mm的厚度加上窄边框的设计,让它看起来异常轻薄时尚,尤其窄边框的设计是在Surface上首次出现,让整个设备焕然一新。
那么,Surface Pro X的性能表现究竟如何?ARM架构在X86环境下的日常使用体验又是怎样?接下来,是详细评测。

二、外观:史无前例的窄边框 整体机身更加轻薄

Surface Pro X正面首次采用窄边框的设计,非常讨好眼球。依然是3:2的屏幕比例,不过尺寸更大,升级为13英寸IPS显示屏。

正面顶部,密密麻麻的一溜开孔。Surface Pro X拥有一颗500万像素的前置摄像头,可以实现1080P高清通话。两侧则是麦克风开孔、环境光传感器、Windows Hello面部识别摄像头等。

背面,大大的微软LOGO。顶部有一颗10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

近距离观察,能够看到在后置摄像头旁,也有一个麦克风开孔。

平板左侧,音量键和两个Type-C接口。

左侧,是电源键和一个Surface Connect接口。此外,底部依然有两个Surface键盘盖接口,用于与键盘相连接。

支架铰链的设计变化不大,几乎可以调节至180°,全程保持着很高的阻尼,不会轻易发生松动。

支架下,隐藏着一个卡槽。需要用卡针才能打开。

打开后,可以看到SSD和SIM卡槽。如果有扩展容量的需要的话,后期自己就可以动手更换硬盘。

此次,与Surface Pro X一同收到的还有一套专用的带超薄触控笔的特制专业键盘盖。

键盘的另一面采用布面材质,提供更舒适的手感的同时,粗糙的表面不易在桌面滑动。

触控笔采用扁平化的设计,靠磁力吸附,收纳在键盘上,非常方便省心。

这支触控笔,最大支持4096级压感,拥有倾斜感应和超低延迟,最小精度0.1mm。

安装好键盘后,触控笔收纳区可以折叠,完美贴合下边框的同时键盘也会架起,提供更舒适的键盘使用角度。

安装键盘后的侧面视角,7.3mm的厚度看起来非常纤薄。

自带的电源适配器,支持65W快充,充电速度也非常快,但可惜还不是Type-C小巧型。
三、性能测试:CPU性能约与i7-6200U相当 GPU性能有惊喜
Microsoft SQ1拥有8个核心,4个大核基于ARM Cortex-A76架构,最高频率达3GHz;4个小核基于ARM Cortex-A55架构,频率为1.9GHz。此外,其GPU为最新的Adreno 685。
由于ARM架构的限制,许多常用的Windows性能评测软件在Surface Pro X上的运行都多多少少有些问题。有的会在测试过程中报错,有的干脆直接无法安装。
1、GeekBench 4
跨平台CPU性能测试软件GeekBench 4都能够在Surface Pro X上正常运行。特别的是,GeekBench 4提供了ARM和X86两种测试环境用于选择,由此我们得以对Microsoft SQ1在两种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比较。


在GeekBench 4测试中,ARM环境下单核性能得分3246分,多核性能得分9496。相较于X86环境下的测试分数,无论单核分数还是多核分数,都存在50%左右的领先。
2、国际象棋测试

在国际象棋中,Surface Pro X的性能倍数为10.88,分数为5222。
3、PCMark 10
PCMark 10对于ARM架构的Windows系统提供了一个应用程序测试方便跨平台比较性能。在这项测试汇总,将会测试基本办公环境下的几款应用速度,其中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和Edge浏览器。

4、3DMark 11
3DMark 11的测试中,P分为1974。

5、3DMark
新版3DMark对于低性能设备推出了专用的Night Raid测试项目,用于测试ARM Windows设备相当合适。

3DMark 11的Night Raid测试,Surface Pro X得分7061分。
6、磁盘性能测试

SK海力士的NVME固态,在ASS SSD BenchMark中,顺序读写成绩分别为1510MB/s、425MB/s,4K随机读取速度20.58MB/s,随机写入速度51.52MB/s。
在CrystalDiskMark中,顺序读写达到了1968MB/s和729MB/s,4K随机读取24.07MB/s,随机写入49.59MB/s。
7、内存带宽测试

内存读取、写入、复制的带宽分别为23280MB/s、33742MB/s、36107MB/s,

Geekbench 4跑分对比

PCMark10 应用测试跑分对比

3DMark Night Raid测试得分对比
根据跑分测试结果来看,Microsoft SQ1采用模拟运行Window系统的X86环境还是会有所损耗,在X86和ARM两种环境下,单核、多核性能得分变动较大。总体上可以说ARM环境下的SQ1与双核心四线程、2.3-2.8GHz频率的Intel六代低压版酷睿i5-6200U几乎相当,甚至使用UWP应用时的表现会更胜一筹。
通过PCMark 10的应用测试,测试实际办公的表现,Microsoft SQ1的在实际办公的体验略逊于双核心四线程、2.5-3.1GHz频率的Intel七代低压版酷睿i5-7200U,但是大幅领先于上一代旗舰骁龙855在笔记本上的表现。
GPU方面的性能表现令人惊喜,Microsoft SQ1上所搭载的Adreno 685相较于Intel HD 620核芯显卡,在3DMark 13的Night Raid测试中有高达40%的领先,至少在UWP游戏上的表现会更加优异。
四、续航测试:亮屏办公使用10小时无压力 65W快充1小时左右满血复活
在不弱的性能之下,Microsoft SQ1的功耗仅仅只有7W,而且大小核的设计使得它在待机状态下可以使用小核实现更低的待机功耗,续航表现也相当值得期待。
根据官方说明,Surface Pro X在常规使用情况下续航可达13小时,其内容包括在多个标签页下浏览网页、使用Word、PowerPoint、Excel和Outlook进行生产力测试等。测试过程中亮度设置为150尼特,Wi-Fi保持联网状态。
实测测试方式与官方说明类似,按照一定规律反复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和Edge,记录电量消耗接近100%所花费的时间。测试过程中,亮度设置为50%,性能模式为均衡,开启定位及Wi-Fi。
Powercfg生成的电池报告

PCMark10 测试结果
根据测试,Surface Pro X在保持亮屏,使用OFFICE工具组和Edge浏览器上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长达10小时47分钟的续航。如果是在轻量级负载的操作下,再辅以一些节能设置,达到官方宣称的13小时续航毫无问题。

Powercfg生成的电池报告
在息屏待机的情况下,Surface Pro X的续航表现也十分优秀。接近3个半小时的时间,电量仅仅消耗了10mWh。传统Windows笔记本闲置的时候我们都会立刻休眠设置关机,Surface Pro X可以基本不用顾虑这些了。
按照Surface Pro X的定位,它应该是以随身携带外出为主要的使用场景,所以快充也十分重要。充电方面,Surface Pro X标配了一块65W的充电器,充电速度也能得到保证。

充电耗时约两小时
五、日常体验:日常应用完美兼容 触控笔加持生产力大增
对于Surface Pro X的日常使用情况,最让人担心的肯定是兼容性。
Surface Pro X目前可以完美支持UWP应用。UWP即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不同于传统的exe应用程序或是APP程序,它并非为单一终端设计,而是可以在所有Windows10设备上运行。简而言之,无论电脑、平板还是手机,只要搭载了Windows 10系统,都可以使用UWP应用。
至少目前来看,UWP应用数量已经十分庞大,Surface Pro X的软件生态比起当初推出Surface RT时要好上不少。
此外,Surface Pro X可以兼容绝大多数32位程序的运行。对于绝大多数我们能接触到的日常应用,Surface Pro X都可以实现兼容运行。笔者测试了腾讯QQ、WPS、Chrome、网易云音乐等程序,从安装到运行都十分顺畅。

由于是通过模拟X86环境运行32位程序,这些程序运行时的效率也是个考验。笔者同时开启QQ、WPS、Chrome、网易云音乐,保持后台播放音乐、QQ在线接收消息,Chrome开启多个窗口并播放视频。
此时CPU占用达到了60%以上,八颗核心无论大小全员调用,但是并没有卡顿出现,在较高的荷载下,Surface Pro X运行32位程序依然稳定。
不过,相较而言,一些专业软件就没那么幸运。笔者测试了PS等绘图软件,有的仅仅在安装阶段就报错无法继续运行。
按照官方对于Surface Pro X兼容性的解释,虽然支持32位程序的模拟运行,但是由于驱动未能提供ARM架构处理器的支持(笔者使用红蜘蛛测试软件就碰到了这个问题),或者内核版本过高,都会导致不兼容的情况出现。
总之,Surface Pro X对于日常软件、轻度办公的需求都能够满足,但不适合高负载、多应用、专业性创作等需求。
此外别忘了它的轻薄和那支十分好用的触控笔,虽然PS这类专业软件无法使用,但是依然有专门的程序能够让它派上用场。
日常最基本的触控操作,触控笔可以让它们更加精准。当你将Surface Pro X完全作为一台平板使用时,像阅读文档时添加备注,触控笔也能利用以假乱真的笔触,记录下你独特的字体。

Edge浏览器同时作为PDF阅读器 也提供了丰富的自定义标注选项
将触控笔的优势发扬光大,Surface Pro X还在任务栏中提供了全屏截图和白板两个快捷方式。

当有需要时,通过任务栏就可以唤出两个程序的快捷启动图标
全屏截图功能可以快速截图并进行涂改;而白板工具则是提供了一张画板和各种画笔、辅助工具供你进行创作。正如笔者之前所说,虽然PS无法使用,但是Surface Pro X的这根触控笔依然大有用途。

白板程序可以用于演示或创作
作为一款二合一笔记本,便携性也是我们在比较产品时的一个重要考量。Surface Pro X就拥有一副小巧的身躯,7.3mm的厚度,别说是它的同门兄弟了,甚至比当前市面上的手机都薄,这造就了Surface Pro X绝佳的握持手感。

手机厚度9.5mm比起Surface Pro X还是厚上不少
Surface Pro X的正面尺寸为287mm×208mm,与一张A4纸(297mm×210mm)相比还要小上一圈。小巧的身形让它收纳起来也是格外的方便,外出携带时,背包可以轻松装下,为你节省大量的空间去容纳其它设备。

笔者的背包,装下Surface Pro X后还有相当充裕的空间
就体验来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Surface Pro X都可谓是绝佳的搭档。轻薄的外表下,有着持久的续航,熟悉Windows系统,还有Surface 标志性的触控笔,这些都可以为你带来与iPad或是笔记本电脑完全不同的体验。
曾经的我出差可能倾向于带一台平板和笔记本来同时满足生产力和便携娱乐的需求。而体验过Surface Pro X之后才会发现,带它一台就足矣。
六、总结:目标是移动市场!Surface历来最像平板的一款产品
纵观Surface发展史,Surface Pro X或许是历来产品中最像平板的一款。更窄的边框、更薄的机身、更久的续航、还有对于移动网络的支持,无论外观颜值还是功能特性,都让Surface Pro X在二合一笔记本是平板还是电脑这个左右摇摆的模糊定位中,侧重更加明显。

单论性能,Surface Pro X并非最强,要说兼容性,它也比不上其它直接搭载X86处理器的产品。但是持久的续航、随时上网的快捷,都是ARM架构下所独有的,可以带来不一样的移动办公体验。
经过几日的体验,笔者越发觉得,我们不应该将Surface Pro X与其它电脑相比,仅因仅为它运行的是Windows系统就这样比较太不公平。而是更应该将其看作一款平板,一款微软在移动市场寂静多年后的回归之作,一款要与其它平板正面竞争的产品。
相较于传统平板,Surface Pro X无论体积还是颜值都丝毫不逊色。7.3mm的厚度使得它能够轻松握持,更窄的边框也让它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拥有了更大的显示面积。
而在生产力上, ARM架构和Windows系统虽然还存在很多兼容性上的不足,但是相比于传统安卓平板甚至是iPad,它能让你在更为熟悉、高效的Windows环境中工作,而且相信随着微软、高通等软硬件厂商的大力推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能在ARM环境下高效执行。
比肩电脑的生产力、比肩平板的便携性,支持移动网络随时在线,不俗的续航表现,优秀的Surface设计语言,众多光环加身,诞生了Surface Pro X这样一款面向移动市场的新产品。它肯定不是最完美的,但绝对是最有特色的,说不定就是一段历史的新开端呢。
购买链接:京东(8488元)
相关资讯
最新热门应用
非小号交易平台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币交易所地址
其它软件274.98M
下载
iotx交易所app
其它软件14.54 MB
下载
zt交易所安卓最新版
其它软件273.2 MB
下载
币拓交易所bittok
其它软件288.1 MB
下载
u币交易所平台app
其它软件292.97MB
下载
热币全球交易所app官网版
其它软件287.27 MB
下载
多比交易平台app
其它软件28.28MB
下载
币赢交易所app官网安卓版
其它软件14.78MB
下载
toncoin币交易所安卓版
其它软件48MB
下载